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8月的东京,蝉鸣聒噪地切割着湿热的空气。银座区一栋隐蔽的和式建筑内,林坤雄正跪坐在榻榻米上,面前摆着一套古朴的茶道器具。他对面坐着的,是讪口组神户本部的若头小田切龙一,两人之间的矮桌上,摊开着一份《北陆新闻》的英文简版——这份由陈承乾旗下21世纪传媒于1984年收购的䒤本地方大报,此刻成了点燃新战火的引线。
“小田切君,”林坤雄用生硬的日语开口,指尖划过报纸上21世纪传媒的LOGO,“陈承乾断我财路,如今更要让他身败名裂。《北陆新闻》收购时的合规文件,我知道你们有办法‘找出’问题。”
小田切龙一面无表情地斟茶,茶汤在青瓷杯中泛起涟漪:“林先生,政府的合规调查需要‘契机’。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否则轻易动用势力干预,会引来美利坚驻日司令部的注意。”他口中的“美驻日司令部”并非虚言——1985年的䒤本尚未完全摆脱战后美利坚的监管阴影,任何涉及外资企业的大规模调查,都可能触动驻日霉军的敏感神经。
林坤雄从怀中掏出一个牛皮纸袋,推到小田切龙一面前:“这里是三千万美元的现金本票,另外,鸿源在台北的地下钱庄,可以为贵组提供洗钱通道。作为回报,我需要䒤本通商产业省在一周内启动对21世纪传媒的二次调查,罪名就定在‘收购时隐瞒关联交易’。”他的语气带着孤注一掷的狠戾,仿佛要将在香江遭遇的挫败全部倾泻于此。
3日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通商产业省大楼内,一份标注着“紧急”字样的文件被送达外资审议课。文件附件中,数份经过篡改的银行流水和虚假合同赫然在目,指控21世纪传媒在收购《北陆新闻》时,通过花旗银行狮城分行的秘密账户,向原报社大股东输送了12亿日元的“额外对价”,涉嫌违反《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
消息如同病毒般蔓延至香江,21世纪传媒的母公司——金麦传媒如临大敌。陈承乾在中环办公室接到21世纪传媒CEO洪金元的紧急电话时,正在审阅花园城市项目的交付方案。
“老板,䒤本通商产业省的调查通知已经送达《北陆新闻》总部,”洪金元的声音带着焦虑,“对方要求我们在48小时内提交所有收购文件,包括资金交割凭证和股东协议。更麻烦的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已经收到匿名爆料,正在准备深度报道。”
陈承乾放下手中的蓝图,走到落地窗前。维多利亚港的海面波光粼粼,与他此刻紧绷的神经形成诡异的反差。他清楚,这绝非普通的合规调查——1984年的收购案,曾经过普华永道的全面审计,所有文件都严格遵循䒤本法律。如今突然发难,背后必有黑手。
“金元,你立刻做3件事:”陈承乾的声音冷静得像手术刀,“第一,联系野村证券的竹内社长,让他帮忙查清楚经济产业省内部是谁在推动调查;第二,启动公司的危机公关预案,通过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发布声明,强调收购的合规性,并暗示调查可能涉及政治干预;第三,让李洪福的安保团队抽调人手,保护《北陆新闻》的高管和记者,我怀疑背后有人想制造恐慌。”
挂掉电话,陈承乾按下内线:“建柠,通知法务部,把1984年收购《北陆新闻》的全部文件调出来,包括与䒤本外资审议机构的往来函件。另外,查一下最近三个月内,有没有䒤本极道背景的人接触过我们在东京的合作方。”
两小时后,霍建柠抱着一摞文件走进办公室,脸色凝重:“老板,查到了。三井住友银行的一位副行长在一周前见过小田切龙一,而这位副行长恰好是经济产业省前外资审议课课长。另外,我们在东京的广告代理公司反馈,最近有不明身份的人在打探《北陆新闻》的采编流程和关键记者的住址。”
陈承乾翻开文件,目光落在一份由䒤本外务省出具的合规确认函上。他指尖轻点文件右上角的印章:“看来林坤雄是铁了心要把我们拖入泥潭。不过他忘了,1984年的收购案,我们特意请了前通产省次官担任法律顾问,这些文件就是最好的武器。”
