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刀笔梨2025-11-25 16:285,149

  1986年1月,凛冽的寒风席卷着整个台岛,街头巷尾弥漫着一层压抑而紧张的气息。自“十信案”爆发以来,台岛金融市场便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泥沼,难以自拔。

  银行的大门前,常常聚集着一群群神色焦虑的民众,他们或是攥着早已泛黄的存单,或是满脸悲戚,声声哭诉着自己的毕生积蓄如何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化为乌有。股票市场更是宛如惊弓之鸟,股价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路狂跌,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倾家荡产。曾经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区,如今不少店铺都已大门紧闭,门上贴着“歇业”的告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无奈与绝望。

  在这混乱的背后,是一张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政商关系网。那些与“十信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政客们,此刻正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他们或是四处奔走,拉拢各方势力,试图形成一个坚固的利益同盟;或是威逼利诱,妄图让知情者封口,将真相永远地掩埋。而商人们则是各怀鬼胎,有的试图趁着混乱大捞一笔,有的则在为自己的企业寻找新的出路,不惜与各种势力勾结。

  与此同时,台岛的社会舆论也一片哗然。报纸上,一篇篇言辞激烈的报道直指政商勾结的黑幕,要求彻查真相、严惩腐败的呼声此起彼伏。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专家学者们纷纷出镜,对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剖析,对政府的监管不力提出严厉的批评。民众们更是义愤填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诉求,有的组织抗议游行,高举着横幅,喊着口号;有的则在网络上发声,揭露那些见不得光的交易。

  在海峡对岸的香江,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的第二年,回归的前景虽已逐渐明朗,但整个社会却弥漫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一方面,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回归后能迎来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期待着能与祖国大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又有不少人对未来感到担忧,担忧回归后政策会发生变化,担忧自己的生活和利益会受到影响。

  中环的高楼大厦依旧矗立在繁华的都市中,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们手提着公文包,穿梭于各个写字楼之间,脸上写满了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一丝不安。股市在谨慎乐观的氛围中波动,投资者们小心翼翼地关注着市场的动态,每一个政策的变动、每一条小道消息,都能引起他们的恐慌和躁动。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陈承乾,这位在香江金融界崭露头角的人物,正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他的华商证券在香江已经积累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办公地点位于中环最核心的地段,占据着整层的写字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最先进的办公设备。落地窗前,陈承乾身着剪裁得体的西装,身姿挺拔,眼神深邃而锐利,俯瞰着脚下繁华的街道,心中谋划着更为宏大的商业版图。

  他深知,“十信案”后的台岛金融市场,虽然危机四伏,但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就如同一片荒芜的土地,虽然满是荆棘,但只要精心耕耘,便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他决心将华商证券的触角伸向台岛,在这片充满变数的土地上,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为此,他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无数关于台岛金融市场和政商关系的情报,组建了一支专业而精锐的团队,成员们个个都是金融领域的精英,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他相信,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一定能够在台岛的金融市场中掀起一番风浪,实现自己的商业抱负。

  ……………………………………………

  在陈承乾位于香江半山的豪华别墅里,清晨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轻柔地洒在宽敞的卧室里。宗淑媛静静地坐在床边,眼神中满是忧虑和不安。她那原本如瀑布般乌黑亮丽的长发,此刻有些凌乱地散落在肩头,更衬出她面容的憔悴。

  她深知,自从自己成为陈承乾的侍妾,虽然在这繁华的香江获得了一时的庇护,但娘家宗家在台岛的处境却愈发艰难。近日来,从台岛传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令人揪心。那些与“十信案”相关的政商势力,对宗家的迫害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他们不断地在商业上对宗家进行打压,使得宗家的产业举步维艰,订单大量流失,资金链也面临着断裂的危险;在生活中,对宗家成员的骚扰和威胁也从未间断,宗家的长辈们每日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精神高度紧张。

  “不行,我不能再这样坐视不理了。”宗淑媛突然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要回台北,我要去保护我的家人。”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坚定的力量,仿佛这一瞬间,她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和危险的准备。

