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全家大丰收
念怀2025-07-28 18:562,553

  苏明华接过布头比划了下:“倒是够做两个,颜色也适合小姑娘,你想拿来装什么?”

  “装铜钱呀。”宋安沐眨眨眼:“咱们现在钱都裹在手帕里,多不方便,要是有个荷包,就不用一层层的打开了。”

  那边赵氏已经和掌柜谈妥了价钱,正让孙氏帮着量布,吴氏忽然指着柜台上一匹暗红色的布问:“老板,这个做被面要多少钱?”

  掌柜拨着算盘:“一床被面得六尺,算您二十文。”

  “太贵了。”吴氏直呼不值得,转头看见宋安沐手里的布头,又问老板:“那些碎布怎么卖?”

  最后女眷们不仅买了做衣裳的细麻布,还花五文钱买了一大包碎布头。

  宋安沐帮忙抱着布包出来时,瞧见元冬和元序蹲在街边玩石子,两个小男孩为谁的石子更圆争得面红耳赤。

  “别吵了。”宋安宇从兜里掏出几颗光滑的鹅卵石:“给你们玩这个。”

  苏老头背着药篓来到药铺门前,抬头看了看济世堂三个大字的匾额,抬手整了整衣襟。

  清晨的药铺刚开门,小学徒正在门口洒扫,见着来人连忙放下扫帚迎上来。

  “老先生可是来卖药的?”小学徒机灵地问道,眼睛不住地往苏老头背上的药篓瞟。

  苏老头和蔼地点点头:“劳烦小哥通报一声,老朽有些自制的药膏药丸想请掌柜的过目。”

  小学徒引着苏老头进了内堂,药铺里弥漫着浓浓的药香,柜台后的架子上摆满了各色药材。

  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人,正在翻看账本,见人进来便放下毛笔。

  “这位老先生是需要买什么药?”掌柜的拱手问道。

  苏老头将药篓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取出几个粗陶罐:“不是买药,是老朽行医多年,自己泡制了些药膏药酒,想请掌柜的看看。”

  他先打开一个青瓷小罐,里面是淡绿色的药膏:“这是驱蚊止痒膏,用艾叶、薄荷等十余味药材熬制,夏日里蚊虫叮咬一抹就见效。”

  掌柜的接过小罐,用手指沾了点药膏闻了闻,又抹在手背上试了试:“嗯,气味清冽,入肤清凉,确实不错。”

  苏老头又取出一个褐色陶罐:“这是跌打损伤药酒,用三七、红花等药材浸泡百日而成,对淤血肿痛有奇效。”

  掌柜的倒出少许药酒在掌心搓了搓,点头道:“药力醇厚,是好东西。”他沉吟片刻:“老先生这些药打算怎么卖?”

  苏老头自信的道:“驱蚊膏五文一盒,药酒十文一瓶,老朽这里还有消食丸,是用山楂、陈皮等药材制成,饭后服用助消化,三文一丸。”

  掌柜的拿起消食丸掰开闻了闻,惊喜道:“这消食丸配方倒是特别,比我们铺子里卖的效果要好。”

  他思索了片刻后说:“这样吧,驱蚊膏和药酒我各要二十份,消食丸先要五十丸,若是卖得好,再找老先生订货。”

  苏老头闻言喜上眉梢,连忙拱手:“多谢掌柜的赏识。”

  掌柜的让小学徒取来铜钱,一边数一边说:“老先生这药若是好卖,往后可以长期供货。不知老先生在镇上停留多久?”

  苏老头将铜钱仔细收好:“我们一家暂住在福来车店,掌柜的若要订货,随时可去寻我。”

  交易完毕,苏老头背着空了大半的药篓走出药铺,阳光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他摸了摸怀里的铜钱,心里盘算着:这些钱够给孩子们买些好吃的,再添置些路上要用的东西。

  走到街口时,他看见一个挑担卖糖葫芦的老汉,忽然想起孙女宋安沐最爱吃这个。

  苏老头掏出两文钱买了一串,小心地用油纸包好放进药篓。

  “安沐见了准高兴。”他自言自语道,脚步轻快地往车店方向走去。

  结果在路上正巧看见赵氏带着女眷们往大车店的方向走,苏老头连忙招手喊:“亲家母,这是都采买完啦?”

