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才知道,旁边的河流叫流清河,背靠的大山**鸣山。
裴元绍来到这座山头,已有两年了,开始的时候,只有区区几个人跟着他,目前山寨中的人口达到了好几百人。
“不是我们愿意在山上落草,而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落草。”裴元绍对李封说的话,我都听在耳朵里。
这让我想起了同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所讲述的梁山好汉,很多人投靠梁山,何尝不是被逼上去的。现在这个时代的乱象相比于那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裴大哥,你是怎么来到胡家庄的?”李封问。
“我们在山中打猎,看到野狗都朝着某个方向跑去,于是跟着野狗的踪迹,来到了胡家庄,刚到流清河附近,便闻到了浓郁的肉香,一下子就勾起了兄弟们胃中的馋虫,赶到了那里,没想到是胡家庄的铁匠铺,还碰到了兄弟你。”
“裴头领,我冒昧地问一下,你知道胡大哥一家去哪里了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因为他们之前曾逼迫过胡闽给打造兵器,万一是被这帮人逼迫所致,岂不正戳中了他们的软肋。
“前段时间,有一队军马洗劫过胡家庄,可能是从长安城逃出来的败兵,也可能是攻打长安的西凉军,手下们向我汇报时,我记得李封兄弟的嘱托,想过来施一把援手,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胡老板一家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表哥他们……”小梅听到这话,内心难过不已,竟然发出了抽泣之声,我便走到她的身边,轻言安慰。
“李封兄弟,我想问一下,那鱼肉是谁做的,实在是太香了。”裴元绍还没有忘记“吃”的大事。
而我因为做了鱼肉,差点导致大家丧命,正后悔不已呢。如果不是我坚持去流清河中捉鱼,坚持要给大家做鱼汤喝,就不会引来那群野狗,也不会引来那十几人的军马。若非裴元绍带领着手下们赶来,而他恰恰又是李封的结义兄弟,我们五人的性命,很可能就会因为这锅鱼汤而丧命,如此的话,我万死莫辞。
“是貂蝉姑娘所做。”李封指着我说。
“以后山寨的粮食问题,可以解决不少了。”裴元绍开心地大笑道。
“大哥何出此言?”
“兄弟,你不知道,随着山寨中的人口越来越多,吃饭便成了大问题,今天我带领兄弟们下山,本来想去劫夺一些粮草,但如今天下大乱,饿殍遍野,哪有粮草可找呢。于是便想着在山中猎取一些野狗、野兔之类的,可这终究不是办法。但这条流清河中,有着数不清的鱼虾,以往我们认为不可吃,所以并没有去捕捞过,貂蝉姑娘可以做成食物的话,就能解决很多人的吃饭问题,实在是大好事。”
“放心吧,裴头领,这水中的东西,我十分拿手,就包在我身上了。”
“那我裴某先谢过姑娘了。”裴元绍向我抱了抱拳,脸上现出质朴憨厚的笑容。
终于到达了山寨,早有人在寨门口迎接,把我们引了进去。
裴元绍安排手下给我们在寨子的后院中打扫出三间屋子,让我们五人居住,李封住一间,我和梅姐住一间,严氏和吕玲绮住一间。
由于中午所做的鱼汤,我们几人都没怎么喝,再加上早上也没有用餐,所以现在五人早已饿得无力。李封将实情告诉了裴元绍,裴元绍便安排人去做饭,先让我们填了肚子再说。
很快,吃的东西便给端了过来,但食物很简单,只有两小盘凉拌的野菜和一小盆米饭,但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美味的东西了。不一会儿,端上来的食物便被一扫而空。
吃过了东西,稍微有了精神,我记起裴元绍在路上所说的话,就让他给我找来一些结实的绳索,以及一些手脚比较麻利的人,我要制作一种渔网,然后去流清河中捕鱼吃。
裴元绍听到我的话后,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吩咐了,便有几个兄弟搬着一些麻绳和线团过来了,还带来一些看起来能干活的妇女。
“今天,我要教大家做一种可以用来捕鱼的渔网,有了这东西,大家以后不会经常饿肚子了。”一听到不用饿肚子,大家的兴致都被提了起来。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隔壁的一位老爷爷便是编织渔网的高手,那时哥哥对这事特别热心,所以我受到感染,常和哥哥去那位老爷爷家看他编织渔网,有时也会动手编织,于是,这项技能就在不知不觉间被我和哥哥学到了手,不过,不管是我哥哥,还是我,从来没有将该技能发挥过实效,没想到我在穿越到三国后,竟然将其派上了用场。真的不知道,我还有多少技能可以开发利用。
