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镇西侯的一声轻咳,百官连忙住嘴,做出板正规矩的模样站定。
不过心底很是肯定卫七郎的博学多智。
卫厌方才舌战群雄,心中虽然疑惑但是面上已然淡然。
直到听见镇西侯指名点姓,抬手遥指身后的王位,“卫七郎,可有意坐上去?”
那样的直白,甚至卫厌都不由怔然,若非方才进来天色还亮堂着,只怕他都要怀疑是不是镇西侯白日做梦?
王位,那可是云沧国国君之位,镇西侯是喝多了么,竟然如此口出狂言。
卫厌袖中手虚虚握住,翩翩拱手之后便默然转身往殿外走去。
这一出实在是出人意料。
镇西侯都忍不住大步追了上去,出招拦住卫厌退路。
卫厌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索性见招拆招起来,竟是和镇西侯打得有来有回。
这一幕也实在是不好形容。
总之,若是云沧历代君王在天有灵,只怕都会被气得活过来。
这样庄严肃穆的百官朝会之所,两人竟然开打起来,关键是大家伙还不好劝阻。
百官缓缓睁大眼睛,一瞬间觉得他们不在勤政殿里,而是在那街坊上的高台下。
倒是永宁王溜达到了柱子旁,对着殿中禁卫传话,“快去。”
禁卫捏着令牌,一路狂奔到了永和宫外。
“求见我?”奚云懒洋洋在烤火呢,听到传话便看向身侧两大护法。
四姐方奚河和乐阳郡主阿珠。
两人一通商量,于是禁卫便被召到了屏风那端,详细禀报到底怎么一回事。
听到镇西侯和卫厌打起来时,奚云忙伸手拽住阿珠,“你先别急,听完前因后果再说。”
等众人听到镇西侯和卫厌因着新君之事在勤政殿打起来,还是镇西侯先对卫厌出的手时,阿珠颇为不自在地坐下,开始挠手心。
奚云哭笑不得,看向屏风所在,“阿珠啊,你父王竟然当着百官之面,堂而皇之问卫七郎有没有登位之心,这不简直是问卫氏‘有没有谋逆之心’无差么?”
“卫七郎即再不喜族中,却也毕竟姓卫,更别说如今卫氏新族长是他亲姐姐,你父王简直就是把人架在火上烤。”
卫厌转身离开也是好脾气的,放在别人身上,只怕都要翻脸了去。
阿珠又开始捏辫子,“我怎么知道父王想做什么,或许他是真.觉得卫七郎可堪重任,这才有此一问的。”
“多冒犯啊。”奚云忍不住摇头吐槽。
屏风那端的禁卫有些着急,遂按捺不住地抱拳道:“回几位贵人,永宁王询问云儿姑娘,此事可有何解决之策?”
阿珠和方奚河齐齐侧目向奚云所在。
奚云缩了缩脖子,“事关国策,小女子岂敢多言,何况百官俱在,定然能商议出个绝佳法子的。”
她才不要趟这趟浑水,明哲保身最为妥当。
还嫌‘准王后’风波闹得不够大么?
却在这时,那禁卫陡然跪在屏风后,情绪有些激动的道:“云儿姑娘,永宁王吩咐小的,若是讨不到主意,便……”
“便怎么?”阿珠问了一嘴,好奇的不得了。
“便领宫刑,往后就不必去殿前当值。”那禁卫说到这,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奚云暗搓搓翻了个白眼,转头看向方奚河,“四姐,青玄怎么会威胁人这招的,他那种人不该是直肠子的么?”
这人设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方奚河一脸无辜,“他在观里每天斯斯文文的,见到外人话都说不利索,我哪儿知道他会这样啊,说不得是照京城风水养人。”
奚云:“……”
见这姐妹俩开始乱诹,阿珠忍不住打断道:“我说两位姐姐,你们也别揪着这事儿不放,尤其是云儿姐姐你,赶紧想想能不能挽救一下人家禁卫,好端端地因着传话变成太监,多无妄之灾。”
奚云还是不想掺和,“要不阿珠你送禁卫回去,顺道护着人家别受宫刑?”
阿珠果断摇头,“前殿已经够乱了,我倒也不必非得火上浇油吧。”
禁卫还在跪着恳求,“郡主,云儿姑娘,小的一脉单传,至今尚未娶妻,可万万不能断了香火啊。”
阿珠看向奚云,嘴巴比划着‘香火’,一脸的看热闹不嫌事大。
奚云无奈地靠在逍遥椅背上,“好,为了你的金身不坏,你便转告永宁王,此事破局在‘摄政’而非‘继任’。”
禁卫感激告辞。
阿珠便抓住奚云胳膊,“云儿姐姐,这话怎么说?”
奚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眼角流出困顿的眼泪,眯瞪地合眸睡去前,拽着阿珠低语了几声。
阿珠听得断断续续,什么百官……受饿……御膳……之类。
方奚河对着阿珠竖起手指,是以她安静一些,这些事儿回头总能知晓缘由的,也不急于一时。
倒是小妹这身子骨,万万不能再有闪失。
随着禁卫折回勤政殿,而卫厌被镇西侯强行‘留’在殿中,双手被镇西侯擒拿,但仍旧不言不语,一副誓死不应的桀骜姿态。
顺道还能听见百官腹中饥肠辘辘的回声,倒是稀奇得很。
禁卫在永宁王示意下,对着镇西侯禀报完毕。
正在庆幸保住了命.根子,回头就不要推三阻四,立马寻个合适的姑娘成亲,往后赶紧三年抱俩呢,就听见镇西侯朗声大笑起来,“本侯有主意了。”
“既然国君之位你卫七郎恕难从命,倒不如退而求其次,你同本侯和十六弟结拜,成为我云沧异姓王,经宗庙族谱后,便正式统领百官摄政当值如何?”
百官:“……”
卫厌:“……”
永宁王青玄盯着脚尖,主动附和道:“三清祖师在上,此事可行。”
果然,果然云二姑娘就是有大智慧的,这般令众人僵持不下的难局,轻而易举就被破解。
镇西侯雷厉风行,“事不迟疑,宗正寺卿十九王叔何在?”
有花白须发的官员出列,瞧着面相憨厚,实则也是云姓子弟。
宗正寺掌管王室宗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这种涉及皇族宗谱之事,势必是要宗正寺卿出面的,而因着寺卿掌管宗正寺,是以双王并不敢苛待。
“臣在。”
“择日不如撞日,本侯与十六弟与卫七郎一见如故,迫不及待要结拜为兄弟,烦请王叔受累,速速准备一应祭祀事宜,好昭告宗庙先祖,再有百官见证,便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