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之所以怕赵云而不怕张飞,是因为他见过赵云的本事。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以赵云的勇猛让张郃畏惧也是正常。”项云想道。
张郃不怕张飞,但是赵云不一样,他给张郃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穰山之战时,他一枪刺死了与张郃齐名的高览,又三十合打败了张郃。长坂坡之战时,他七进七出,斩杀曹营将领五十余人。汉水之战,他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轻松刺死了慕容烈和焦炳。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郃敢大战张飞,却不敢迎战赵云,毕竟他不仅见识过赵云的武艺,还亲自体会过,印象太过深刻了。张郃两度挑战张飞时,两人都是生力军,在战力上,谁也占不到便宜。可是当张郃遇上赵云的时候,他和徐晃已经双战黄忠多时,体力消耗非常大,然而赵云却相当于以逸待劳。张郃的武艺原本便不如赵云,在这种情况下,他去迎战赵云,与送人头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没有这一落差,他或许不会就此认怂吧?
张郃敢战猛张飞,却害怕赵云,并非因为赵云比张飞更勇猛,而是因为张郃亲自见识,并体会过赵云的武艺,却对张飞的勇猛一无所知,这是无知者无畏的心理在作祟。而且他遇上赵云的时候,不敢交战,也不仅仅是心理上害怕,与客观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张郃先是在袁绍帐下担任大将,曾带领袁军在官渡和曹操相持,谁料袁绍由于为人轻浮又优柔寡断,最终致使乌巢起火。眼见袁绍大势已去,张郃无奈投降曹操,虽是降将,但张郃却获得曹操看重。
张郃一生的主要战绩都是在曹魏阵营取得的,后来更是位列五子良将之一。与其他猛将相比,张郃自小熟读兵书,可谓有勇有谋,果断勇决更是他的显著特点。要知道,曹操手下人才众多,但却把张郃看作自己的韩信,张郃在曹魏阵营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项云觉得,有意思的是,在三国时期罕有敌手的张郃,在面对蜀汉名将张飞和赵云的时候,举止明显不一样。对于张飞,张郃不屑道,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由此可见,张郃并不惧怕张飞,在他眼里张飞并不是个狠角色。当然,也有可能是张郃认为张飞有勇无谋,所以不足为虑。然而张郃在遇到赵云的时候,却赶紧骑着马溜走。这就实在令人好奇,为何张郃看到张飞不以为然,看到赵云却灰溜溜地跑掉?
项云觉得,常言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张郃曾屡次败于赵云。在穰山之战,刘备被张郃带领部队夹击,形势万分危机。就在张郃认为自己快要得手之际,这时候却突然杀出一个赵云。赵云刚一出现,就把张郃部将高览一枪刺死。这一枪,直接把张郃给整懵了,本来张郃和高览实力不相上下,可是张郃亲眼看到高览一枪死于赵云之手,难免有所担忧甚至产生恐惧。在长坂坡,张郃设计想活捉赵云,可是赵云回首掏出一枪,张郃险些被刺死,再联想到昔日高览下场,张郃不免有些后怕。总的来说,张郃遇到赵云就会害怕,有恐惧之心。
其次,在汉水之战时,张郃先前遭遇黄忠,遇到赵云时已是强弩之末。在汉水之战中,张郃手下兵马其实不少,但是和黄忠对战时消耗不少,所以元气大伤。张郃虽有徐晃在一旁帮忙,但这黄忠乃是出了名不好惹。年过半百的黄忠,其勇猛程度不在关羽之下,还是五虎上将之一,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加上黄忠这边还有赵云,一想到赵云,张郃更是觉得这场仗实在难打。既然没有把握取胜,那就只好溜之大吉,假如张郃接着和赵云对着干,那结局想必是小命堪忧。
第三,张飞算起来是张郃本家,张郃称呼张飞为小儿,只是想以此表示自己并不惧怕张飞,不叫赵云小儿,乃是因为他和赵云不同姓。张郃对张飞讲小儿,两位都是姓张,所以其实是占张飞的便宜,以抬高自己身份的方式来表达蔑视,然而赵云姓赵可不姓张,两人没有什么辈分便宜可占,所以张郃也不会叫赵云小儿。这一原因说起来,实在令人捧腹。
话说马谡领军率先赶到了街亭,却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布局,没有入城据守,而是在街亭城旁边的巍峨的南山上扎营,马谡的先锋王平极力劝阻,马谡只是不听,无奈之下,王平只好请示从马谡军中分出了一支一千人的部队和马谡分开扎营。魏国的统军大将张郃赶到街亭后,看到对面蜀军的扎营位置后,先是纳闷,不明白诸葛亮是何意,随后接到探马的报告说统帅这支蜀军的先锋部队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马谡。于是张郃明白了,这个马谡是个不懂得统军作战,没有战场经验的蜀将。因此张郃转忧为喜,在侦查了街亭的地形后,张郃作出了快速有效击败蜀军的战略决策,那就是切断蜀军的水源!
原来,马谡光顾着欣赏南山的地形优势了,忽略了街亭南山的水源便只有山下的一条河。张郃则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弱点,派兵占据了水源。这下在南山上扎营的蜀军可倒了霉了,没有水,人的正常身体所需得不到补充,饭也做不了。蜀军一下子就乱了,没过两天,蜀军的军心大乱,人心涣散。
张郃看准时机发起进攻,即便是仰攻,这支无心作战的蜀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立刻被张郃率军打得溃败,四散奔逃。张郃本想顺势将这支蜀军全部消灭,忽听得战鼓声大作,斜刺里杀出了一支蜀军,正是在山下和马谡分别扎营的先锋王平!王平这个时候带领着这一千来人杀出来,可是出乎了张郃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