  下定决心后,宗淑媛立刻开始收拾行李。她动作迅速而利落,将一些简单的衣物和重要的物品塞进了行李箱。随后,她拨通了安保领队的卫星电话。

  “喂,是我。我决定回台北,你帮我安排一下行程,越快越好。”宗淑媛对着卫星电话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卫星电话那头,安保领队犹豫了一下,说道:“宗小姐,你回台北太危险了。那些人一直在找你的麻烦,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陈先生那边,也不会同意你冒险回去的。”

  宗淑媛咬了咬嘴唇,说道:“我知道危险,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家人受苦。陈先生那边,我会跟他解释的。你就按照我说的做吧。”

  安保领队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宗小姐。我这就去安排。不过,你一定要小心,我会带最精锐的安保人员全程保护你。”

  挂断卫星电话后,宗淑媛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安保领队虽然担心她的安危,但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她的决定。她也清楚,这一趟回台北,必定是危机四伏,但为了家人,她已经无所畏惧。

  几个小时后,宗淑媛在安保领队和一群安保人员的护送下,抵达了香江国际机场。她戴着一副黑色的墨镜,将自己的面容遮挡了一部分,身上穿着一件简洁而低调的风衣,试图不引起他人的注意。然而,即便她如此小心,还是有几双不怀好意的眼睛在暗中盯着她。

  在候机大厅里,宗淑媛和安保人员们静静地等待着登机。她的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而安保人员们则如同一堵坚固的人墙,将她紧紧地护在中间,他们的手时刻放在腰间的武器上,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终于,登机的广播响起。宗淑媛在安保人员的簇拥下,朝着登机口走去。就在她即将登上飞机的那一刻,她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她不知道,这一去,将会面临怎样的未知和挑战,但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飞机在蓝天白云间穿梭,向着台岛的方向飞去。宗淑媛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望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她想起了小时候在宗家的快乐时光,想起了家人的笑容和温暖的关怀;也想起了“十信案”爆发后,宗家所遭受的种种磨难,那些惊心动魄的暗杀和威胁,让她至今心有余悸。她暗暗发誓,这一次回去,一定要想尽办法保护好家人,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宗淑媛深吸一口气,提起行李箱,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走出了机场。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危险已经悄然降临。

  刚一出机场大厅,一群神秘人突然从四面八方涌了出来。他们个个身着黑色的服装,脸上戴着黑色的口罩,只露出一双双冰冷而凶狠的眼睛。他们手持武器,迅速地将宗淑媛和安保人员们包围了起来。

  “宗淑媛,你终于回来了。今天,就是你的死期!”为首的一个神秘人恶狠狠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杀意。

  宗淑媛脸色大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恐惧。但她很快就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知道,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慌乱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她紧紧地握住拳头,眼神坚定地看着眼前的敌人。

  安保领队见状,立刻拔出武器,挡在了宗淑媛的身前,大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都给我退后!”

  神秘人冷笑道:“少废话!今天谁也别想活着离开!”说着,他们便挥舞着武器,朝着宗淑媛和安保人员们冲了过来。

  一场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安保人员们虽然训练有素,但神秘人的数量众多,而且个个心狠手辣,他们逐渐陷入了困境。宗淑媛在混乱中拼命地寻找着逃脱的机会,但四周都被敌人紧紧地包围着,她根本无处可逃。

  “难道我今天真的要命丧于此了吗?”宗淑媛心中绝望地想着,但她依然没有放弃抵抗。她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朝着靠近她的敌人挥舞着,试图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

  就在宗淑媛感到绝望的时候,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轰鸣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架直升机正朝着他们快速飞来。直升机上,一个冷酷而威严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了下来:“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否则格杀勿论!”

