第218章 安平郡
夏天的萤火虫2025-05-23 14:063,120

可现在不同了,因为文乾帝竟然否了他的恳求,连他在乾清殿前自罚,都听之任之,所以这位自小没受到过文乾帝呵斥的太子,就有点任性。

当时回给文乾帝的话是,“昔闻,与其妻情意绵长,乍然过逝,心下难安。”

太子的意思是说,他的侍卫长与其妻感情太深,发妻死的又太急促,如果不让他守这一年的妻孝,怕是上班也没办法尽心尽力。

文乾帝没必要在这种小事儿上与太子争执,为他的安全着想,抬头就看到杵在殿前的杜景了,“杜爱卿昔年有救驾之功,为人憨实,最是忠心。”

太子虽然别扭了点儿,可也不傻。

他能以人之常情跟父皇别扭一次,断无有一而再的道理,于是便点头同意了。

不就是个东宫护卫自己安全的侍卫长嘛,手底下一百人不到的固定侍卫,而且还是临时的,没准哪一天就把原来的东宫侍卫宣回来了。

所以太子也没太当回事儿,杜景就这么着当上了东宫侍卫长。

如果没有人从中挑拨,杜景这个东宫侍卫长,也能当一段时间,偏偏,有些人早就准备趁这个空当置太子于死地。

时不再来的机会不容错过,所以就想办法给太子那里挑拨了一下。

其实对方的手段并不高明,只不过太子心量小。

杜景是楚云皓的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连文乾帝都知道,毕竟杜景进宫当侍卫走的是平南候的门路,救驾之功杜景也没漏了楚云皓那一份,这是过了明路的。

只肖有人在太子耳边吹那么一阵风,“杜景是那个死活不肯尚公主的平南候的二公子,楚云皓的师兄,而且二人关系还非常好。”

刻意跟到太子面前说这些酸话的人,本来就动机不纯,而且,文乾帝正值壮年,平南候府还是太子嫡亲的娘舅家,杜景做东宫侍卫长,兴许文乾帝还看重了这层身份。

偏偏太子不乐意了,而且最了解太子的也并非文乾帝这个父皇,而是隐藏在暗处的太子的对手。

若说太子此时最恨的是哪个,非楚云皓莫属。

太子是真恨啊,胞妹文莲公主为他寻死觅活的,因着此事,母妃那双眼一直肿成烂桃子。

文乾帝犹豫了,退一步琢磨着,要不要再给楚云皓赐一次婚的时候,楚云皓一病不起。

这一病完全打消了文乾帝赐婚的打算,还是养好了身体再说吧,至于说是不是需要赐婚,回头再说吧。

行军打仗还要讲究个一鼓作气呢,这楚云皓这么一病,文莲公主的婚事儿又要成遥遥无期的渴望了。

你说这有多气人?

太子虽然眼界窄,心性其实并不坏,活了这么些年就没有透骨的恨过哪一个,哪怕是宫中屡次与母妃为难的冷妃母子,都没让他这么痛恨过。

在这种时候,听说杜景是楚云皓的人,而且关系还不一般,哪能不迁怒呢?

东宫太子莫是想挑你个错处,哪里都是错,最大的错处就是杜景和楚云皓的关系。

甚至于太子都懒怠给出理由,让要把杜景痛痛快快的打了一顿,直接赶出了皇宫,连侍卫也不让他做了。

杜景被打的不轻,将养了几日,堪堪养好了皮外伤。

听说师弟这段时间重病不起,就跑来哭丧了。

楚云皓半天才问道:“东宫现在,何为为长?”

杜景想了一下,“看望我的兄弟们说起,我走后,他们几个也被撵走了,卫衡做了东宫侍卫长。”

人家比他大气,得了东宫侍卫长们,鞍前马后的甚得太子欢喜,摆了好几桌宴席请客。

楚云皓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这人啊,不作就不会死啊,前世就是这个叫卫衡的做了太子的东宫侍卫长,太子薨,侍卫长卫衡护卫不利,被诛了三族。

原本楚云皓在得知杜景做了东宫侍卫长后,为免他被诛族,也曾想过好几个办法,可无一条可行。

在这个当口,满朝文武都知道他楚云皓驳了太子的面子,也等于表示他与太子这一对表兄弟有决裂的征兆。

且不说杜景是不是乐意,前脚把杜景调走,后边太子遇难身亡,他满身是嘴都说不清楚。

太子可不同于可有可无的文莲公主,那是储君,皇位继承人,是文乾帝花费无数心血培养起来的。

即便他可以自保,平南候府,甚至于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顾府,都会因此事受到波极。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这可不仅仅是笔墨上的文字,是真的要死人的。

正因为一时想不通如何解决危局,楚云皓才昏迷不醒的。

没成想,杜景此人傻人有傻福,即便没有人替他谋算,也顺利地走出了死局,抬眸,看向杜景的目光中就带了一重别样的慎重。

“师兄,且莫气馁,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吧!”

