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刀笔梨2025-10-10 16:065,130

  1986年7月1日,阳光明媚,港岛启德国际机场内一片繁忙景象。一架来自吉隆坡的航班缓缓降落在跑道上,平稳滑行后,稳稳地停在了停机坪。

  头等舱的舱门缓缓打开,陈承乾身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下舷梯。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历经风雨后的坚定与自信,身上散发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强大气场。此时的他,刚在马来西亚成功化解了一场针对自己商业布局的巨大危机,心情格外舒畅,整个人意气风发。

  在机场的出口处,早已聚集了一群翘首以盼的人。彭思梅、胡绮薇、阿曼达三人紧紧地靠在一起,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不停地张望着出口的方向。陈青桐因怀有七个月的身孕,行动不便,坐在一旁的轮椅上,由专人照顾着,但她的目光也同样紧紧地锁定在出口,眼神中饱含着对丈夫的思念。两个两岁的儿子陈继信和陈继诚在一旁嬉笑玩耍,他们还不太明白大人们为何如此焦急,但也被这紧张的氛围所感染,时不时地看向出口。

  法务顾问李业广、财务主管韩悦和田芳站在稍远的地方,他们身着正装,表情恭敬,静静地等待着陈承乾的出现。他们深知陈承乾在马来西亚所面临的危机有多么严峻,也对他成功化解危机的能力深感钦佩。此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陈承乾的敬意和感激。

  当陈承乾的身影出现在出口的瞬间,彭思梅率先反应过来,她激动地大喊一声:“承乾!”随后便朝着陈承乾飞奔而去,全然不顾周围众人的目光。胡绮薇和阿曼达也紧跟其后,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陈承乾看到家人的那一刻,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彭思梅率先扑进他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他,泣不成声:“你终于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陈承乾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温柔地说道:“没事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让你们担心了。”

  胡绮薇和阿曼达也围了上来,她们分别拉住陈承乾的一只手,眼中满是关切:“一路上辛苦了,我们好想你。”陈承乾看着她们,心中满是温暖,一一回应着她们的关心。

  这时,陈青桐在专人的推动下也来到了陈承乾的身边。陈承乾松开彭思梅等人,走到陈青桐面前,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她高高隆起的肚子,眼中满是慈爱:“青桐,你和孩子都还好吧?有没有按时去做产检?”陈青桐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我们都很好,就盼着你回来。”

  两个小家伙陈继信和陈继诚也跑了过来,他们拉着陈承乾的裤脚,奶声奶气地喊道:“爸爸,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好想你。”陈承乾笑着将他们抱了起来,在他们的脸上亲了又亲:“爸爸也想你们,我的乖儿子们。”

  法务顾问李业广、财务主管韩悦和田芳走上前,恭敬地向陈承乾问好:“陈总,欢迎您平安归来。”陈承乾微微点头,笑着说道:“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马来西亚的事情能够顺利解决,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众人寒暄一番后,便一同朝着机场外走去。霍建柠早已安排好了车队,黑色的劳斯莱斯幻影整齐地排列在机场外,车身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司机们身着笔挺的制服,恭敬地站在车旁,等待着众人的到来。

  陈承乾和家人一起上了为首的那辆车,车队缓缓启动,朝着陈府驶去。车内,陈承乾紧紧地握着家人们的手,感受着这份久违的温暖。他向家人们讲述着在马来西亚的经历,虽然轻描淡写地略过了那些危险和艰难的时刻,但家人们还是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他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彭思梅靠在陈承乾的肩膀上,心疼地说道:“以后别再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了,我们真的很担心你。”陈承乾笑着安慰她:“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这次的事情虽然惊险,但也让我们在马来西亚的商业布局更加稳固了。”

  胡绮薇好奇地问道:“那我们在马来西亚的生意现在怎么样了?”陈承乾自信地说道:“经过这次危机的洗礼,我们的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了。我们成功整合了普罗米特集团的资源,优化了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阿曼达也在一旁说道:“那就好,我们一直相信你一定能够解决问题的。”陈承乾看着她们,心中满是感动:“有你们在我身后支持我,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陈青桐抚摸着肚子,温柔地说道:“等孩子出生了,你可要多陪陪我们。”陈承乾轻轻握住她的手,点头说道:“一定,这次回来,我会好好陪你们一段时间的。”