他拿起红色内线电话,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洪福,你现在带一队人去东京,目标是保护《北陆新闻》的主编石川太郎。另外,想办法接触讪口组内部的反小田切势力,我要知道林坤雄给了他们多少好处。”电话那头传来沉稳的回应:“明白,老板。我会让在横滨的‘朋友’帮忙,他们和神户本部有旧怨。”
夜色降临东京,《北陆新闻》总部大楼的灯光依旧通明。主编石川太郎正在审阅一篇关于䒤本汽车产业出口摩擦的深度报道,突然听到办公室外传来玻璃破碎的声音。他冲出去时,看到几名蒙面男子正在大厅里喷涂“外资滚出䒤本”的标语,保安们被电击器击倒在地。
就在蒙面男子准备撤离时,几道黑影从消防通道冲出,动作迅猛地将他们制服。为首的正是李洪福派来的安保队长,他用流利的日语喝道:“带走,别让警察发现。”这场未遂的恐吓袭击,反而成了21世纪传媒反击的契机——石川太郎连夜撰写社论,将袭击与通商产业省的调查联系起来,暗示极道势力干预媒体自由。
次日清晨,当经济产业省的调查人员抵达《北陆新闻》时,迎接他们的不仅是整齐排列的文件柜,还有等候在门口的十余家国际媒体。洪金元手持话筒,面对镜头朗声道:“我们欢迎任何合法合规的调查,但绝不接受任何借调查之名行恐吓之实的行为。就在昨晚,我们的办公楼遭到不明身份者袭击,这难道就是䒤本所谓的法治环境?”
这番话如同重磅炸弹,让原本计划低调调查的经济产业省陷入被动。更关键的是,野村证券的竹内社长传来消息:“陈先生,查到了。推动调查的是通商产业省大臣秘书官,他的账户在三天前收到一笔来自巴拿马离岸公司的汇款,金额正好是三千万美元。”
陈承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反击的时机到了。他指示洪金元将1984年收购案的全部合规文件扫描上传至21世纪传媒的官方通讯社,并附上一份公开信,直指调查背后的政治献金和极道干预。同时,李洪福的人也从讪口组内部获得了关键证据——小田切龙一与林坤雄的通话录音,证实了他们策划调查的全过程。
这场围绕《北陆新闻》的合规之战,最终以经济产业省大臣公开道歉、撤销调查而告终。林坤雄不仅耗费了巨额资金,还得罪了讪口组内部不愿与外资彻底决裂的元老派,被迫从东京逃往大阪,蛰伏在更隐蔽的极道据点中。而21世纪传媒则借此机会,将《北陆新闻》的发行量提升了15%,并赢得了国际社会对“媒体独立”的声援。
1985年8月10日,港岛九龙湾。曾经烟雾弥漫的港灯集团牛头角发电厂旧址,如今已蜕变为一片错落有致的现代建筑群。“花园城市”第一期项目的交付仪式在此举行,巨大的红色拱门上写着“点亮生活,筑梦未来”,与远处仍在运营的发电厂烟囱形成鲜明对比。
陈承乾身着深灰色西装,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身旁是深蓝投资总经理陈湛樵和九龙仓柱席包钰刚。台下聚集着首批入住的业主、媒体记者以及政府官员,镁光灯闪烁不停。
“各位来宾,”陈承乾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现场,“一年前,当我们站在这片布满煤灰的土地上时,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把发电厂改造成住宅?我的回答是:城市的未来,不该被工业遗迹所束缚。”他指向身后的建筑群——12栋高层住宅环绕着中央花园,底层是配套的商业中心和幼儿园,“花园城市不仅是一个楼盘,更是我们对香港城市更新的一次探索。”
陈湛樵接过话筒,笑容满面:“对于深蓝投资而言,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我们拆除了污染严重的旧机组,将土地交给更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开发者。事实证明,陈先生的远见卓识,让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生。”