我拿起线团,先大致示范了编织渔网的方法,然后将渔网结点如何打、渔网的网眼如何布置等细节都讲述了一遍,接着便着手让大家编起来。
当然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人领悟能力高些,有的人领悟能力则差很多,我像个老师一样,对编织人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不久之后,编织渔网的进程便大大快了起来。
“貂蝉姑娘,你太厉害了,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技能,只是这渔网,会有用吗?”裴元绍一直在周围看着,但还是对此有疑问。
“裴头领,你等着瞧吧,等渔网一编出来,便是见分晓的时刻。”
“那我拭目以待。”
说完,裴元绍引着李封走出了院子,他要介绍李封给众兄弟们认识。
等大家都上手后,编织渔网的速度更进了一步,望着逐渐成型的渔网,我的心中也兴奋不已。这还是我第一次使用自己的技能来帮助那么多人解决吃饭问题,我感觉自己有了用处。
等编织的渔网大小差不多时,我又令人取来了铁块之类的重物,绑在渔网下端的边缘处,然后将麻绳系在渔网的正中间,作为收网所用。
一张渔网,就这样诞生了。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世界上第一张渔网,因为关于渔网的历史,并没有确切的时间节点。而我用一千多年后的思维来三国时代制造渔网,怎么说都是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要是建一座渔网博物馆,我督造的这张渔网,肯定可以作为博物馆的一件重要文物。
渔网编织成功的消息早就有人通报给了裴元绍,裴元绍和李封赶了过来,急切想看看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东西。
“貂蝉姑娘,你确定这渔网能够捕鱼?”裴元绍问道。
“你不相信?”
“这渔网下面全是空的,往上提网的时候,鱼会从这里逃跑吧?”
“裴头领,要不我立个军令状,两个时辰内捕不到三竹篓的鱼,我愿受到惩罚。”
“军令状倒不至于,既然姑娘如此言辞凿凿,那我们前去验证即可。”
于是,在裴元绍和李封的带领下,一行人下得山来,朝流清河而去。
我们选择了一处稍微宽阔的地带,带着渔网来到河水边,准备撒下第一网。
“貂蝉,还是我来吧,河边又湿又滑,当心掉到水里。”李封看我想亲自动手,便走到我的身边,主动请缨道。
我知道自己臂力不够,自己虽然知道撒网的方法,但做起来的效果未必会好,所以便把渔网递给了李封,并告诉他正确的撒网方法。
打响第一炮,对于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李封按照我的要求,将双腿的步子扎稳,然后铺展开渔网,手臂使劲一甩,渔网平展着朝水面盖了过去。在渔网边缘所挂重物的拉力下,渔网慢慢沉入到水中。
我让李封抖动一下麻绳,接着缓缓地往后拉,随着渔网渐渐收紧,可以看到被网住的大鱼在使劲地翻腾,露出水面的鱼也越来越多。
“快,过来一个人帮忙。”李封喊道。
渔网中的鱼太多了,就连李封这样力量甚大的人,拉着都费劲。裴元绍不等别人上前,自个先跳了过去,与李封一起,将渔网拖到了岸上。
看到这一网可以抓住如此多的鱼,众人都大声欢呼。我的心中也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用这张渔网,仅仅下了五网,就将带来的三个竹篓给装得满满当当。
“貂蝉姑娘,你真不简单。”裴元绍不住口地对我夸赞。
“裴头领过誉了。”我谦逊一笑。
“那晚上就等着喝你做的鱼汤了。”
看着一众人等欢庆地往山上走去,我不禁想道:“这哪里是什么土匪啊,分明就是一帮获得了丰收的平民百姓而已,只是战争和生存环境的恶劣,把很多良民逼成了这样。”
“貂蝉,之前我还以为你就是司徒家的大小姐而已,如今看来,你的确深不可测啊。”梅姐走在我的身边,悄悄地对我说。
“梅姐,你怎么能用深不可测来说我,我可承受不起。”
“除了这个词,我想不到更准确的形容了。”
直到此刻,我才认识到自己拥有的能力,毕竟从21世纪穿越到三国时代,我有很多知识和能力是前人不可能具有的,那么,我为何不借助这些能力,尝试着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