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刀笔梨2025-11-25 16:285,887

  1985年6月24日,华商证券召开紧急战略会议。陈承乾站在白板前,用红色marker勾勒出永安集团的资产版图:“永安的核心资产包括三大块——零售业务(永安百货)、地产业务(中环、尖沙咀的物业)、金融业务(永安银行)。新世界想要的是地产,八佰伴盯着零售,会德丰可能两者都想要。”

  “那我们的优势在哪里?”霍建柠问。

  “金融。”陈承乾指着“永安银行”的字样,眼中闪过精光,“永安银行虽规模不大,但拥有全港牌照,且客户基础稳定。而我们华商证券的母公司‘华商银行集团’正在筹备综合金融集团,若能将永安银行并入,不仅能增强资金实力,还能实现证券、银行、保险的协同效应。”

  他顿了顿,抛出重磅计划:“我的建议是——拆分永安集团。将零售业务独立运营,引入包爵士和霍先生的资源进行现代化改造;地产业务可以成立合资公司,与华资地产商合作开发,提升资产价值;最重要的是,将永安银行并入华商银行集团,打造‘华商金融控股’。”

  这一计划犹如石破天惊。拆分百年企业,在香港商业史上极为罕见,更何况是在收购战的关键时刻。

  “这太冒险了吧?”有高管提出担忧,“拆分可能导致股价波动,给新世界可乘之机。”

  “正因为冒险,才出其不意。”陈承乾分析道,“首先,拆分能清晰展现各业务板块的价值,避免资产被整体低估;其次,永安银行并入华商银行,能增强我们的资金后盾,为后续增持提供弹药;最重要的是,这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不仅要防守,更要主动重塑永安的未来,这比单纯抵抗收购更有说服力。”

  会议最终通过了拆分计划。当晚,陈承乾秘密会见郭志樑,详细阐述了方案。郭志樑起初犹豫,但当听到“永安银行将以独立品牌并入华商银行,郭家仍保留部分话语权”时,这位坚守家族基业的掌门人眼中泛起光芒:“只要永安的根还在,只要能守护住祖父的心血,我同意。”

  6月25日,永安集团召开临时董事会,正式通过拆分方案,并授权管理层与华商银行集团洽谈合并事宜。消息一出,市场哗然。《经济日报》以《百年永安迎巨变:拆分能否破局?》为题,分析指出:“拆分计划既是白衣骑士的背水一战,也是对永安资产的重新估值。若能成功,将彻底改变收购战的格局。”

  郑钰彤得知消息后,怒拍桌面:“陈承乾这是釜底抽薪!一旦永安银行并入华商银行,他们的资金实力将大增,我们的收购难度呈几何级上升。”他立刻召集联盟成员,“通知会德丰和八佰伴,加快增持速度,必须在拆分方案落地前拿到控制权!”

  然而,会德丰财团的回应却让他大失所望。约翰·马登派人传话:“会德丰近期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无法继续参与增持,愿以每股10港元的价格,将所持3%的永安股份转让给收购联盟。”

  “废物!”郑钰彤骂道,但转念一想,“也好,3%的股份虽少,但聊胜于无。告诉他们,价格压到9.5港元,而且必须立刻交割。”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会德丰与新世界谈判的同时,陈承乾的秘密账户正在二级市场悄然吸纳会德丰的流通股。华商证券的操盘手们接到指令:“不计成本,收集会德丰股票,目标持股5%,动作要隐蔽。”陈承乾深知,会德丰作为老牌财团,其背后的地产和航运资产极具价值,此次永安收购战中会德丰的财力不足,正是华商证券布局未来的绝佳时机。

  6月26日,会德丰财团正式宣布退出永安收购战,并将所持3%的永安股份以每股9.5港元的价格转让给新世界联盟。消息传来,永安股价小幅下跌至10.1港元,市场认为白衣骑士的压力暂时缓解。

  但陈承乾知道,真正的机会来了。“老霍,”他在办公室里踱步,“会德丰退出永安,是因为他们自身难保。我刚得到消息,他们在加拿大的地产项目出现巨额亏损,银行正在催债。”