交付仪式的高潮,是为首位业主——退休教师黄惠芳颁发钥匙。黄惠芳捧着鲜花,激动得声音颤抖:“我在牛头角住了一辈子,看着发电厂从热闹到废弃,心里很难过。现在好了,陈先生给我们建了这么漂亮的家,我的孙子终于能在花园里玩耍,不用再吸煤灰了。”她的发言引发了台下业主们的共鸣,掌声经久不息。
仪式结束后,陈承乾陪同包钰刚参观样板房。120平米的三居室采光极佳,客厅的落地窗正对着中央花园的喷泉。包钰刚抚摸着墙壁的环保涂料,赞道:“承乾,你这项目用料实在,连隔音玻璃都是从西德进口的。难怪开盘时抢购一空,现在黑市房价都涨了三成。”
“包爵士过奖了,”陈承乾递过一杯香槟,“我做地产,从不追求短期利润。花园城市的二期规划,我打算引入太阳能发电和雨水回收系统,要做全港第一‘绿色社区’。”他指向窗外正在施工的地块,“那里将来会建一个社区医疗中心,我已经和玛丽医院谈好了合作。”
两人走到阳台上,俯瞰着已经灯火通明的一期住宅。每一扇窗户里透出的暖光,都像是对陈承乾承诺的回应。包玉刚感慨道:“承乾,你不仅会做生意,更懂如何赢得人心。看看这些灯光,这就是你在商场上最坚实的后盾。”
就在此时,陈承乾的秘书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陈承乾脸色微变,对包于刚说:“包爵士,抱歉失陪一下,䒤本那边有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他走到僻静处,接过加密电话,是王健在东京打来的:“老板,林坤雄在大阪联系了讪口组的分支‘神户讪口组’,他们计划在花园城市的业主入住宴会上搞破坏,已经买通了一个餐饮供应商。”
陈承乾眼神一冷:“李洪福的人呢?”
“李队长已经控制了那个供应商,正在审讯。我们查出来,他们准备在甜品里下泻药,想让业主集体腹泻,制造负面新闻。”
“做得好,”陈承乾下令,“让李洪福把证据匿名交给香江警方,同时通知所有业主,入住宴改到明天中午,就说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临时更换了餐饮供应商。另外,加强现场安保,我要让林坤雄知道,他的小把戏吓不到我们。”
挂掉电话,陈承乾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带,重新回到人群中。他走到黄惠芳身边,微笑着询问入住感受,仿佛刚才的紧急情况从未发生。直到深夜,当最后一批业主离开,他才乘车返回中环。
车内,霍建柠递过一份文件:“老板,花园城市一期的销售回款已经到账,共计42亿港元。扣除成本,净利润18亿。另外,永安零售与天和零售的融合方案已经敲定,计划下个月召开联合发布会。”
陈承乾揉了揉眉心,接过文件:“很好。不过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大大百货的杨福生先生刚才打电话来,说八佰伴已经开始在二级市场吸纳大大百货的股份,持股比例达到了12%。”
霍建柠闻言一惊:“八佰伴百货?他们不是刚在永安百货的收购战中失利吗?怎么又盯上大大百货了?”
“商场就是这样,”陈承乾望着窗外掠过的霓虹,“杨福生家族持有大大百货51%的股权,但分散在十几个家族成员手里,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八佰伴这次学聪明了,先通过海外壳公司悄悄吸筹,等引起注意时,已经形成气候。”
车子驶入华商证券大厦的地下车库,陈承乾推开车门:“通知下去,明天一早召开紧急会议,主题是‘大大百货防御战’。另外,让天和控股的财务总监准备好10亿现金,我们可能需要打一场硬仗。”
走进电梯,陈承乾看着镜面中自己的倒影。白天花园城市的灯火还在眼前闪烁,那是他对城市的承诺;而夜晚将至的收购战,则是他必须捍卫的商业疆土。他知道,林坤雄的极道阴影和日资百货的野心,都只是这场漫长商战中的插曲,真正的考验,永远在下一个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