  两个小家伙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但他们也能感受到大人们的喜悦和幸福,开心地笑着。车内充满了温馨和欢乐的气氛,与车外繁华的港岛街道相得益彰。

  车队很快就抵达了陈府,这座位于港岛半山腰的豪华府邸,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府内的佣人们早已得到消息,整齐地站在门口迎接陈承乾的归来。

  陈承乾和家人下了车,在佣人们的簇拥下走进了府邸。府内张灯结彩,充满了喜庆的氛围。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美食,都是陈承乾平日里最爱吃的。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享用这顿久违的团圆饭。陈承乾看着身边的家人,心中满是感慨。经历了这次马来西亚的危机,他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地保护好家人,让他们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在欢声笑语中,这顿团圆饭吃得格外温馨。陈承乾也暂时放下了工作的压力,尽情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家庭时光。

  …………………………………………………

  在港岛金融界,嘉华银行虽称不上巨擘,却也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复杂的过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已故林子丰博士在羊城创办了嘉华银号,其名称取自当时的嘉南堂及南华公司,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商业气息和理想,踏上了金融之旅。1924年12月,嘉华银号以嘉华储蓄银行之名在港岛注册成为有限公司,全数缴付资本为五十万港元,总行设于港岛德辅道中二零八至二一零号,羊城的嘉华银号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嘉华储蓄银行的羊城分行,主要经营存款及汇款业务,两年后,它正式改名为嘉华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30年代,嘉华银行积极拓展业务版图,于1931年在上海开设分行,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股本也随之增至一百万港元。然而,好景不长,1935年,由于中(国)经济形势不稳定,嘉华银行在上海及羊城的分行不得不停止服务,业务发展遭受重创。

  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港岛沦陷,嘉华银行被迫暂停一切银行业务,陷入了漫长的黑暗期。直到1945年,在港岛德辅道中二六九號新址重新开业,并于1949年一月改名为嘉华银行有限公司,才逐渐恢复生机。

  60年代,1964年,总行迁至港岛德辅道中二五九至二六五號自置物业,这一举措标志着嘉华银行在港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扎根,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0年代,1975年是嘉华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刘灿松先生购入嘉华银行超过三分之二股权,接管本行一切业务,使嘉华银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纪元,业务开始迅速拓展,在港岛金融界崭露头角。

  80年代,1980年,位于港岛德辅道中二三二號的全新二十二层自置物业落成,总行于同年六月十日迁入后,旋即进行多方面营运电脑化,这一举措使嘉华银行在技术革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同年7月,嘉华银行公开发售三千五百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一元,溢价每股三角,随后于港岛交易所挂牌,正式踏入资本市场。此后,嘉华银行的业务持续蓬勃发展,在港岛及海外分行数目不断增加,除了在美利坚的洛杉矶及纽约开设分行外,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及福建省厦门市设立代办处,国际化布局初现端倪。到了1985年底,嘉华银行在港岛的分行数目达到二十六间,并有四个海外办事处,全资附属公司包括嘉华国际财务有限公司及与荷兰安美保险集团合资的嘉华安美保险有限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然而,1985年也是港岛银行业动荡的一年,所有中小型银行都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困难,嘉华银行也未能幸免。

  如今,嘉华银行的财务数据显示出其复杂的经营状况。在资产方面,总资产规模在过去几年虽有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目前总资产约为80亿港元,在港岛众多银行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贷款资产占比较大,约为50亿港元,但不良贷款率却居高不下,达到了8%左右,这对银行的资产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负债方面,存款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总存款约为60亿港元,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存款成本不断上升,给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了较大压力。从盈利情况来看,嘉华银行近年来的净利润持续下滑,去年净利润仅为1500万港元,较前一年下降了30%,主要原因是利息收入增长乏力,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且受到不良贷款拨备的影响较大。