  “所以我们趁机吸纳会德丰股票?”霍建柠心领神会。

  “没错。”陈承乾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会德丰现在股价低迷,约翰·马登为了筹集资金,可能会减持更多股份。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暗处收集筹码,一旦时机成熟,就能对会德丰发起收购,这叫‘围魏救赵’,也是为华商未来的扩张铺路。”

  与此同时,拆分永安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华商银行集团与永安银行的合并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双方就股权比例、管理层架构等细节反复磋商。陈承乾亲自坐镇谈判,他提出:“永安银行以1:0.8的比例并入华商银行,原永安银行的股东可获得华商银行的新股,郭家保留10%的股份,并在董事会中拥有席位。”这一方案既照顾了郭家的情感诉求,又确保了华商银行的主导权。

  在舆论场上,白衣骑士团队继续强化“本土企业自救”的叙事。包钰刚在接受亚视采访时表示:“拆分永安不是分割,而是让各业务板块释放潜力。永安百货将引入国际零售管理经验,永安银行将成为华商金融的重要支柱,这是对股东负责,也是对香江负责。”霍英冬则在公开信中强调:“我们不是反对资本流动,而是反对恶意掠夺。永安的拆分重组,是华资企业主动求变的体现。”

  港人的反应呈现两极化:部分投资者担心拆分影响企业稳定性,选择观望;但更多市民和中小股东支持这一计划,认为“与其被外资收购,不如本土重组求变”。香江工业总会发表声明,支持永安的拆分方案,指出“这有助于提升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信心”。

  八佰伴集团在看到会德丰退出、白衣骑士推进拆分后,态度变得犹豫。和田一夫原本希望通过收购永安百货快速进入香港市场,但拆分计划意味着零售业务将独立运营,且可能引入包钰刚等华资巨头,八佰伴的话语权将被稀释。其驻港代表秘密接触陈承乾,试探合作可能:“八佰伴愿意以财务投资者身份参与永安零售的重组,注资3亿港元,换取20%的股份。”

  陈承乾对此不置可否:“欢迎任何尊重永安历史、支持本土发展的合作。但前提是,永安零售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华资手中。”这番回答既未拒绝,也表明了立场,让八佰伴陷入两难——继续收购可能面临强大舆论压力,放弃则前功尽弃。

  6月29日,距离新世界联盟可能发起全面要约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陈承乾的团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老板,华商银行集团已完成对永安银行的尽职调查,合并协议基本敲定。”霍建柠汇报,“另外,我们通过‘香江本土基金’和暗盘账户,又增持了5%的永安股份。”

  “会德丰那边呢?”陈承乾问。

  “我们已经秘密持有4.8%的会德丰股票,接近举牌线,但尚未引起市场注意。”

  “很好。”陈承乾点点头,目光转向永安的持股数据,“加上包爵士、霍先生和其他盟友的持股,我们现在总共控制多少?”

  霍建柠快速计算后回答:“截至今天收盘,华商证券直接持股25%,通过基金和关联方间接控制8.9%,合计33.9%!”

  33.9%——这个数字意义重大。它不仅超过了新世界联盟的31%(在收购会德丰的3%后,新世界联盟持股升至34%,但因会德丰转让存在时间差,实际操作中可能略有出入),更重要的是,它距离35%的全面要约线仅一步之遥,形成了有效的防御屏障。

  “我们成功了。”陈承乾长舒一口气,眼中露出疲惫却坚定的光芒,“通知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华商证券联合盟友持有永安集团33.9%的股权与投票权,并正式启动永安银行与华商银行的合并程序。”

  6月30日,华商证券召开新闻发布会,陈承乾与郭志樑共同出席。闪光灯下,陈承乾宣布:“截至昨日,以华商证券为首的本土华资财团,已持有永安集团33.9%的股权。我们感谢所有支持本土企业的股东与市民。同时,永安银行与华商银行集团的合并协议已签署,这将是香港金融史上重要的一页。”

  郭志樑则动情地说:“从1907年到1985年,永安走过了78年风雨。今天,我们不是在失去,而是在以新的方式守护。感谢陈承乾先生,感谢所有华资盟友,感谢每一位关心永安的港人。永安的根,永远在香江。”

