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马蹄镇的街道上就开始热闹起来。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将各种各样的商品摆放在街道两旁,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珠宝等。
这些商品不仅来自全国各地,有些甚至是来自海外。商人们叫卖着,顾客们则在这些商品前走来走去,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
除了商品市场外,马蹄镇还有各种各样的手工业者。他们制作的各种工艺品、家具、建筑装饰等都受到了顾客欢迎。这些人通常会在自己的店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吸引顾客。
王敦来到马蹄镇寻找李大寿,看到他们父子二人正在铁匠铺前面搬运那个铁筒子。王敦来到门前,打个招呼,小伙子就向李大寿介绍了王敦。
李大寿一听王敦认识自己的表哥,立刻把他们几个人让到屋子里喝茶。一听王敦描述自己想象的火炮的样子,李大寿就哈哈大笑,说道:“你想的火焰炮是咱们中国神话里的东西。
“真正的大炮不是那样子的。”接着,就说起自己去沿海地区做买卖,看到外国人轮船上装备的真正大炮来:
“王举人,不瞒你说,外国人那玩意儿,不光是一个炮筒子,还有炮架、炮轮子。不过,他们那玩意儿都是钢铁制造的,连炮弹也是钢铁制造。所以,成本太高了,一般人干不起。
“这不,我壑出老本制造了两门炮筒子,还被官府没收了一门。压得我几年喘不过气来,几年都不敢去宛子城看望我的表哥和闺女。”
王敦听了,觉得李大寿这么研制火炮的风险实在是太大,就问道:“现在北方战事吃紧,李师傅何不向朝廷推荐自己的火炮,帮助官军打仗呢?”
李大寿听了,马上摇摇头,说道:“听说,我被没收的那一门炮就放在枢密院仓库里,我也曾建议他们的官员用大炮帮助军队打仗,可是,那个童贯一看炮筒子那么笨重,就说:
“这玩意儿别说不好使,就算是好使,这么沉的铁家伙怎么运到前线去?于是,那些官员就把那玩意儿当成废品扔了不管了。唉!如果你们嫌弃那玩意儿笨重,我可以想办法改进嘛!”
王敦想了想,他们制作的火炮光是炮筒子就很笨重,如果再加上他刚才说的炮架、炮轮子,岂不是更加沉重了?怪不得童贯觉得那玩意儿不实用,因为运输确实是个大问题。
就问李大寿:“你不是说,外国人的火炮都是钢铁的吗?如果是那样,怎么能让它变得轻巧起来?”
李大寿就说:“我们可以用木头代替呀!譬如,炮筒子,就可以用硬枣木代替;炮架也可以用木头代替。”
“如果把钢铁换成木头,万一炮弹炸了膛怎么办?”王敦想起宛子城鞭炮店那个小伙子爆竹炸开的事情,马上问道。
“我们可以试着在炮筒子外面箍上几道铁箍,增加炮筒子的耐受力,就可以防止炸膛了。不过,既然我们把钢铁换成木头,炮弹壳也是木头的,火炮的杀伤力就不会那么大了。
“不过,炮弹是靠火药爆炸杀伤敌人的,就算是木头炮弹,只要爆炸,总是会有杀伤力的。
而且,既然把钢铁换成了木头,咱们的火炮就可以用马拉着到处跑了,何乐不为呢?”
哦,听到这里,王敦觉得自己遇到了制造火炮的行家,禁不住一阵阵高兴。就试着说:“既然这样,李师傅能不能先试做一门炮,由我们购买?”
李大寿一听,果然就严肃起来,问道:“你一个读书人,买这玩意儿干什么?”杜梨就说了王敦要找梁山贼寇报仇的事情。
听杜梨说了理由,李大寿禁不住说道:“我们铁匠铺本身只会打铁,如果做木头炮,必须找木匠铺的人,这成本,可不是一般的高哇!
“我们铁匠铺虽然可以先期垫付一部分,但是自从被没收了那一门炮,我们就资金周转不开了。实在是不好意思,你如果实实在在要做,先付给我们一点定金好不好?”
王敦想了想,觉得人家说的问题很实在,就说:“我先付给你五百两银子,行不行?将来火炮做出来,我按照你们的定价购买。咱们到时候多退少补好不好?”
李大寿听了,没有贸然同意,而是让儿子算了算账,那个小伙子就拿起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阵子,然后拿出计算结果交给父亲看。李大寿看了,点点头。
王敦知道这就是成交了,马上让朱宝掏出五百两银子来。小伙子又代父亲起草了一份《合同书》,双方签字画押。这件事总算是有了着落。
签订了合同,小伙子马上又说起需要官府文书的事情。杜梨就说:“我们少爷刚刚参加了会试,很可能会进士及第,然后就是官员了,弄个官府文书还不是小菜一碟?”
