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云总觉得那道观对她有很深的吸引力,好似冥冥之中她就该来此。
石阶引山门,浑厚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奚云竟发觉她身处三清殿内,手中还抱着签筒。
奚云满眼纠结,她并无所求,又何必还要如此。
有道袍立于身前,奚云还没抬眼时,那枯瘦大掌便覆在她头顶,“孩子,留下还是归去?”
就在奚云眯眼疑惑时,无数的记忆走马观花似的闪现,从石坡村的开始,到无量观的新生,从曲阳卫氏的历练到照京城的惊魂。
她想起来了。
一颗一颗的泪珠砸在手背上,奚云抬眼时身前再无人影,唯有三清神像浅笑而立,带着亘古的慈悲。
留下,还是归去?
奚云低头望着身上的登山服,明明这里才是她的来处,有她习惯的一切,然而此时此刻她却犹豫了。
她放不下温柔的四姐,可爱的阿珠,纯良的卫蓉,明艳的卫芙……
更放不下那个人。
“我想回去。”奚云无比坚定地话音刚落,手中签筒便只剩下一支签。
一片光晕里,奚云浑身一轻,猛然睁开眼来。
“小妹,小妹,你醒了,来人,快去请观主,快去!”
方奚河喜不自胜,噙着眼泪摸着奚云脸颊,重复着感念道:“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眼帘让本就模糊的视线受阻,好似带了朦胧滤镜,奚云看向大致身形的方奚河,后知后觉轻‘啊’一声。
她,她竟然看得见了?
奚云还没来得及确认,方奚河就起身让座,请着观主为奚云问诊。
人都出去了,观主便看向奚云,“你先前所中蛇毒,我翻遍了医书古籍,总算是寻到了些许踪迹。”
“那蛇名唤碧水金睛,传闻中是古巫族部落的圣蛇,通身莹碧宛若玉石,百年才可长半寸,乃是大巫祝手中蛇杖方可驱使,巫族早已消失, 没想到此蛇竟还留存世间,而因着此番误打误撞,你的暗疾也会因祸得福。”
观主松开探脉的手,在奚云眼前晃了晃,“你如今,看得清么?”
这简直料事如神啊,奚云脱口就道:“大致有虚影,但瞧不真切。”
观主点点头,“很正常,任何病的治愈都需要一个过程,你的眼疾又非寻常情况而生,自然更是难上加难。”
“我会提笔给你新写一张药方,清肝明目舒筋活血所用,想来少则半年多则三载,定然能够痊愈的。”
“观主,”奚云有些为难,倒是观主爽朗招手让奚云有话直说,“眼疾会渐愈之事,能否帮我保密。”
“好。”观主丝毫不犹豫,答应得十分痛快,起身离开前悠悠道:“天命之女愿意留在云沧,是云沧之福,老道岂有不应之理。”
什么天命之女!
奚云震惊于所听到的,想要仔细去追问,然而观主已经扬长而去。
不等奚云再寻机相问,她被搀扶在轮椅上,前往香案后听旨。
整个无量村的村民都恭敬下跪,唯有奚云可以见旨不跪,并非只是因着她有腿疾,而是这是独属于她的特权。
“……方家幼。女方奚云蕙质兰心,钟灵毓秀,特封为摄政王妃,即日启程回照京,共襄三国来访之盛事。”
御史大夫亲自念诵完毕,笑呵呵将圣旨递给奚云,“王妃,接旨吧。”
时间仿佛定格在这一刻,众目睽睽之下,奚云却并非抬手,反而在圣旨递到手背的时候双手背去身后,拒绝的姿态很明显。
御史大夫都愣住了,如此泼天富贵,怎么一个两个都不愿意?
先前镇西侯同他喝酒时大倒苦水,说七郎非但不愿意从摄政王登基为君,甚至大有卸下担子走人的架势;如今这位奚云姑娘,竟然也是这般行径。
这两人可真是……天造地设!
“奚云姑娘?”御史大夫咬牙,和善地问道。
奚云仍旧戴着眼帘,脸颊因着久晕而泛着苍白,看得出纠结和倔强,“敢问这位大人,一个瞎子也能做摄政王妃么?”
“三国使臣若是到了照京,岂不是来看云沧和摄政王的笑话。”
御史大夫道:“奚云姑娘放心,当初西椋被灭,我云沧乃是众国疆土之首,三国也是争相来交好的,岂敢心有不满?”
“再者,奚云姑娘学识渊博,所出良策利国利民,担得起摄政王妃之职,奚云姑娘就莫要再推辞了。”
御史大夫果断松手,任由圣旨落在奚云怀里,恰好被趴着的踏雪扒拉住。
不管,猫接了那也算是接了。
御史大夫果断后退拱手,带着所有侍卫齐声恭贺,“臣等拜见摄政王妃,王妃金安!”
这么一来,村长齐韫也心领神会,立刻带领全村人齐声恭贺奚云。
高处的无量观里,无量子师徒两正往里走去,青葙抖了抖耳朵,疑惑的道:“观主,五姐姐这就要离开了么?”
“无量天尊,天命之女终归是要履行职责,留在无量山纵然清净,却也会限制住她,早晚是要回去的,这是她留下来的命数所在。”
青葙听不懂,“观主您莫不是糊涂啦,一会儿‘留在无量山’,一会儿‘留下来’,这到底留在哪里啊?”
“哈哈哈哈哈,”无量子放声大笑后,抬手遥遥指着上方卖关子,“想来只有天知道。”
不远处坐在廊道上的万仞和千绝,一个正在擦剑,一个正在瞌睡。
无量子双眸闪过精光,当即朗声道:“两位小友,贫道掐指一算,二位该下山了。”
……
马车宽大而柔。软,奚云掀开帘子感受着四姐的殷切叮嘱,乖巧而沉默。
“小妹,大哥他们不敢近前来,瞧见官兵就害怕,你莫要多想。”
“对了,你所说的《白蛇传说》新戏,我会更加上心的,必然尽快和卫氏合力推广开来,想来也是,如今有了戏出摄政王妃的噱头,不愁不出名。”
“小妹,山高路远,好生珍重。”
马车缓缓动起来的时候,奚云隔着眼帘,瞧见了齐齐相送的村民们,虽然瞧不真切相貌,但奚云想要好好记住这一刻。
山上钟声忽然敲响,此时并非晨幕时分,显然是专为送别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