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袍哥"风"门
仁义袍哥2025-08-26 08:472,767

  石家最主要的业务是种贩大烟,另外还有木材场、一个小型铜矿和砂金矿。还有3000多亩比较分散的土地。他们家族的土地占整个秉夷乡个土地的五分之一。

  石家为了贩鸦片。与许多土匪都有联系。给土匪一些保护费。保证货物的安全。

  同时他也为客商提供保护。收取保护费。与土匪分赃。

  与仁义社接触以后感觉他们对付的是大清,不是对付他们。

  于是也开始与仁义社配合。

  清廷在屏山的湖泊所在秉夷乡在设了分支机构,管理渡口和船只,同时也收税。

  这些清廷的机构与石家有很多矛盾,他们乐意见到这些机构被仁义社被捣毁。

  这使得他们没有干涉仁义社的调研,使调研顺利进行。

  姜敏介绍完整个调查报告,现在大家都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现在就要根据这些资料制定工作计划。

  “我认为现在秉夷最大的阻力就是石家,我们应该通知部队来剿灭石家,石家一灭,整个工作就好开展。”有人提出建议?

  姜敏道:"现在部队各有任务,有一些已折散补充进入工作组做群众工作,还有一些要守岷江和金沙江防线,还要防土匪。还要保障交通线的畅通。因此能调动的战斗部队并不是很多。"

  "我们秉夷乡有二个排的仁义社军,这个连加上我们工作组的干部,能作战的人员达到100余人。这已经是所有乡镇中最强的了。"

  "但我们的防守区域也宽,金沙江沿岸的渡口,还有土匪出没的隘口,加上缺少子弹,实际力量很弱小

  所以如果现在和石家产生矛盾,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工作组成员连连点头,姜敏之所以说的这么细,是因为工作组中有像黄祥云这样的新手,要让他们理解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在工作中尽快成长起来。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有人问道。"

  姜敏笑道”这个就要大家发表见解。黄祥云,你发表一下看法呢。”

  黄祥云工作非常积极,文化又好。姜敏非常欣赏。开仁义社社员小组会议时,黄祥云被列为重点考察和培养对象。

  黄祥云当然不知道这些,没想到会点到自己的名。开始他也认为应该推翻石家的统治。刚才听了姜组长的话,又觉得照这样的情况的确有些操之过急。

  "现在与石家发生冲突,的确操之过早。应该稳住石家。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群众发动起来以后,土匪和江防都不成问题。"

  工作组成员,不少人连连点头。

  这小伙子不错。

  "但是有石家在这里。长期形成的影响。对石家肯定有所畏惧。那这群众工作该怎么做呢?"江敏抛出第二个问题。

  黄祥云脸红搭不上来。

  "来,大家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会议很热烈,提出各种方案。

  姜敏将各人的方法总结后说道:"第一就是废除清军的各种捐税,第二就是改善群众的民生,在协助群众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把群众组织起来。"

  "具体的措施就是建立一家贸易商号。这里有各种山货、皮货。名贵药材有天麻,厚朴、黄檗、杜仲、黄栀子、菌灵芝,五味子等。∴

  特别是竹子。由于土壤,气候、阳光的原因。这里特别适合竹子生长,形成漫山遍野成为"竹海"。"

  不管是鲜笋还是干肾,都是佳肴美味。渝州人特别喜欢。长期有商号在叙府收购。"

  姜敏清楚地知道。洪雅柳江的干笋子就卖到了渝州府,还供不应求。反而这里有成片成片的珠海。干笋子鲜笋都卖的少,这是为什么。"

  "以前不知道原因,现在知道了,是这里土匪太多,群众根本没法上山去釆笋子。"

  如果一旦商号成功,不仅能换回大量的粮食。解决了屏山县缺粮的苦扰。还可以利用这契机把群众组织起来。

  姜敏立即将大家的想法汇报给了红宜,红宜的行动也快。接到报告后马上对此展开讨论。当天就作出决定。

  立即在叙府和渝州府成立山聚源商号。销售屏山县山货。

  黄祥云被分配到龙尾村,负责组织村民上山釆挖山货和宣传工作。

  这一工作组有十几人,龙尾村工作组长叫曹昌贵,曾参加过土改,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