杜景大嘴一咧,挠挠头乐了,“那以后我就赖在师弟身边了。”

他喜欢武功,更喜欢打架欺负人,没了这层官皮,打个架也不痛快,跟在师弟身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与此同时,顾婉华一行人下车的下车,下马的下马,来到一个叫做安平的城市。

“姐妹们,你们说咱是先住店啊还是先买房置地?”

甄华一身书生打扮,头上还戴了儒巾,身量较高,人长的也颇有几分英气,不说话的时候,倒能让人误认为是一俊俏公子。

辛洁武功不错,以前也经常跟随父亲在外闯荡,骑马夜行都没问题,如今不过只有十日的路程。

倒是顾婉华这个从未出过远门的累得够呛,扶着素晴的手走下马车,四下打量了一番,“怕是要多呆一段时间了,去牙行租一个清静些的小院。”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安排,先恢复一段时间为佳。

原本他们这一行是打算去蜀地的,那个地方被甄华描绘成了人间天堂,几个女人也想开开眼界。

行至一半儿的时候,顾婉华一拍脑子,突然就想起来了,蜀地如今属于南越和大庆国共管之处,商业极为发达,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唯独忽略了一样,南越王室现在掌权的是已经六十多岁的老南越王,按照前世的发展,最多今年秋天,南越王驾崩之后,南越皇室子嗣争位,会陷于一场大乱。

大庆国未能插手,也没想着要插手,却便宜了被承恩候萧武打得落荒而逃的歧王世子。

歧王世子带一支嫡系,趁乱流窜到了南越与大庆国的边境地带,并顺势引起了蜀地之乱。

顾婉华对战事颇不灵敏,有她有限的记忆中,歧王世子最后占据了蜀地,在那里称王称霸。

前世的记忆虽不能全部作准,可却让顾婉华失去了去蜀地发展安居的兴趣。

“去安平郡吧!”

安平郡原本就是太祖皇妹安平公主的封地,就是那位亲自选附马的草根公主。

这位公主活的很现实,也很踏实。

婚后与那位文状元的夫妻生活也甚是和谐,并且还听从了附马的建议,选了一块物产不丰,多山地少平原的地方做为封地。

史书记载,附马的原话是:当为陛下解忧。

意思就是说,做为皇亲国戚,不能一味的安于享受,咱得替陛下排忧解难。

安平郡土地贫瘠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介于大庆国与东边的东平王朝相邻,安平郡虽然产出不丰,在战略上却易守难攻。

附马和文平公主就要了这么块封地,而且,这位附马虽然没有在庙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却把安平辖地治理的井井有条。

受地理条件和物产的限制,虽不能给大庆国带来什么太多的惊喜,却能做到最基本的自给自足,这对于前朝过往,一直被皇家养的状态,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

顾婉华前世的时候,曾听人说起过,在这半边江山中,安平虽不富庶,却最安定。

“我们在这里恢复一段时间,还可以经商的名义,去往东边临海的东宣王朝。”

东宣王朝,一面临海,据说大庆国有许多稀少的东西,都是从东宣的港口中流入的,既然离开了京城那个笼子,几个女人也想尽可能的开拓眼界。

于辛洁来说,没有非去不可的地界。

于甄华来说,海边和港口的吸引力不弱于蜀地,而且表妹分析的也颇的道理。

当时顾婉华是这样跟她们分析的,“承恩候去南方说是剿匪,哪来那么些匪患啊?

去年端午的时候,就有过歧王刺驾,后来被瞒下来了。

再后来,猎场一行,不用我说,表姐你也应该最是清楚的。”

甄华做为心理年龄不小的老阿姨,更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去岁猎场一行,虽没有人说得如此清楚,但凡没有彻底傻掉,都能明白个七八分。

何况顾婉华接下来的那句,“蜀地也属南方,何况,南越王老矣!”

甄华妙懂,这是南方将有乱子的前兆,蜀地那就真不能去了。

承恩候萧武前去平乱,如果不能斩草除根,余匪势必四处流窜,她们这一行人,盘点一下。

顾婉华带着小红和素晴,另有两个武功不错的侍卫。

素衣和翠姑等人,被留在京城照管生意辅子了。

小红为人机灵,最合适带在身边,素晴武功不错,以前是楚云皓的人,可在成婚前就已经彻底成了顾婉华的贴身女侍。

继续阅读:第219章 巧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贵女重生:王妃她又甜又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