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辞旧
兴亡百姓苦2025-07-28 17:022,942

  大年三十

  早上石敢起床后没有练武,按照习俗先去平房上放了一挂大地红,站在自己家房顶,用竹竿挑着,伸到墙外,石爸在拿火柴点着。爆竹声声除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在石敢家乡这是代表辞旧。后续等石敢长大的时候,汉东省成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模范省,这种年味就再也没有了

  家里给买了新衣服、新鞋子。但是今天不能穿得等到明天大年初一拜年穿。

  今天是腊月三十,五个行政村每天一个村逢集,石敢的村排初五初十有集,今天的集市只有半天,最多中午一点集就散了,各家都要回去砍竹竿当摇钱树,贴春联包饺子准备年夜饭,所以这半天的集变得特别热闹。

  早上石敢和石妈一起去赶集,石妈怀里抱着石敢妹妹,年货家里已经备好了,今天主要是给石敢买鞭炮,给妹妹买头花,顺便买“对子”。鞭炮小孩子玩的有摔炮,二踢脚,窜天猴。女孩子的花就种类多了,现在还有很多民间手艺人,他们用彩纸剪出各种各样的纸花,虽然和真的花比肯定有差别,但是你生活在常见的花朵他们都能用纸做出来而且极为神似。

  这个集的长度有100多米,南北方向。初始点与孙瑶家的胡同平齐,终点是学校门口的街道。话说放了假就很少见孙瑶了,虽然孙瑶现在只是拿他当个玩伴,可石敢总会不自觉回忆过往………

  一路向北走都是赶集回来的人,都是村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部分都是沾亲带故,所以一路上石敢没有干别的,大伯大娘婶子叔的喊了一路。

  刚进集口就是一番热闹的景象,基本上都是人挨人,这时候出门都带现金,但是都是年三十了,小偷小摸一般不会有,所以石敢也就没有多留意这些,慢慢着感受着这些充满着长大再也难得一见的新年氛围。

  进去就看了两边卖生鲜牛羊猪肉的,牛肉是屠宰场拉来的,猪是今天宰好从家里拉来的,羊是现杀现卖的。

  过了生鲜区再往北,里面就更热闹了,炸丸子的、炸年糕的、炸汤圆的、炒爆米花的、做糖人的、因为是年前最后一个集了,再开集市得到过完年到初十了,所以不管是食客还是卖家都很积极,一个要买一个想卖,销量火爆。蔬菜区在孙瑶家后面的路上往西走,今天不用买菜,就不往那介绍了。

  再往里面走就是卖鞭炮的了,石敢也没有多要,就买了一把窜天猴,一排二踢脚,石妈给讲价让了两盒擦鞭,一共花了两块钱。这时候的两块钱购买力还是很高的,能让一个劳力汉吃一顿饱饭,市里一盒一荤两素的盒饭才一块钱。

  然后又给石敢妹妹买了头花,卖头花的摊子上还有卖灯笼的,这时候的灯笼大多数都是纸糊的,都是红纸为主,绿纸为点缀。农村的正月十五,这天全村的孩子都会出街,男孩子展示自己的各种鞭炮,女孩子展示的就是灯笼了。摊上还有部分是塑料制品,一看就是高端货,价格不菲。石妈怕买回去撑不到正月十五就被石妹给玩坏了,就没有买,反正初十和十五又是逢集,再买也不晚。

  买完花,就到了今天最需要买的了,春联,石敢的老家这里方言叫对子。这时候的对子没有后事那种硬纸,撒上金粉,印刷的美轮美奂。大多数是红纸写的,福字也是软纸做的,但是这种俭朴却不简陋的春节形式,无疑是让人永存在记忆中的。

  石妈带着兄妹俩,买了两幅对子,堂屋门和大门各一副。另外买了若干的福字,尤其是小的福字,要多买一些,回家把家里的米缸、面缸、咸菜坛子都要贴上。

  最后又买了一副挂钱,贴在大门的门楣上,挂钱有五种颜色,贴的时候也是有顺序的:面对大门,从右到左一红、二绿、三黄、四粉、五蓝。

  回到家石妈就开始准备包饺子的馅子,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进步很大,虽然还是有些苦,但是过年的年货—烟酒糖茶、花生蜜饯干果家家都有,包饺子的馅子也不再是菜多肉少,基本上都是一半菜一半肉,国家的菜篮子工程还没有建设,农村的饺子馅无非就是两种,白菜肉、萝卜肉。

