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没有听出李松话里的意思,笑呵呵的道:“二哥,你一定好好考,而且我相信你,一定没有问题的。”
听到刘昕这么相信自己,李松更加有信心了。
就算是为了刘昕,他也一定会努力的。
这面金玉的小厮和金玉道:“少爷,明日您一定要好好发挥。这李公子这次估计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少爷您也可以的,到时候好给李姑娘求亲。”
本来这金玉现在就对刘昕有了一点想法,加上现在小厮每日都说这件事情,金玉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娶刘昕的。
这个时候小厮继续说道:“少爷,您这次一定能够考好的,到时候您再娶了李姑娘。”
“放心吧,你少爷我呀,肯定能够金榜题名的。”
金玉对于能够进入殿试已经觉得很幸运了,所以金玉现在的心态非常放松,就等着明日殿试了。
这个时候上官池他们已经禀告过皇上了,皇上觉得两个屋子更好一些,但是避免出现一些情况难以处理。
皇上干脆让人选了两间挨着的屋子,到时候让三皇子和上官池以及礼部尚书都在那,避免出现什么情况。
对这个安排大家都没有异议。
也许是因为上官池上次特意说了让大皇子帮忙的原因,这次大皇子也主动说要去考场负责到时候考试的安全。
以免出现可疑的人。
终于到了考试这日,刘昕和小厮特意来送李松和金玉参加考试。
因为上官池也已经在考试的屋子里巡查。
突然上官池听到脑海中发出声音“距离你老婆三十米。”
听到三十米的距离,上官池一下子就站起来了。
然后就冲了出去。
三十米啊,才三十米,可能出去就碰到了。
因为门口等着进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很多,所以上官池想要出去的时候就被门口的人给拦着了。
等到上官池冲过这些考生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发现门外都没有什么人了。
因为考生进去了,所以门口的陪考的人都被撵走了。
所以上官池出去之后当然就没有什么收获。
而且上官池的脑中这时候传过来的声音也说明了这个事情。
刘昕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远。
上官池没有办法,只能失望而归了。
但是这个事情另一方面也让上官池有了信心,既然这考生真的考上了,而且参加了殿试。
那找到他就容易很多了。
毕竟这参加殿试的考生就这么多,不是嘛?
三皇子他们原本都在考试的屋子,结果看到上官池突然冲了出去。
曹玉以为四皇子是有什么事情,也跟着出去了。
结果等他追上上官池的时候,就看到上官池一个人。
“殿下,可是有什么问题?”
曹玉边喘着粗气边说道。
这四殿下平日看起来身体也不是很壮硕,可是哪里能够想得到,跑的居然这么快。
“啊,没事,阿玉,我们回去吧。“
听到上官池这么说,曹玉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
这四皇子直接就冲了出来,怎么反而还什么事情都没有呢。
上官池转身走了几步,就看到曹玉还站在位置上,于是叫道:“阿玉!”
曹玉听到上官池叫自己,赶忙说道:“殿下,臣再在。”
“阿玉,回去了,马上就要殿试了。”
听到上官池这么说,曹玉跟着上官池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曹玉想问问上官池到底为什么出去,但是因为回去的时候考生都已经到了位置上,所以他们一路畅通,没有机会开口。
等到上官池回到位置上的时候,就见到三皇子和礼部尚书都好奇的看着自己。
上官池知道他们想问自己为什么突然出去。
不等三皇子他们问,上官池就道:“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等我出去之后才想到已经让奴才去做了,这才回来。”
听到上官池这么说,三皇子和礼部尚书没有怀疑,他们都以为上官池让奴才去处理的事情和淑妃有关呢。
毕竟淑妃前几天才晕过去了,这上官池上心一点也是自然的。
毕竟这淑妃可是上官池的母妃啊。
“殿下,臣知道您担心淑妃娘娘,放心吧,娘娘有皇上在,不会有问题的。”
上官池见礼部尚书误会了,但是还是没有解释。
只是模糊的答道:“我知道了。”
这个时候,礼部的官员都到位了。
曹风过来禀告道:“两位殿下,大人,这书生们都已经到了,是否可以取来卷子了?”
上官池点头。
见上官池点头,曹风急匆匆的和手下的人去拿卷子。
因为怕提前泄露了考题,所以这卷子他们特意放在了一个箱子里面,箱子外面有锁,没有钥匙是开不开的。
没有一会儿,曹风就带着卷子回来了。
这个时候也到了考试的时候。
上官池和三皇子按照之前说好的,一人负责一个屋子。
而礼部尚书则两个屋子来回看,以免出了什么问题。
考试的时辰一分一秒过去,考生的卷子上都写了很多的字。
上官池本来就很好奇这书生们都会写什么,所以看到写的好的卷子,上官池会故意停下看一看。
突然上官池眼前一亮。
这个书生的卷子很不一样。
通篇的字写的非常端正,而且写出来的文章有理有据。
完全就是现在所说的“范文”的标准。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自然也注意到,上官池看了这个书生的卷子时间还不短。
想必应该是写的不错,不然上官池也不会看这么长时间。
所以礼部尚书等到上官池走了之后,也特意过来看了一下。
一看这个字,不用看内容,礼部尚书都被吸引了。
这一手娟秀的字迹,怪不得上官池居然看了那么长时间呢。
要是时间够得话,其实礼部尚书想仔细看看内容。
但是想到到时候还要判卷子,为了不到时候被影响,这个时候礼部尚书没有仔细看。
但是李松这手娟秀的字可是让礼部尚书印象很深。
然后礼部尚书他们自然又开始来回的巡逻。
上官池在看过李松的卷子之后,也陆续的看了一些书生的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