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站在门诊楼门口看到安浅热情的招手,安浅清浅一笑,“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我想做孕前检查,挂了半个月你的专家号都没挂上。我让阿临打给你,他不肯,我就自己过来了。”
肖蓉看着她,目光真挚,“你们的事阿临都跟我说了,都是自媒体乱造谣。我不信,你也别往心里去。”
在外人听来还以为她有多大度,殊不知她在试探安浅,更在安慰自己。
“小婶,网上的人听风就是雨,当不得真。你挂个便民号,把化验单开出来,等有了结果我在给你看看。孕前检测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小叔有空的话也要全面检查一下。”说着,安浅像自动挂号机走去。
她神色坦荡,肖蓉仔细看了又看,不似作假,忐忑的心安稳了不少。
不管怎么说都要尽快有个孩子,这样她和慕临的婚姻就稳了。
安浅偷眼回望,见她若有所思、一动未动,不免同情。
她想用孩子拴住男人、稳定婚姻,实在可悲。
两人目光一对,肖蓉提步跟上。
“孕检的项目不多,但检查结果明天下午才能出来,我后天上午在门诊,你直接来找我。”安浅手机跳出一条信息,她扫了一眼没理会。
肖蓉看到慕池的名字,“不挂号也行吗?”
“便民号有效期三天。”
安浅话音未落,她的手机就响了。
还是慕池。
她随手滑了一下,把手机放进口袋,听筒里却传来慕池慵懒的声音,“老婆,我在米兰,有几套睡衣和首饰很适合你……”
慕池把睡衣两个字咬的很重。
安浅若无其事的挂断电话,“小婶,我送你过去。”
“你和小池感情真好。”肖蓉投来钦羡的目光,“这下爸就算看到网上的流言蜚语也不会当真了。”
把慕老爷子搬出来压她?
安浅脸色微沉,“爷爷身体刚好些,这还要多亏你跟小叔的婚事让爷爷了却了一桩心事呢!要是爷爷哪里不舒服,你一定要告诉我。慕池不在国内,爷爷有个闪失,我可担当不起。”
这话是警告,也是威胁。
肖蓉敢到慕老爷子面前乱嚼舌根,慕池绝不会善罢甘休。
只要有脑子的都听的懂,何况小算计多多的肖蓉。
她噎了噎,却依旧有恃无恐,“爸耳聪目明,老宅人多嘴杂,有些事想不知道都难。”
“我怎么听说满嘴跑火车的仆从都不见了?”安浅一脸风轻云淡。
而肖蓉却笑不出来了。
“小婶,后天见。”安浅笑容可掬,其实内心很纠结。
她既希望肖蓉尽快有宝宝,那样一来,慕老爷子就不会总盯着她和慕池了。
同时,她又不希望肖蓉这么快有喜讯,因为她不想被连续烦十个月。
不多时,她的思绪被广播打断。
急诊室送来一个煤气中毒的孕妇,据说是个抑郁症病人。
一起送来的还有她的家人,除她之外,其他家人都被下了安眠药。
其中,最小的是一个3岁的女儿。
产妇打算带着没出事的孩子和大女儿一起去死,很难想象她这几年经历了什么!
手术结束,母子被一起送进高压舱,能不能活下来看命。
“也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抑郁症自杀的女性越来越多,这已经是我这个月接诊的第五个了。”急诊科副主任秦晓叹息着摘掉手套。
“产后、产前抑郁的的确增多了,我建议院里对产妇和家属开设心理课程,可产前中心那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安浅只觉得有心无力。
秦晓拍拍她的肩膀,“抑郁症有很强的隐蔽性,即便知道自己有这个倾向,病人也会因为觉得羞耻而不愿意看医生,很多病人直到产生心慌、惊厥的症状还浑然不觉呢!”
巡护护士长解开他俩的手术服,闷闷的叹了口气,“我亲妹妹刚确诊了抑郁症,短短几个月人就瘦脱相了。可怜的,孩子还那么小,婆家嫌弃,丈夫要离婚,以后她该怎么办啊!”
这下轮到安浅和秦晓同情她了,却听两人异口同声,“送你妹妹住院吧。”
对抑郁症来说,封闭治疗是最好的方法,但大部分家属舍不得。
安浅心理沉甸甸的,打算跟陈健商量请贺泰宁来讲解产前和产后抑郁症的预防。
他刚当了爸爸,现身说法比较有说服力。
她从手术室出来,迎面撞上秦梅。
“梅姨,上次的茶很不错……”安浅偷眼打量,见秦梅眼圈泛红,明显刚哭过,她家里人生病了?
紧接着,温润浑厚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浅浅,你刚下手术?”
安浅转身看到陈健穿着无菌服,不免惊讶。
陈健不轻易主刀,除非是高难度手术,什么人值得老师亲自下场?
“老师,您怎么……”
“你师母确诊宫颈癌二期,刚做完手术。她胆子小,我不陪着她死活不肯进手术室。”陈健眉眼间满是宠溺,半点儿不像老夫老妻。
难怪秦梅这么伤心,原来师母出事了。
安浅立刻明白为什么陈健不在意网上的非议了,顿感自责,“师母需要人照顾,家里还有高考的孩子,这么大的事您都瞒着,这是没把我当自己人啊!”
“你这不是知道了吗?小松住校,你师母做手术的事情他还不知道。我母亲去了养老院,你师母这儿我忙得过来。”
陈健话音未落,秦梅就冷了他一眼,“说的好像你不用上班一样!嫂子我来照顾,你忙你的。”
“我家离这儿近,我让阿姨炖了汤送过来。”安浅急忙联系张妈。
陈健本想拒绝,便被院办的电话叫走了。
秦梅、安浅看着他行色匆匆的背影,不约而同叹了口气。
“浅浅,之前不是我有意为难你。而是我想把农场卖给慕氏,所以才提了那个要求。”秦梅握住安浅的手,眉头紧锁,“老陈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只用医保内的药不会有什么经济压力。可你师母还不到50岁,如果用最好的药,10年的存活率能提高到75%,但她必须去国外。”
这就难怪秦梅要卖掉农场了。
在江城,能一口吃下这么大农场、不会压价的只有慕池了。
可惜,现在慕池不在国内。
“师母刚做完手术,即便要出国治疗也要等她情况稳定。卖掉农场也不是小事,等慕池回来你们见面聊吧。”
秦梅无可奈何的点头,“也只有这样了。”
把秦梅送去病房,安浅思前想后,还是掏出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