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十一章 公主的嫁妆(下)
段梦瑶2025-07-02 19:382,346

当下,李恪冷着脸沉声说道:“怎么,说不过了便想动手了吗?先不管你打不打得过本王,单凭本王的亲王身份,又岂是你一个老匹夫所能打的?再说,本王的父亲乃当今皇帝,你居然敢当着本王的父皇,说出要替皇帝教训我,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孙侍郎听后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一下子便从气急败坏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不由得暗骂自己糊涂,怎么会做出如此失态的事情来。如今倒好,被人抓住了把柄,闹不好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想到这里赶紧跪倒在地,鼻涕眼泪一大把的向着李世民说道:“皇上,老臣这么多年来一心为我大唐效力,如今却被人诬陷谋反,还请皇上给老臣做主啊!”

  还不等李世民开口,李恪便说道:“《论语》有云,老而不死是为贼。本王看你现在就是如此!先是依仗着自己年事已高,在这里倚老卖老,被人指出你的错误之后不但不知道悔改,反倒是变本加厉的要用拳头解决问题,当发现拳头也不能解决以后,又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泼妇行径。亏你还自称知书达理,难道古人都像你这般的不知廉耻吗?你还有什么脸赖在这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就不怕误人子弟,将后进晚辈都教导成你这样的胡搅蛮缠之人吗?!”

  “啊……皇上,老臣冤枉啊!老臣绝非那种不知廉耻之人……老臣……老臣愿以死明志!”说完后,孙侍郎起身低着头直奔殿中的大柱而去,看那架势是想一头撞死在柱前。

  李世民见状赶紧吩咐殿中的侍卫阻拦,孙侍郎被侍卫拦下之后继续的在那里哭天抹泪的,不停地叫嚣着要以死明志。

  李恪这时冷冷的说道:“侍卫们松开他吧。俗话说君子不夺人之美,既然人家下定决心要死,就让他死好了。”见到侍卫们看看李世民,又看看自己没敢松手。李恪继续说道:“只要他敢死在这甘露殿之上,就说明他做贼心虚,想要以此逃避皇上对他家人的惩处。你们不妨松开他,他要是敢死在这里,就判他个图谋造反之罪,灭他九族!”

  侍卫们见状松开了手,回到原来各自的位置上。孙侍郎则瘫倒在地上,继续的在那里大声的嚎叫。

  “怎么,怕了吗?你怎么不以死明志了?!本王告诉你们这些个整日里就知道混吃等死的老不休们,当今皇上不是历史上的那些个混用的帝王,被你们的几句古人云就能蒙蔽得了的!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在给皇上进谏之前不妨先摸摸自己的心口,你们所说的话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国家国家,国就好比是一个大家,而你们这些人就是这个大家中的一员,不管你们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这么做是否对这个家有益,而不是仅仅为了所谓的颜面,便把这个家的家底都给倒空!

  本王不妨在这里告诉你们,本王就是这个家里的一员,而且是其中最为忠诚的看门狗。谁要是敢做出损害这个大家的利益的事情来,休怪本王将他咬得连你们的家人都不认识你们,不但如此本王还要将你们的家破坏得比这个大家还要厉害百倍!千倍!!万倍!!!”

  面对着怒发冲冠的李恪,这些个礼部的大小官员们,一个个的都噤若寒蝉。以前他们只知道眼前的这位辽王殿下,打仗的时候绝对的是一员百战百胜的猛将,想不到处理起国事来,同样的果断。对于这种根本就不讲个人名誉看重,只知道把国事摆放在第一位,而且还是相当的被皇帝看重的人,还是不要招惹为妙。

  “怎么,你们还有什么事要向皇上奏报吗?……既然没有事了,还不退下!你们当这里是礼部吗?整日里就知道无所事事的四处挑事!这里是皇帝的寝宫,皇帝陛下有多少政事需要处理,没有那么多时间听你们在这里说那些废话!”

  礼部的大小官员离开以后,李世民面带笑意的说道:“三郎真是好口才,为父都没有想到你三言两语,便将这些个满腹经纶的家伙辩驳的哑口无言。”

  “儿臣和父皇不同,父皇乃是一代明君,明明知道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为了顾及他们的颜面,有些话却不好说出口。但是儿臣就不一样了,儿臣没有那些个顾忌,谁敢胡乱的糟蹋我们家的钱财,儿臣就要让他付出更加大的代价来。相对于吃不上肉还要每天拿猪皮擦过嘴才敢出门而言,儿臣倒宁愿身穿破衣烂衫出门,但是家中的钱财却多得没有地方放。”

  第二天早朝,礼部尚书根据李世民的指示,宣读了文成公主下嫁的嫁妆。文成公主随行的队伍极其的庞大,首先由于松赞干布信奉佛教,所以队伍中有僧侣五十名,这五十名僧侣都是大唐境内有名的佛教大师级人物,这其中有道岳法师、栖玄法师道宣法师、靖迈法师、惠立法师以及历史上非常有名辩机和尚。之所以派这些人随同公主出嫁,明面上说是向吐蕃人宣扬佛法,实际上是李恪出的主意,目的就是把这些个僧侣都打发到遥远的吐蕃去,使得他们不能继续在大唐宣扬佛法,这些人一旦离开以后,大唐境内的佛教势力将变得空虚,这有助于随后即将实施的对于佛教的新的管理办法。

  除了这五十名大师级的僧侣之外,随行的队伍中还有很多的能工巧匠。像什么建筑师、酿酒师、厨师、裁缝,除此外还有舞者、琴师、制作首饰的工匠等等,总之只要是奢侈类的、消耗类的工匠,每一个种类都安排了至少五人随行。为了让这些人心甘情愿的前往吐蕃,李恪再次破费了一番,每个人都打赏了五百贯铜钱,条件是十年内不得离开吐蕃。如果在吐蕃的这十年内,教授的徒弟超过十人,而且这些个徒弟都得到真正的传承,李恪将在他们回来后次打赏他们每人两百贯。当时的长安城内,一斗米才不过几文钱,这些钱可是那些个工匠们一辈子都挣不出来的,所以那些工匠们尽管有些故土难离,但是在如此重利的面前,而且只需要十年的时间,那些个工匠们还是非常痛快的接受了李恪交代的任务。

  除此之外,公主的送亲队伍中还携带了大量的书籍,书籍的内容包括四书五经,目的是让人知书达理;神鬼乱力的山海经,供人消遣娱乐之用,但是有关种植、医药等科技类的图书则完全没有。另外绫罗绸缎倒是准备了很多,毕竟文成公主总是要穿衣服的。最后还给文成公主准备了黄金五百两、白银两千两、铜钱两千贯作为零花钱。

  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由送亲大使江夏王李道宗亲自率领着近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一路向西而去。

继续阅读:一百十二章 再见禄东赞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冒牌公主求爱记(完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