李大寿听了,马上问儿子:“今年的金榜是不是公布了?”小伙子马上说:“听说今天上午发布。”
李大寿就对杜梨说:“既然金榜发布了,看一看就知道结果了,你怎么还说很可能会进士及第呢?”宋礼一听李大寿这样说,马上骑上马,去看金榜了。
从铁匠铺出来,王敦心里一阵子轻松。经过一番寻找,他总算是找到了能够制造火炮的能工巧匠。这件事做成了,他觉得就算是会试不中,也不虚此行了。
接下来,王敦又来到卖硫磺、硝盐的地方。一硝二磺三木炭,这是制造火药的公开配方,人人皆知的,看一看这里的硫磺、硝盐供应丰富,觉得离自己的火炮成功近了几分。
只是,王敦心里清楚,制造火炮,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尤其是用木头代替钢铁,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好在这位李大寿不是奸猾之人,五百两银子就接自己的新活儿计。一般人谁干?
看来,这个李大寿之所以接自己的活儿,毫不考虑风险和成本。他心里对火炮不仅仅当成一笔生意来做,更是出于对这件事的热爱,如果不是心里热爱,他一定会斤斤计较算计一番的。
而且,记得小伙子提醒父亲,制造火炮需要官府的文书,今天,李大寿一点也没有在乎这件事,看来,他心里一定相信王敦金榜题名了,不然就是自己甘愿承担这一份风险。
想到这里,王敦觉得,干这种大事,实在是离不开官方的支持。如果自己真的能够走上仕途,或者是进入朝廷做事,李大寿制造火炮还有什么问题吗?现在,他就害怕官府来查李大寿。
现在的他,只能是盼望老天保佑,让自己高中进士,能够在宫廷谋个一官半职,把这个铁匠铺制造的火炮收购了,不光是为了自己报仇,也为保卫国家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吧!
一边往回走,王敦一边骂杜梨:“你怎么能说我是进士及第了呢?万一考不中怎么办?就算是中了,当不上官员怎么办?如果是这样,我将来怎么去这一家铁匠铺谈事情?”
杜梨就嘻嘻笑着说道:“别人考不中,你还能考不中?我们几个人早为你算过命了,人家算命先生都说,你这一次能够做一个魁元榜首之人呢!不信,咱们去看一看……”
两个人往贡院方向走,远远地,就看到了榜前站立了一大群观看榜单的举子。
王敦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榜前,从头至尾寻找自己的名字,也许是心情太紧张了,
连续看了半天,自己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榜上,心里禁不住被浇了一盆冷水似的。心里话,
这个杜梨,说话真的不靠谱。
别说前十名,王敦从头至尾仔细地看了一遍,根本就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正极其失望之极,就看到先前过来的宋礼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少爷,从此以后,我们得称呼你进士老爷了!”
王敦说:“胡说八道!哪里来的进士老爷?”宋礼伸出手指头指了指榜的前面一排名单,说道:“老爷,那不是你的名讳:王敦吗?”
王敦揉了揉眼睛,认真的一看,果然,先看到了第一名冯时行的名字,接着往下看,到了第十名,可不正是自己的名字“王敦”。看到这里,禁不住骂自己:至于这么紧张吗?
这样回去,让下人们说起来,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自己是经历过乡试的人呀!当时接到喜报,也没有激动成这个样子啊!
往回走的路上,杜梨显得特别高兴,他问王敦:“老爷,你进入了前十名,就可以参加殿试,一睹天子容颜了吧?”王敦就点点头,说:“按照道理应该,谁知道这个宋徽宗会不会……”
说道这里,王敦就住口了。现在,杜梨已经随着宋礼喊叫自己老爷了。这个老爷可不是随便叫的。因为,按照惯例,前十名不单单可以一睹天子容颜,还有人可以接受皇帝的提问。
这就是所谓的皇帝亲试、通过策论问答,发现优秀人才吧!得到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平民百姓,可不是一般的荣耀。所以,今后自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与这些下人信口开河了。
回到住处,客栈主人立刻迎接出来,先说了一声:“恭喜王先生金榜题名!”接着告诉王敦:“朝廷来人了。”
王敦一听,朝廷来人,是什么意思? 朝廷这么大,到底是哪个部门,哪一位官员?他们找我有什么事?正想着,就看到一位穿戴整齐的士兵站在客栈门前,大声的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