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云说道:“曹操麾下猛将如云,虽然单体武将武力可能不如刘备麾下的武将,但是若论良将的数量绝对不下于刘备。”
曹操麾下有众多的猛将。而其中有一些不是很有名的武将同样实力不俗。
“拿于禁来说,于禁也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实力绝对不俗。”项云呢喃道。
曹操麾下名将众多,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于禁,本是曹操心腹大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生之中只打了一场败仗,无奈走投无路之下率3万部众选择了投降,为什么却遭到魏蜀吴三国羞辱。
项云觉得很简单,于禁,这位曹魏名将,是曹操原从将,从曹操起兵之后就一直追随,他是从曹操阵营里是从最低级的小军官,一点点往上走的,从军司马,杂号都尉,杂号校尉,裨将军,偏将军等一点点晋升。作为武将,最重要的就是军功。而于禁的军功可以说是早期曹操麾下将领之中,表现最突出的。因为于禁从很早开始,就经常单独领军作战。最早的单独领军作战记录,讨伐徐州陶谦过程中,独自领军攻拔广威。
之后的于禁基本上是完胜状态:有破吕布二营,破高雅,斩刘辟、黄卲,斩桥蕤等四将,宛城遇袭后负责殿后,斩眭固,以二千兵马守延津拒袁绍,甚至与乐进率少量兵马,攻破袁绍几十个据点,使得曹操在黄河北岸立稳了脚跟,为之后的曹袁对决打下了基础;攻破杜氏津,在曹袁相持阶段打破僵局,平东海叛,降梅成,后督运粮草,夺朱灵兵。之后于禁封左将军,假节钺。成为当时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之中头号大将。
然而,在樊城之战,于禁被俘,成为他一生的污点。曹仁在樊城被关羽围主,曹仁苦苦支撑,国之宿将于禁率精兵七军疑似五万人,羽以舟兵生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可知,七军有三万人以上。紧急来援,结果才刚扎营,五万精兵就被暴涨十几米的汉水所淹,近乎全军覆没,樊城的城防也因此受到了很大损害,庞德殒命,于禁投降。举国震悚,曹仁险些打算突围逃走,曹操几乎欲迁都。
于禁之败,险些导致了曹魏的国运之败。而于禁投降的结果却遭到魏蜀吴三国羞辱。于禁既然投降关羽,按理说应该追随关羽继续征讨樊城,然而却被关羽直接软禁江陵,这跟俘虏完全就没啥区别,着对于投降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大脸的。后来关羽败亡,于禁就从蜀汉的俘虏变成了东吴的俘虏,还被东吴虞翻羞辱;最后于禁被孙权遣返回国,此时此刻于禁身形消瘦,头发胡子都全白了,而遭受其他人的嘲笑。连曹丕都不放过于禁,让其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
项云觉得,于禁在一段时间内绝对是曹操麾下的头号大将,地位之高,绝无仅有。尤其是跟随曹操30余年的老人,没有想到在生死存亡关头,在体现忠君大义的时候,选择了投降。虽然投降的说法很多,但是投降确实是事实,这是东吴和曹魏等方面都不能原谅,甚至鄙视的。连曹操感叹道,于禁跟了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时,还不如庞德呢?显然于禁是很难被原谅的。
于禁一直是厚重的形象,而且非常严于律己,这样的人,在遇到险境时,应该会以死报国才对。很可惜,没有。而作为一位降将的庞德,却在时关羽劝降时,大骂关羽,说是宁可做魏国的鬼,也不做敌人的将,宁死不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禁被庞德衬托的更无忠义。
项云自知,曹操之前,有成熟的汉制,曹操之后,有一套魏制。这是很易懂的道理。我倾向是曹操着手研究修订了一些制度,是对未来可能新建王朝的制度有所准备的,但是没有全面实行,很多制度还是沿用汉制,最多是某些条款小修小改,毕竟前期是汉臣身份,全面推行新制度费力不讨好,还影响生产和作战。至于曹丕登基,新人新气象,要区别于前朝,推广整套新制顺理成章。黄初的年号他知道是曹丕倒是没错,曹丕提升了四征地位也正常。关键是咋推出的
在曹操的重置下,四征不再是杂号将军,担任四征者多为地方大员。
首先,曹操就是明确了一下待遇,四征那时候是领兵作战的高级杂号,和军委诸位委员将军没法比。但是四征名声不错,起码知道是方面军。人性角度想,四征地位提高可能是曹老板年轻时定位比较谦虚,目标都没敢定在军委,觉得奋斗一生能混上征西将军就含笑九泉了,估计也是和儿子们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于禁封左将军,假节钺。假节钺在战时,是一个很实用的任命,战时,假节可专杀两千石以下官吏,比如后期很多猛人低调做人抓权,他们不假节钺单纯是避个嫌。其次,论战绩于禁算是五子中游吧,于禁的巅峰在官渡之战,转折点在建安十四年讨陈兰梅成接受了诈降然后沉寂了近十年。
官渡之战前后于禁的地位战绩仅此于曹仁夏侯渊,就是讨陈兰梅成发挥失利论地位还是曹魏外姓第一将,因为建安二十四年于禁的级别是左将军假节钺督七军虽然几年前乐进拜右将军可是乐进几乎没有独自的兵权。曹魏因为猛将如云,每个将领都有各自的活跃期或者说巅峰期,于禁名列五子是因为,于禁是五子中唯二的从曹操起兵就效力麾下的将领,且统兵能力较强在曹操的霸业开拓期于禁功不可没。
不过,一直被曹操压制升官速度与上限强行与其余四位齐平。论战绩勇略于禁张辽难分高下,于禁的活跃期在曹操霸业的崛起期间张辽的活跃期在曹操霸业的巅峰期。如果以此区分于禁当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