  消息传出,永安股价应声大涨8%,收于11.1港元,成交量虽较前日减少,但市场信心明显回升。港府证券监理处也发表声明,称“关注到永安集团的股权变动及拆分计划,将依法进行监管,确保市场公平”。

  尖沙咀新世界总部,郑钰彤看着电视上陈承乾的发言,手中的雪茄早已熄灭。李诚义低声道:“郑董,我们现在持股34%,与他们的33.9%仅差0.1%,但市场情绪已经完全倒向他们。八佰伴那边也传来消息,他们决定暂停收购,转而寻求与永安零售的合作。”

  郑钰彤沉默良久,最终摆摆手:“算了,强扭的瓜不甜。永安这滩水,现在太浑了。通知下去,停止增持,择机减持部分股份,减少损失。”

  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永安收购攻防战,以白衣骑士团队持有33.9%股权的阶段性胜利暂告段落。但香江资本市场的硝烟并未散去——陈承乾在守护住永安的同时,已悄然布下收购会德丰的暗棋;而新世界联盟的暂退,或许只是为下一场战役积蓄力量。

  夜幕下的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永安集团大厦的霓虹依旧明亮。对于郭志樑而言,家族基业得以暂保;对于陈承乾而言,这不仅是一场商业胜利,更是华资在过渡期凝聚力量的象征;对于无数港人而言,永安的故事让他们看到,在时代的风浪中,本土企业的坚守与团结,或许正是守护香江商业未来的希望之光。而会德丰财团的悄然退场,以及华商证券那4.8%的隐秘持股,正预示着一场新的资本战役,已在看不见的角落,拉开了序幕。

  .......................................................

  1985年7月1日,香江的晨雾中夹杂着细雨,维多利亚港的货轮拉响悠长的汽笛,仿佛在为这个特殊月份的开端奏响序曲。中环会德丰大厦28层的董事会议室里,红木长桌两侧坐满了神情各异的人物。约翰1马登指尖的雪茄积了长长一截灰,他盯着面前财务总监递来的基督报告,眉头紧锁如拧结的麻绳。

  “加拿大地产项目亏损扩大至7.2亿港元,银行那边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我们在15天内偿还3亿港元的到期贷款。”财务总监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更严重的是,香江本地的几家合作银行也开始冻结我们的信贷额度,理由是‘对会德丰的现金稳定性表示担忧。’”

  会议室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一位金发碧眼的老董事猛地将文件摔在桌上:“约翰,这都是你决策失误!当初非要砸重金去加拿大搞什么地产开发,现在好了,后院起火!”

  “够了!鲍威尔!”约翰·马登猛地站起身,西装背心因用力而绷得发亮,“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需要解决方案,立刻、马上!”

  角落里,一位带着金丝眼镜的华裔董事轻轻咳嗽了两声,他是会德丰创世家族成员之一张钰良的儿子张启泰。“约翰”,他的英语带着地道的伦敦腔,“我祖父生前常说,会德丰的根子在香江。如今舍本逐末,恐怕……”

  “皮特(张启泰的英文名)”,约翰·马登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你想说什么?想说我们应该卖掉海外资产,专注香江?别忘了,力主拓展海外市场,你们张家也是支持的!”

  张启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如今香江面临过渡期,本土华资崛起,我们英资财团如果再不调整策略,恐怕连‘根’都保不住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张氏家族成员,“我提议,启动‘家族信托基金’的紧急预案,抛售部分非核心资产,先解决银行贷款问题。”

  “抛售资产?”另一位英籍董事霍然起身,“这会导致会德丰股价暴跌,主动权将完全落入他人手中!”

