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的生活日记
素素雪2024-11-24 12:261,593

轻晨一行来到府门前就见已有四辆马车停在府前等候了,怎么这么多马车啊,真是豪门大户。前一辆明显要豪华的多,紫金帷幔铺顶,红木雕花车菱,两头纯白的高头大马并列车前,蹬着前蹄,好像已经等地不耐烦了。

轻晨挎出府门就感觉连空气似乎都清新了些多。提起裙摆几步就跑到了车前。

“青黛和我一起在前面,你们三个去后面,速速上车,咱们出发。”

待轻晨吩咐完,青黛已经掀开车帘从马车拿出个小凳放在了马车前。轻晨踩了上来,就钻进了马车。说起来,这还是轻晨第一次坐马车,立即好奇地左右上下打量个不停。

车上垫着厚厚的毛皮垫子,放着一张小桌,桌上放了茶水和几碟点心。桌下是一个火盆,红红的炭火散着热气。最靠里的车角置着个小炉子,正烧着热水。马车四壁暗红锦稠包着,右边开着小窗,窗外垂了紫金幔帐。轻晨坐在右边,见青黛上来坐在了左边,便立马吩咐可以开车了。只觉得车轱辘转了起来,发出沉沉的声音,搭上前面的马蹄声真是说不出的动听啊。

青黛一进来就放下了马车门上的帘子,没办法轻晨推开小窗,一把就把幔帐甩到了一边。

“小姐,这样不行,哪有闺阁小姐出门大打车门给人看的,赶紧放下来吧。”青黛一边说着一边就手忙脚乱地放下了那幔帐。

轻晨无奈只能掀开一个小角偷偷望外看。

“这样总可以了吧,青黛姑娘,要是你还敢再说什么我立马踢你去后面和红研她们呆着。”轻晨一面威胁一面警告地撇了一眼青黛。

海天朝的京都定在雒阳,根据轻晨的研究应该就是现代九朝古都的洛阳。就轻晨所知洛阳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有段时间被叫做雒阳的,好像是战国时候,后来秦始皇时改成了洛阳,却不知怎么海天朝还把它称为雒阳。

那鸣音寺,是在城北琅山上。如果不出意料这琅山应该是现代人所说的‘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中指的邙山了。轻晨记得洛阳北面的山就是邙山,是秦岭的支脉。

马车滚动着直奔北门,轻晨从车帘缝看着外面的景致不断回退。没一会儿就到了主干道,马路似乎很宽,马车在中间驶过竟没怎么放慢速度,路边各种各样的小摊铺林立着,叫嚷声不断、熙熙攘攘地很是热闹。不一会儿马车驶上了一座桥,轻晨坐在车里也看不到桥的整型,只看见桥的四周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

车驶过桥又快跑一阵便停了下来,原来已经到了北城门,定鼎门。这定鼎门正对皇城正门端门,两门之间为定鼎门大街。应该就是轻晨她们刚刚通过的那条繁华的街道了。

轻晨听哥哥说定鼎门大街,是海天朝雒阳城中最重要的街道,宽度达到11米,还有的地方宽能达到140米呢,怪不得刚刚马车驶过竟也不觉拥挤。

车架跟在长长的人群后检查出城,轻晨撩起车帘向外望,只见三个门道、东西飞廊,高高的城墙看上去雄伟而威严。城墙上,门道旁布满了兵士,一身盔甲手握长枪,腰挎大刀,威风凛凛的样子。东西两阙前是长长的左右马道直通定鼎门大街。

就在轻晨打量间马车已经到了出口,青黛赶紧放下被轻晨撩起的一角门帘,说什么也不准她再看。

轻晨听见外面一直护在马车左侧的侍从骑马上前对着守城的卫兵喊着“左相府,清尘郡主车架在此,快快让开。”

“是左相府的张侍从啊,怎么郡主这是要出城吗?”只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

轻晨听见他们似又交谈了几句,听的不甚清楚。没一会儿马车就又滚动了起来,轻晨撩了一角窗帘见已是出了城。

马车飞快地向着琅山方向驶着,马蹄声嗒嗒作响。行了一阵轻晨看路上的行人少了便索性掀开了门帘,冷冷的风一下子就灌了进来,让人精神一爽。

“小姐,仔细凉着。”还没反应过来门帘就又被青黛拉了下来。哎,真不知道谁才是小姐,天天被管着。

轻晨无奈只能又从那一方小窗向外看,不过没看一会儿就觉得无趣了,一路上的风景都一样,冬天连个绿树都没有,全光秃秃的。马车颠了一会儿轻晨还真有点累了,七岁的身子还真经不起折腾。轻晨往后靠了靠喝了口水开始闭目养神,准备到了山脚下车后自己爬上山去,才不要改乘轿子被人抬上去呢。

继续阅读:我在古代的生活日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古代的生活日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