  石敢中午没有多吃,因为晚上有顿好的,虽然灵泉让身体不缺营养,没有亏空,但是口腹之欲还是戒不掉的。

  石爸开始烧水杀鸡,俩翅膀一捏,鸡头塞到手里攥着,鸡脖子处的毛拔掉,拿刀一摸,往门口一扔等鸡扑腾完了捡回来,开水一烫洗个热水澡,就可以拔毛开膛了。但是抹脖子那一下就要注意力,要是只划破表皮没有划断血管,那任务就变成了,啥也不干就围着门口的坟地开着找**。

  石敢另有任务,一手抱着凳子一手拿着春联,后面跟着妹妹,开始贴春联,这时候很少用到胶布,都是用浆子,就是面和成粘糊状,然后放在炉子上加热后再冷却就行了,贴的时候用的筅帚粘一把浆子,往门上一刷,把春联一贴就行。保准干了以后风把你家门吹倒了,你家春联都不会掉。

  怎么贴也有讲究,先贴堂屋的门,再贴大门口,在门口的树上贴上——出门见喜。在把买的福字把家里门上和咸菜坛子丢贴好就完事了,忙活完石爸已经把鸡弄好了,正在剁成块,等着上锅开始炒了。

  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冬天黑的早已经快有黑影了。小孩子的好处就提现出来了,想搭把手大人都嫌弃添麻烦,石敢带着妹妹就到门口玩,看到瑞子也在门口呢就一起叫了过来,

  过年嘛!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口袋里永远都会有两样东西,火和鞭。童年的快乐很简单,一个奥特曼就能看把半个村的孩子吸引过来。

  石敢找了个油漆盒子,就是过年刷大门装油漆的,口袋里有窜天猴和二踢脚,但是威力太小了,石敢看不上,真男人就要玩大的。就回家把一盘大地红拆开,解下来十来个装到口袋里。

  来到大门口,用油漆盒子把大地红盖起来,把鞭炮的引信露出来,为了防止烧的太快炸到自己,就把引信里的火药倒出来一半,真男人就要能硬能软,话说石敢现在感官敏锐,但是肉身没有经过锤炼,就怕反应过来,但跑不出去啊,还是苟着比较好。何况现在的鞭炮威力科可比以后的来劲多了,谁要感把大地红攥在手里,只要炸了保证五个手指头去掉仨。

  让妹妹和瑞子躲开一些,用火柴点燃。看着引信有红色亮点,就往后撤了,等了十来秒

  “砰”的一声,油漆盒子就腾空而起,飞了有五六米高,整个盒子也有些胀开,但是玩个百十次还是可以的。

  妹妹和瑞子两个人,拍着小手,哇哇大叫,脸上透着笑意。等口袋里的大地红放完,天也就黑了,油漆盒子往家门口一扔,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明天在接着玩。

  七点、石敢家正堂屋

  两个大人做了一桌子的菜,天下的父母都是那样,愿意耗费所有的精力,就为了把最好的留给孩子,不管是从孩子出生还是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

  桌子上有炒藕片,芹菜炒肉,炸丸子,炸山药,炸带鱼,油炸花生米,还有一个主菜满满的一大盘炒鸡,还有热气腾腾的饺子。农村的习俗是大年初一不开火的,这些菜要留着明天来家里拜年的吃,好在天冷也不怕坏。

  吃过饭石妈就把盘子收起来,剩下的爷仨就搬着小板凳看电视,石敢家的电视在西屋里面,堂屋空旷旷的没有一件家具,石爸石妈带着妹妹在西屋睡,电视是今年刚买的熊猫牌24寸大彩电,花了2000块钱。

  后世石敢记得自己对春晚的最后记忆,是留在了赵本山和小沈阳的不差钱。再往后就再也记不住春晚让人印象深刻的节目了,在这之前每年春晚过完都会有好多节目让人印象深刻,从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王爷与邮差。再到赵本山的卖拐三部曲,从郭冬临的我和爸爸换角色,再到潘长江的谁能替我证明,从家庭人伦社会环境等等。有讽刺也有包容,不像现在一片歌舞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仿佛我们真的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等石妈洗碗结束,刚好赶上春晚开幕式,听着朱军的报幕。也昭示着我们走进的一个新的纪元,申奥成功,加入WTO,都是以此为起点,明年石敢也会踏出自己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继续阅读:第十章迎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搏出一条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