  “那你说怎么办?”张启泰针锋相对,“等着银行把我们逼上绝路吗?约翰,你要是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就该让更有能力的人来主持大局。”

  这句话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会议室里积压已久的矛盾。约翰·马登和张钰良家族的权力斗争早已暗流涌动,如今在财务危机的催化下彻底爆发。张钰良作为会德丰的创始人之一,其家族一直以来是与马登家族“分而治之”,在持股数量上面,张钰良家族才是会德丰的最大单一股东(33%),但会德丰集团的经营主导权一直在约翰·马登的手上,凭借与英资银行的密切关系和早年的扩张策略,约翰·马登的话语权极大,然而,伴随近年来海外投资接连失败,迫使他的权威受到前所位于的挑战。

  “够了!”约翰·马登猛地一拍桌子,雪茄烟灰簌簌落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我会亲自处理银行那边的事情。至于资产抛售,需要董事会投票决定。散会!”

  董事们陆续离开,张启泰走到门口时,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约翰·马登一眼:约翰,时代变了,如果会德丰不能在华资的浪潮中找到新的定位,恐怕连你这位‘船长,也会被淹没。’

  与此同时,华商证券的秘密会议室里,陈承乾正盯着墙上的会德丰股权结构图,红色图钉标记着张氏家族的持股节点,蓝色图钉则代表约翰·马登控制的机构席位。

  “老板,”霍建柠捧着一份最新的情报汇总走进来,“会德丰内部炸开锅了。约翰·马登与张钰良家族彻底撕破脸面,张氏家族正在秘密接触其他华资财团,似乎想寻找外部支持来对抗约翰。”

  陈承乾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意料之中。约翰·马登的海外扩张计划本就激进,遇上加拿大地产崩盘,无异于雪上加霜。张氏家族对约翰·马登的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们的机会到了!”

  “可是,”霍建柠面带难色,“会德丰的总股本超过80亿港元,要拿下半数股本和投票权,至少需要40亿港元。我们之前为了永安已经动用了大量资金,现在哪里去找这么多钱?”

  “老霍啊老霍,”陈承乾微微一笑,走到地图前指点着,“你忘了我们华资的传统了吗?团结就是力量,包爵士、霍先生,还有南洋的爱国华商,只要我们振臂一呼,何愁没有响应?”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包钰刚的私人号码:“包爵士,我是陈承乾,会德丰那边有动静了,约翰·马登和张氏家族内斗,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对,我计划15内筹集40亿港元,收购会德丰半数股本……您愿意牵头?太好了!我马上联系霍英冬先生和其他华资盟友。”

  挂点电话,陈承乾的目光变得坚定,“通知下去,启动‘围魏救赵’计划第二阶段。目标:15天内,联合爱国华商,筹集40亿港元,购入会德丰半数股本和投票权。其中,华商证券和天和控股联合持有33.3%,剩余部分由包爵士、霍先生等盟友分摊!”

  “天和控股?”霍建柠一愣,自从轮番大战爆发之后,天和控股仿佛成了一个小透明,然而,他却知道天和控股才是老板陈承乾的商业帝国的核心枢纽,先前用于挽救永安集团的资金也是天和控股透过海外账户存入华商银行集团的封闭式基金。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中环的摩天大楼上,仿佛为这场即将展开的资本战役镀上一层金色的序幕。陈承乾知道,收购会德丰不仅是为了“围魏救赵”,钳制新世界郑钰彤的力量,更是华资崛起的重要一步——拿下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英资财团,将彻底改写香江资本市场的格局,彰显英资力量的衰落与华资的崛起!

  而此刻,尖沙咀新世界总部,郑钰彤正透过雪茄的烟雾,看着永安集团的最新股价走势图,助理敲门进入,“郑董,华商证券那边有动作了,他们似乎正在集结资金,准备收购会德丰。”

  郑钰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陈承乾这小子,胃口倒是不小,想通过收购会德丰来牵制我?未免太天真了!”

  “那我们……”

  “我们按原计划进行。”郑钰彤打断助理,“通知沙特国民银行和邱德拔家族,资金准备的怎么样了?”

  “沙特国民银行承诺出资15亿港元、邱德拔家族愿意跟进15亿,合计30亿港元,已经到账一半。”

  “很好。”郑钰彤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告诉他们,好戏才刚刚开始。当陈承乾把精力都放在会德丰身上时,我们就重新杀回永安战场!”

继续阅读:第112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984:迎风启航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