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稠之后应该还有华雄,号称董卓麾下第四猛将的华雄竟然连前十都派不到,看来董卓真的疑心很重啊。”项云心想道。
像牛辅、董越之流想来能力绝对不行,但是却被董卓重用,项云觉得这就是董卓失败的原因。
项云心想道:“这榜单按能力倒着排应该没问题。”
刘备从一开始就一直盯着许攸不说话,原本他也是存着打探一下许攸的虚实,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再做打算。谁知许攸居然要和公孙瓒私底下聊。刘备也不能赖着不走,只能经过许攸的时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刘备离开后,许攸开门见山,把袁绍准备和公孙瓒平分冀州的计划说了出来。领地一直是公孙瓒心中最渴望的,虽然他在幽州有着如日中天的威望,可是却一直无法跟仁德的刘虞相比。
如今袁绍提出平分冀州的计划,公孙瓒说不动心那是假的。公孙瓒表示需要时间考虑一下,许攸就知道公孙瓒已经同意了,只不过由于面子的问题,没有直接下定论。许攸表示自己可以等公孙瓒决定后,再行离开。 公孙瓒连忙安排下人将许攸带下去,并好吃好喝地供着。
第二日,公孙瓒把许攸找了过来,表示自己经过一夜的考虑,决定和镇北将军袁绍一起讨伐朝廷乱党韩馥。经过连续的几次商议,袁绍和公孙瓒终于达成了平分冀州的秘密协议,而冀州刺史韩馥却一直蒙在鼓里。 万事具备,袁绍开始实施了夺取冀州的计划。
袁绍启动了自己一直埋伏在韩馥阵营的卧底麴义,让麴义公开反叛韩馥。麴义常在生活在凉州,精通掌握羌人的战法,他所部私兵都是精锐。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成为冀州刺史韩馥的部将。但是世人不知道的是麴义早早就投靠了袁家,否则他也不能在世家控制的冀州手握重兵。同时袁绍派出逢纪不断游说冀州的世家大族,表示只要他们愿意奉袁绍为冀州之主,那么他们在冀州的权利将进一步提高,袁绍也是会好好关照他们。冀州的世家大族都是十分仰慕四世三公的袁家,纷纷表示愿意接受袁绍的到来。
麴义以刘协的命令为契机,带领所部兵马喊出为国除贼的口号,割据郡县,与韩馥对着干。韩馥急忙派兵镇压,可是韩馥的将领无能,屡战屡败,无法奈何麴义。更让韩馥恐惧的是,幽州刺史刘虞麾下的五官中郎将公孙瓒也是出兵前来讨伐他,攻陷了几个城池。
韩馥真的焦头烂额了,内有麴义叛乱,无法镇压,外有公孙瓒入侵,却无力防守,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刘玉,韩馥仿佛感觉是老天在玩弄他。 这时,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荀谌与袁绍的外甥高干,前来与韩馥相谈。 荀谌提出了袁绍的优势和地位,表示只要韩馥让位给袁绍,那么袁绍就一定记得韩馥的恩情,韩馥的生命安全绝对可以得到保证。韩馥素来性情怯懦,因而就同意荀谌的计策。 韩馥第二日在会议上宣布了他的决定。
韩馥的部下个个都是不相信的,可惜韩馥执意如此,其他人也是无可奈何。 就这样,经过精心的谋划,袁绍不费一兵一卒,就轻轻松松得到了富庶的冀州。 袁绍接管冀州后,封韩馥为奋武将军,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同时麴义也是对着袁绍投怀送抱。
韩馥终于知道自己是中了别人的计策了,心中后悔死了。 韩馥感觉自己已经无法在冀州带下去了,找了个机会恳求袁绍让他离去。袁绍也是觉得韩馥在冀州继续呆着不是个办法,出现什么意外,可是都算在他袁绍的头上,于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韩馥离开冀州后,投靠了自己的好友张邈。 韩馥到了张邈这里后,每日都惶惶不安,仿佛觉得有人在算计自己,搞得自己精神错乱,最终在一个厕所里,用小刀自杀身亡。
项云自知,自从董卓为了躲避山东的联盟军,下命令让汉献帝和满朝官员迁都长安之后,荒废了几乎几百年来的长安城突然迎来了不一样的气息。然而,这些对于长安城的百姓来说未必是好事。董卓在长安城制定了很多残酷的政策,让长安城内的百姓叫苦不迭。虽然,等董卓回到长安城没过多久,董卓就被杀死了,长安城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很高兴地举办了各种盛宴来庆祝他的死亡。
然而,长安城百姓的灾难并没有停止。董卓旧部在得知董卓死后马上占领了长安,杀死司徒王允,赶走将军吕布。没过多久,长安城内的百姓又迎来灾难。因为天气原因,长安一带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长安城内的粮食也因此供应不足,很多人都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更有甚者,为了活命,竟然开始吃人肉。当然,长安城后来的上位者,郭汜和李傕也不是相互交好,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让长安城的阴霾变得更加重了。
除了饥荒,长安城还面临着外面敌人的入侵。兴平元年的春天,西凉的将军马腾私下里有事需要李傕的帮助,但是李傕不肯帮忙,马腾因此很生气,打算发兵攻打长安。汉献帝派使者调节两个人的矛盾,但是马腾却不肯听汉献帝的调节。韩遂从金城郡带领大军希望能调节马腾的矛盾,结果却自己和马腾联合起来反抗李傕,准备进攻长安。长安的大大臣种邵、马钰等人在私下里和马腾密谋进攻长安的事情,他们准备作为马腾进入长安的内应,来消灭不久之前突然就占领长安的李傕和郭汜两个人。
不久之后,马腾和韩遂带兵进入了长安观,然而在长安做内应的大臣们的计划却突然暴露了,大臣们就从长安跑了出来,一直跑到槐里。李傕让自己的手下樊稠和郭汜等人向马腾的大军发动进攻,马腾被打败了,他们就带领大军回到了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