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是别人的孩子,他们也帮不了太多。
师明凯瞧着她微锁的眉头,伸手将她的愁绪扶平。
“别再为别人而发愁了,我们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苗苗的事情怎么样了?”
颜惜雪点了点头,又看着在那边躲着的小姑娘,神情还是有一点担心。
“养殖场那边还是照花在管,只是因为女儿突然不见了,近乎崩溃。”
“苗苗的舅舅不见踪影,有可能是他的舅舅把她抓了又卖了的。”
如果真是熟人作案的话,他们想要保住苗苗的可能性很小。
这一次运气好,在这儿偶遇了,可下一次就不会有这么好的事了!
“那就先把人放在咱们家里,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苗苗再被卖掉。”
颜惜雪压低的声音,不敢被苗苗知道。
一个不会主动问,一个也没有主动说,苗苗这几天一直留在这里帮忙干活,十分殷勤。
颜惜雪几次劝他休息,她都没有去。
“我要是能生一个跟苗苗一样可爱的女儿就好了。”
看着那忙碌的小小的身影,颜惜雪发自真心的感叹。
师明凯也重重的点了点头,他每天有事要忙,但只要回来,就能看到小丫头送来的温水。
若能一直养这么个懂事乖巧的女儿,谁能不愿意?
日子且这么平静的过了几日,村长急急忙忙的过来了。
敲门声震天响,苗苗不敢动的缩在角落里。
颜惜雪轻轻拍了拍她的身体,这才自己走了出去。
“不好了,那苗开始发蔫发黄,不会要坏了吧?”
村长急得连口水都没喝,就直接把来意说明了。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的,种子有问题,那产量也会大受影响。
能不能给公家交上粮,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别到最后剩下的还不够他们吃顿饱饭的。
“我先过去看看情况再做判断,您这会儿找我要句准话,我是给不了的。”
颜惜雪先摆了摆手,叮嘱了苗苗两句,以后就急急忙忙的朝着地里走了过去。
小麦整体都病殃殃的样子,塌软在地上。
村民们一看到她过来,迅速把人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话,隐隐带着一点抱怨。
这个关系到接下来的饭,谁能不发愁?
“我一早就料到会有今天不成熟的苗,随便拿来摆弄……”
沈怡丹欲言又止,叹了一口气。
她眼中满是惋惜,心疼的抚摸着这些苗苗。
这个时候,村民们也是彻底的慌了,一个个急的眼泪都要先滚出来。
“这可是大家吃饭的家伙呀,真要是有问题,咱们重新种还来得及吗?”
招娣看到这一幕,先跟着惋惜。
“且不说咱们有没有那么多种子,就算是现在重新种,恐怕也是要耽搁了,别等到时候没粮吃。”
“还好我没中,早就说这种变数未必是好事。”赵婶也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吹西北风。
四周村民们的眼神已经渐渐的变成了怨恨。
升米恩斗米仇,更何况,这是他们吃饭的大家伙!
而颜惜雪则并没有什么表情上的波澜,仍旧垂头,认认真真的审视着这些麦子。
“我建议,你还是把那些种子交出来,种粮食这么重要的事,还是应该交给推广站这种专业的地方。”
眼看着群情激奋,沈怡丹笑眯眯的挥手,终于暴露了自己原本的目的。
“土壤之中的气味不对,我怀疑,有人在水上面做了手脚。”
颜惜雪无视了他的话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喝水的事,才是真正关乎着所有人的命脉的。
沈怡丹听到这话,眼神掠过一丝慌乱,提高了声调。
“你别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这会儿难道还要陪着你胡闹吗?再不更改种植,可就来不及了!”
她声音尖锐,明显是想要把所有的责任全都扣在她脑袋上。
冯玮华则是力挺颜惜雪。
“我这就去采集水样,慢慢分析。”
村长也跟着一锤定音,“如果真耽误了,那到时候我帮大家出面借粮,绝不会饿着你们!”
有着二人的支持,颜惜雪的心才微微放下了一些。
正在他们说的时候,沈从林来到了村子里,眼见这么多人围在在这,微微仰着头,满脸的傲气。
“我早就说过,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女人,那就是浪费了。”
“培育稻苗这种是顶多是自己有点想法,但真正种植,还是要看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儿。”
沈从林还审视着颜惜雪,又不屑的撇嘴。
那直白的嫌弃,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我也是刚刚收到消息过来的,沈从林同志你跑的那么快,倒好像是一早就知道会出事儿似的。”
颜惜雪不太在乎他这鄙夷的表情只是犀利的反击。
从市里再到村子里,这折腾的时间可不短,如果不是提前收到消息,谁能跑得这么快?
“那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关注大家的种植问题。”
“而且你们的小麦又不是今天才开始变黄的,前几天,就已经有点征兆了!”
沈从林强词夺理把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上面的关心上。
这话术还是勉强能够圆上的。
胡珊站在人群里,看到沈从林咄咄相逼的姿态,慢慢退了出去。
确定没人看到自己,她直接朝着师明凯所在的厂里跑了过去,大喘着气儿把前因后果说了。
师明凯也没犹豫,立刻赶了回去。
“我告诉你,市里已经知道了小麦的事,马上就会追究你的责任!”
沈从林还在恐吓着。
他对颜惜雪着从容的表情格外不满。
师明凯过来时正好就听到这句话,只冷着脸。
“什么责任?我们夫妻俩应该一起承担。”
冷不丁的话,让沈从林的表情威顿,慢慢扭过头,语气温和了许多。
“师明凯同志,你别像这女人似的眼界狭小,你的发展还是应该跟我们这些大老爷们联系在一起。”
“就靠这么点儿小麦苗,未必能做出多大的事儿,可你的加工厂,却能因此而变得更好。”
沈从林将话说到这一地步,几乎是在明示等价交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