  …………………………………………………

  此时,陈承乾正在内地参加一场意义非凡的证券交易所筹备会议。这场会议汇聚了国内金融界的众多精英和政府要员,旨在为即将成立的证券交易所制定规划和规则,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众人围绕着各项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辩。

  陈承乾坐在会议桌旁,身着笔挺的西装,神情专注而严肃。他时而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时而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要点,还不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凭借着在金融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成为了会议中的焦点人物之一。

  就在会议进行到关键阶段时,陈承乾的秘书神色慌张地匆匆走进会议室,在他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刹那间,陈承乾的脸色骤变,原本沉稳的眼神中透露出震惊与愤怒。他猛地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打断了正在发言的人,整个会议室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抱歉,各位,我有紧急事务需要立刻处理,先行告退。”陈承乾语气急促而沉重,向众人微微鞠躬致歉后,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会议室。

  走出会议室,陈承乾立刻拨通了【铁盾】负责人的卫星电话。“马上启动最高级别的救援行动,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宗淑媛!”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怒火和坚定的决心,“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调动多少资源,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她安全地带到我面前!”

  挂断卫星电话后,陈承乾又迅速联系了他在美利坚的盟友。“我需要你们帮忙调用美利坚军队的卫星监控,追踪宗淑媛的下落。”陈承乾的语气不容置疑,“这关乎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希望你们能尽快安排。”

  卫星电话那头,盟友犹豫了一下,说道:“陈,调用军队卫星监控可不是小事,这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而且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不管有什么困难,你们必须想办法解决!”陈承乾打断了对方的话,“这次的事情对我至关重要,如果你们能帮我这个忙,日后我必有重谢。”

  盟友沉默了片刻,最终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陈,我会尽力去办。不过,你要记住你说的话。”

  与此同时,【铁盾】的成员们迅速行动了起来。他们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国际级私人武装,成员们来自世界各地,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精英。有的曾是特种部队的王牌,拥有超强的战斗能力和野外生存技能;有的是顶尖的情报专家,擅长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还有的是技术高手,精通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通讯技术。

  在接到陈承乾的命令后,他们迅速集结,乘坐着直升机、装甲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朝着台岛的方向疾驰而去。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和犹豫,只有坚定的信念和使命必达的决心。

  在行动过程中,【铁盾】的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情报专家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着关于宗淑媛和劫持者的信息,他们与线人秘密会面,监听卫星电话通讯,分析监控录像,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线索;技术高手们则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台岛的通讯网络、交通监控系统等进行入侵和破解,以便更全面地掌握情况;战斗人员们则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们检查着手中的武器装备,制定着详细的救援计划,随时准备与劫持者展开激烈的战斗。

  而美利坚军队的卫星也开始了紧张的监控工作。一颗颗卫星在太空中高速运转,它们的镜头如同敏锐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台岛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和数据分析算法,卫星能够快速地筛选出可疑的目标,并将相关信息实时传输给【铁盾】的成员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盾】的成员们逐渐锁定了劫持者的行踪。原来,这些神秘人在劫持宗淑媛后,便将她带到了台北郊外的一处废弃工厂里。这座工厂已经废弃多年,周围荒草丛生,人迹罕至,是一个非常隐蔽的藏身之处。

  “目标已锁定,位于台北郊外的废弃工厂。”情报专家将最新的情报传递给了【铁盾】的指挥官,“据观察,工厂内有大量的武装人员,防守十分严密。”

  指挥官皱了皱眉头,说道:“看来他们早有准备。通知所有人,保持警惕,按照原定计划行动。”

  夜幕降临,月色如水。【铁盾】的成员们如同黑夜中的幽灵,悄然无声地靠近了废弃工厂。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巡逻队,逐渐向工厂内部逼近。

  在这场波谲云诡的金融风暴与势力博弈之中,有几双眼睛始终在暗处紧紧地盯着陈承乾,他们便是陈承乾在商业战场上的强劲对手——新世界发展董事长郑裕彤、华侨银行董事长李诚义,以及神秘而庞大的日资银行联盟。他们如同蛰伏在黑暗中的猎手,时刻觊觎着陈承乾手中持有的内地鹏城港口码头权益,那片充满潜力与财富的港湾,在他们眼中,是一块无比诱人的肥肉。

继续阅读:第124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984:迎风启航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