  股本结构上,嘉华银行的股权较为分散。最大股东为刘灿松家族,持股比例为20%,但随着银行经营困境的加剧,刘灿松家族对银行的控制权逐渐受到挑战。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一些本地的家族财团和机构投资者,如李氏家族持有12%的股权,王氏财团持有10%的股权,以及港岛投资基金持有8%的股权等。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银行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影响经营效率。

  董事会成员中,董事长刘灿松虽年事已高,但仍在银行经营决策中拥有重要话语权。他在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但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保守的经营理念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行长陈启铭是银行的实际运营管理者,他试图推动银行进行改革创新,但在董事会内部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其他董事如财务专家林国栋、风险管理专家张雅琴等,各自从专业角度参与银行决策,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战略方向,董事会在应对银行困境时显得有些无力。

  嘉华银行在港岛金融市场中,犹如一艘在波涛中航行的旧船,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如今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其未来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也因此成为了各方资本觊觎的目标,一场围绕嘉华银行所有权的激烈争夺即将拉开帷幕。

  …………………………………………………

  回到港岛的陈承乾,在享受了几日难得的家庭团聚时光后,便再次投身到繁忙的商业事务中。一天上午,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办公桌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资料,他正专注地审阅着关于太合投资和六和保险在港岛业务拓展的计划书。这时,办公室的门轻轻敲响。

  “请进。”陈承乾头也不抬地说道。

  霍建柠推开门走了进来,他身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手中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一丝凝重。“陈总,您这几天刚回来,本不该打扰您休息,但有个重要消息不得不马上向您汇报。”

  陈承乾抬起头,示意霍建柠坐下,然后靠在椅背上,神色平静地说道:“建柠,什么事这么着急?说吧。”

  霍建柠将手中的文件放在桌上,说道:“陈总,最近金融市场上有个大动静,多家企业正在竞购一家华资小型银行——也就是嘉华银行的所有权。我觉得这对我们【华商银行集团】来说,或许是个壮大底蕴的好机会。”

  陈承乾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对嘉华银行并不陌生,之前也有关注过这家银行的发展动态。他拿起文件,快速翻阅起来,一边看一边问道:“目前参与竞购的都有哪些企业?他们的出价和收购策略大概是什么情况?”

  霍建柠清了清嗓子,说道:“据我了解,新世界发展集团董事长郑裕同、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佳诚、爱美高董事长刘栾雄、国泰城市董事长罗序瑞,还有中信集团都对嘉华银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郑裕同和李佳诚似乎有意联合,他们财大气粗,可能会采取直接高价收购的策略;刘栾雄向来行事大胆激进,说不定会在股市上掀起风浪;罗序瑞则擅长资本运作,可能会通过复杂的股权交易来实现收购;中信集团作为背靠强大国资背景的企业,其优势在于资源和政策支持,他们的收购方式可能更加多元化,也许会结合自身的战略布局,与嘉华银行展开深度的业务协同。目前各方都还在暗中布局,具体的出价和详细策略尚未完全浮出水面,但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

  陈承乾听完,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收购嘉华银行并非易事,不仅要面对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还要考虑嘉华银行自身复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问题。但如果能够成功收购,【华商银行集团】将在港岛金融市场上迈出重要的一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建柠,你立刻安排人手,对嘉华银行展开详细的尽职调查。”陈承乾突然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我要了解它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财务数据、业务状况、客户群体、员工结构、潜在风险等等,越详细越好。同时,密切关注其他竞购方的动向,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收购计划。”

  霍建柠连忙点头:“好的,陈总,我这就去办。不过,这次竞争激烈,我们的收购计划您有初步的想法了吗?”

  陈承乾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港岛街道,心中已经开始勾勒出一个详尽可靠的收购方案。“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要制定出独特的策略。首先,从嘉华银行自身的问题入手,分析它的痛点和潜力。我认为可以从人员裁减、业务调整、资本结构优化、运营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在人员裁减方面,要精准识别那些冗余的岗位和效率低下的员工,但同时也要注意妥善安置,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关注和员工抵触情绪;业务调整上,要聚焦核心业务,剥离那些亏损严重、前景不明的业务板块,集中资源提升盈利能力……”

继续阅读:第158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984:迎风启航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