  赵氏见他满面红光,知道他泡制的那些药定是卖得不错,她笑着道:“是啊,逛了一圈,该买的都买齐了,你也是卖完了吧,正好咱们一道回去,老大他们去买竹料应该也快回来了。”

  苏老头从药篓里掏出糖葫芦,朝宋安沐招招手:“安沐,看外公给你带什么了?”

  看到甜食,宋安沐欢呼一声跑过来,接过糖葫芦先掰下一颗塞到白露嘴里。

  又给弟弟和元冬元序各分了一颗,最后才自己吃起来,苏老头看着她懂事的样子,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一大早的奔波都值得了。

  与此同时,宋老头一行人到了木料行,这家铺子门面不大,但门口堆放的木料看起来都很新鲜。

  掌柜的是个留着短须的中年人,正蹲着给门口的木料刷桐油,见他们几个来了,连忙站起身来招呼。

  “几位要买什么料子?”掌柜放下刷子,在衣服上擦了擦手。

  宋瑞峰上前拱手:“想找些韧性好的竹条,做车棚用。”

  宋老头直接走到竹料堆前,抽出一根在手里弯了弯:“这个韧性不够,做车棚容易断。”

  随手把挡在门口的桐油放到一边,掌柜笑着道:“老先生好眼力,后院有新到的毛竹,韧性最好,做车棚的话,这种粗细正合适。”

  宋金秋性子急,听见掌柜这么说,急着就要往后院去:“那走吧,先去看看再说。”

  几人跟着掌柜来到后院,角落里堆放的竹子确实质地更好,宋瑞峰挨个检查了一遍,选中了几捆:“这些成色不错,烤弯时不容易裂。”

  宋青阳细心,把每根竹子都检查了一遍:“大哥,要二十根够不够?”

  “差不多。”宋瑞峰估算着:“再买些细竹篾做编织用。”

  陈三罐在旁边翻看着其他材料,他指着一捆弧形竹片问:“这个卖吗?”

  掌柜笑道:“客官眼光不错,这就是专门做车棚顶的,已经烤好定型了。”

  宋老头上去摸了摸竹片,满意地点头:“这个好,也省得咱们自己费功夫来烤弯了。”

  最后他们不仅买了竹条和竹篾,还添置了几块现成的弧形竹片,付钱时,宋老头还跟掌柜讨价还价,硬是省下了三文钱。

  “请问附近可有铁匠铺?”宋老头问掌柜:“咱们还需要买些固定用的铁件。”

  那掌柜热情地给宋老头他们指路:“顺着这条街往西,过两个路口就是王铁匠的铺子,他打的铁件最结实。”

  宋瑞峰谢过了掌柜的,然后他们带着一大堆的东西,往铁匠铺走去。

  到了地方,店里面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老远就能听见,王铁匠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正抡着锤子敲打一块烧红的铁片。

  听说他们要做车棚,撂下锤子擦了把汗:“固定竹条得用这种带凹槽的铁片,两文钱一个。”

  宋瑞峰拿起铁片仔细端详:“厚度够吗?路上颠簸,太薄的话不耐用,容易变形。”

  “你放心,”王铁匠拍着胸脯道:“我这铁片都是用上好的铁料打的,保准结实。”

  宋老头数了数要用的数量,掏出钱袋:“要十二个,再买一包铁钉。”

  女眷们和苏老头回到车店里,宋安沐和宋安宇正帮着外公整理卖空的陶罐。

  正忙着,前院传来一阵热闹声,是宋老头带着男丁回来了,见他们回来,大伙都迎了上去。

  苏老头看了看他们的收获,问道:“你们材料买齐了?”

  “齐了。”宋老头拍了拍买来的竹料:“下午就能动手做。”

  赵氏赶紧张罗着去做饭,吴氏和孙氏跟着到后院生火,宋安沐凑到爷爷身边,翻看他们买的那些材料。

继续阅读:第42章 今日也不得闲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小农女空间:逃荒种田两不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