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回宫的马车中。诗琬心里只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但看着家中一切安好,也放心了许多。最令她欣慰的就是她的文竑哥终于将她放下了。只是子风......也许这一生注定要负了他。
上天似乎对诗琬太好了些。她拥有温暖的亲情。自打她出生就受尽父母兄长的宠爱。她拥有窝心的友情。即使在宫中,也不像诗琬曾在书上看到的那样黑暗。因为至少她还有楚璇姐姐那样的朋友。若不是因为司马晟是他们共同的夫君,也许她们还能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姐妹呢。在后.宫之中,诗琬已经很满足了。她拥有炽热的爱情。上天安排她与司马晟相遇。那个高高在上,人人畏惧的帝王在她面前却温柔如水。他们就似这世间的普通恋人一般相爱。
太完美了,似乎什么都不缺,只缺一丝瑕疵。这样完美的人生,也许连上苍也会嫉妒,所以在往后的日子里,总是磕磕绊绊。
诗琬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中突然想起三年前在苏州的市肆上那算命先生的话:“姑娘是高高在上的命......姑娘一生有两大劫数,若有贵人相助方可安然度过......第一个劫数就在近期,若过不了此劫将名节不报......这第二劫在你与那个人重逢之后。若这两大劫都过了,姑娘将是这世上最幸福之人。”
诗琬以前是不相信算命的,但诗琬的命运似乎都被那先生说中了。如今是正二品的昭仪,确实“高高在上”。第一劫有子风这个贵人相助,也确实过了。现在早已与司马晟重逢,可这第二劫却迟迟不至。莫非是先生失算了?
诗琬的手轻轻抚上挂在胸前的长命锁。那是母亲亲自去寒山寺求来的。自打她出生便挂在胸前,就连沐浴也从未取下来过。而就在这长命锁里,还放着当日先生增他的字条——“在姑娘面临与天下苍生有关的重大抉择而犹豫不决之时,方可打开。”
回宫的路上几乎是边玩边走的,走走停停,遇山则观,遇水则赏,十分惬意。诗琬开心的像个小孩子,如花般的笑靥比这红花绿水的景色还要明媚。时常让司马晟看得出了神,竟忘记了周围的江山,在宫中从未见过她如此放松的表情。他知道,她在宫中并不快乐,在他面前的强颜欢笑他不是看不出来。他知道她想家,想家里的荷花是不是都开了,想家里的柳条是不是都绿了,想家里的人们是不是都幸福了。
可是他没有办法,他承认他自私,他爱她,他必须把她留在自己身边。他也曾厌恶过自己的身份。因为着层身份,他不可以放任自己,不得不按照一定的套路生活,不得不生活在众多无趣的规矩中。那日在苏州寒山寺中主持的一番话点醒了他。是的,他决定了,他不再犹豫了,他回宫后就要为他们以后的幸福生活奋斗了。
如此走了半个月之久,终于望见了金顶红墙的皇宫,与跪在宫门前的所有大臣。
清一色藏蓝的朝服,小到御史,大到丞相,跪了满地,从这头竟望不到那头。
“臣等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雄厚的声音响彻云霄,回音久久不散。
“众爱卿平身!”他皱了皱眉,声音冰冷无情。看来那件事情的发展不容乐观。
“臣等不敢起。臣等罪该万死.......”刘丞相声音颤抖,正想往下说,却被说你是冷冷的打断:“来人,送白昭仪回宫歇息。刘丞相跟朕来议和殿。其他人在外面侯着。”说完又悄悄在诗琬耳边说:“这几天累坏了,先回去好好休息,我晚上去你那。”
一句话让诗琬红了脸,虽也是担心,但还是乖乖回去了。
*************************************************************诗琬回了静秀宫后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洗去这一路的风尘。将全身浸在洒满蔷薇花瓣的浴池中。忘了所有的事,忘了枫国二皇子独孤炜,忘了子风,忘了刚才跪了一地的朝臣。诗琬也许就是这样一个随遇而安的淡泊女子,天资聪颖,却从不去计划,不去算计,淡淡的,平静的存在着。她总是相信没有永恒的秘密,真相总有一天会自然而然的水落石出。就如当初司马晟的身份,如今不也都真相大白了吗?何必费尽心思的去想,处心积虑的去算计。只是那“晟琬居”,诗琬知道司马晟在建它的时候不会只是想让她在那里等他三年,那是什么原因?诗琬不得而知。
从浴池出来,诗琬见外面已经漆黑一片了,便吩咐宫女掌了灯,特意在门外也挂了两盏宫灯。
看着司马晟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回来的,诗琬便在书案前坐下,拿起《诗经》翻了几页。渐渐想起,三年前在苏州,她带他第一次去蝴蝶谷,遇上大雨,回来她就发烧了,也收获了这份爱情。养病那几天,司马晟怕她躺在床上无聊,看书又太费神,便经常捧着《诗经》念给她听。《蒹葭》、《氓》、《雎鸠》、《采薇》......以前诗琬读过许多遍的诗从他嘴里读出来好听极了。记得他们还会猜想诗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什么样的男子,他们的结局会怎样。
诗琬想着想着,就再无心看书了。搁下书,见夜已深,宫里的人都昏昏欲睡。诗琬便让他们退下,早些歇息去了。自己却无心睡眠。心里想着司马晟怎么还不回来。一路车马劳顿,又游山玩水,本来就够累的了。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去处理朝政,一处理就好几个时辰,听下午司马晟的语气,怕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诗琬轻轻叹口气,在书案上铺开一张纸,提起笔,沾了沾早就磨好的墨。
相逢姑苏镇,便甘红丝缠。
好景不长在,昙花一现短。
一去便三年,何日相见欢。
流年若如刺,岁月渐逝然。
重逢深宫内,道是最高山。
燕瘦环肥多,粉黛颜色艳。
诗琬停了笔,凝神细想,却想不出还的措辞。就连情感也戛然而止。佳丽三千人,然后呢?要写些什么?只取一瓢饮吗?不知道,诗琬不知道。她相信他,但不相信自己,她没有这样的自信。兴意阑珊。便搁下笔。
倦意涌上来,看着灯火通明的宫殿,有一种在梦里的朦胧感觉。最后不知怎么就爬在书案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