  副组长叫田秀英,是仁义军女兵团一名排长,因为基层缺干部,所以暂时下放地方既搞宣传也担负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

  另外一个长得浓眉大眼结实的小伙子叫谭四海,绰儿"谭傻儿。"

  谭傻儿并不傻,原是乐山西坝人,还读过几年私塾,后来家里父母双亡,继承了几间瓦房和几十亩好地的家业,日子倒还过得去。当地有袍哥豪强要买他的地,他坚决不买。

  卖了地我拿什么生活?

  有一天他赶场回家。在一僻静处见一美丽女子突然晕倒,谭四海急忙把女子扶到荫凉处,喂她喝水,将她救醒。并拿出身上的干粮给她吃。

  女子醒后一直啼哭不已,谭四海忙问女子遇到什么事?女子哭着告诉谭四海。她是地主家的女儿。因为是小妾所生。所以一直不受大妇待见来。

  后来妈妈去世,一年前亲生父亲又去世了。

  于是她的大妈和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做主,要把他嫁给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她不从,连夜逃了出来。

  可是茫茫人海举目无亲,他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谭四海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女子探知谭四海沒有娶妻,说谭四海善良心好,愿意嫁他为妻。

  女子展开自己的包裹,里面有几十个银员,还有金银手镯之类的首饰,说是他妈妈留下的。

  谭四海被天上掉的馅饼砸的头晕脑胀,什么时候能娶到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子?而且还不要彩礼,还自带嫁妆过来。

  女子被带回了家,择了日子,准备半个月后成亲。

  十天后,谭四海却不知得了什么病,卧床不起。

  女子尽心尽力服侍他。请郎中为他治病。

  郎中说他这病严重,弄不好就要死人,但能保证他这个病半个月之内就会好。

  只是有几味药比较贵?要花不少钱。

  女子表示再贵也要治好杨四海,她每天坐在他床前垂泪。

  四海看到,这个女子将自己的钱和手饰全部变现给自己购了药,非常感动。,表示等自己好起来后一定要好好对她,女子抱着她放声大哭。

  治病太花钱,女子是很快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谭四海家里的钱也全部花光。

  在半个月要到之际,家里实在没钱了,还有最后两副药的要钱。女子向郎中跪下,抱着郎中的腿,请求郎中高抬贵手救救她丈夫,以后慢慢归还。

  郎中告诉她,不是他心狠,他愿意为他免费。可是药品太贵,他也要去买。沒钱他也买不到药材。

  无奈之下女子将谭四海房子和地卖掉。谭四海当然不同意。

  女子告诉谭四海,他病好了。哪怕再穷,什么也没有,她也陪他一辈子。两个人辛苦一点,一定会再有一个美好的家。

  谭四海按下了手印,从此土地和房子再不属于他。

  这天女子将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净净,为他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照顾他吃了饭,给他烧水洗了脸。照顾他歇下。

  因此不见她的踪影。

  她留下了一封信,信中说因为药钱不够,为给他治病。她把自己卖给了一个的盐商,她随盐商远走他乡。

  谭四海的病好了。房和地也没有了。于是只好去跑船拉纤,吃尽了无数苦头,尝尽了人间冷暖。

  每当夜深人静无助的时候,总是想起给他温柔的那女子。在无数寒冷的夜晚,那女子的笑容温暖了他的心窝?

  每到一地,他都去找寻那女子,为此船上的人都叫他"谭傻儿"。

  后来任义军跨过大渡河,解放了他的家乡,家乡进行土地改革。

  为收集西坝的豪强地主的恶行,工作组进行调查,这件尘封的往事终亍浮出水面。

  原来谭四海事件,纯属是袍哥"风"门搞的骗局,女子、郎中和当地恶霸豪强是一伙的,目的就是他家的地和房子。

  谭四海得知真相后目瞪口呆。

继续阅读:第352章 河边闲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西川欲晓1909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