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老板他们一行人到达镇上的时候已经日落。考虑到路上几人只吃了一点打包的饭菜,而且已经过了这么久,想必也饿了。
加上外面的天气寒冷,所以即使在马车里有着暖手炉也还是不暖和,所以乔老板还是让店里的厨子给大家一人煮了一碗热汤面。
几人吃着热乎乎的面条,喝着冒着热气的面汤,身子也慢慢暖和的起来。
吃过热汤面后,乔老板先叫下刘昕,因为只有几天时间就过年了,所以乔老板先把之前的分红拿给了刘昕。
刘昕接过来发现是重重的一袋银子,比之前乔老板给的还要重,想必银子应该更多。
果然如刘昕所料,乔老板开口说道:“这是这个月的分红,靠着咱们做的红烧鸭块,卤味和神仙蛋,加之快过年了,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来香满楼打包饭菜,所以赚得更多。”
果然刘昕打开荷包,发现这个月的分红足足有两百两银子之多,连刘昕都吓了一跳。
本不到发分红的日子,只是因为过年的时候,乔老板打算还是给香满楼的众人休息两天,让厨子们都回家陪一陪家人,所以乔老板先把分红结给了刘昕。
此外,乔老板还把一小包糖递给刘昕,原来啊,这是乔老板在前面吃席的时候,桌子上摆着的。
不愧是县令家小公子满月的席面,这糖颜色透亮,还做成各种形状,考虑到家里有孩子,所以乔老板特意包了一些。
乔老板知道李大壮家也有小孩,所以给刘昕也分了一些。
刘昕接过糖果,笑容灿烂。
不得不说,乔老板真的是心细如发,而且乔老板不仅对他的妻子很上心,对孩子们也很上心,连吃席都不忘了孩子们。
乔老板本来想留李大壮,李松和刘昕在香满楼再住一夜,但是考虑到昨天已经没有回家,所以三人只能婉拒了,乔老板知道他们着急回家,也只能作罢。
因为三人没有留宿,所以乔老板让伙计送他们回村上。
乔老板本来想让小四送他们的,但是想到小四今天已经赶了一天的车,也跟着他们们去县令家忙了小半天,所以换了一个会赶车的伙计送刘昕三人回去。
回村的马车上只有李大壮,李松和刘昕三人。
李大壮笑呵呵的给刘昕介绍:“心姐,这是你二哥李松,之前你二哥一直在县城里面读书,你应该一直都没有见过。”
刘昕听了李大壮的介绍转头叫二哥,李松点头答应。
此外都是李大壮在说,李松和刘昕二人只是时不时附和两句。
刘昕当时想可能李松本来就是一个话不多的人,也可能是两人才见面,比较拘谨,也没有什么可以聊的。
不得不说马车确实要比牛车快很多,不多时,三人就到了村里。伙计把三人送到了李家门口后,就驾着马车又离开了。
因为天色比较晚,所以没有几人注意到今天刘昕他们是被马车送回来的。
李大壮推开院门就叫到:“爹、娘、娇娘我们回来了。”边说边往屋里走。
李老二和李董氏他们听到了李大壮的声音,也忙迎了出来。
李老二和李董氏也很长时间没有见过李松了,一出来李董氏就抓着李松的手道:“瘦了,松哥,这次回来娘好好做一些吃食给你。”
李松赶紧安慰李董氏,几人说说笑笑进了屋里。两个小豆丁原本已经睡着了,听到前面热闹的说话声,又起来了。
刘昕一见到辰哥和月姐睡眼惺忪的样子,忍不住捏一捏月姐的小脸儿。
刘昕突然想到包袱里有糖果,于是把糖果拿出来递给了辰哥和月姐:“这是今天坐席的时候打包的糖果,你们两个拿去吃,但是今天太晚了就不要吃了,明天再吃。”
毕竟刘昕也怕两个孩子晚上吃糖长蛀牙。两个小豆丁看到糖瞌睡都醒了一半,开开心心的接过去,果然小姑姑一回来就给他们带好吃的。
两个孩子对着刘昕撒娇卖乖,但是对着李松却拘谨了很多。
李松已经快一年没有回来了,月姐毕竟很小,对李松的印象已经不是很深了,但是辰哥还记得二叔。他知道二叔当时教他读书的时候很严厉,所以只是老老实实的叫了一声二叔,并没有上前。
考虑到天色已晚,所以李董氏催促几人都回房休息,临走前李董氏想了想,叫住了李松和李柏,给他们又捧出了一床新的被子。
“松哥,心姐回来了,现在你和柏哥你俩睡一间房。晚上,柏哥喜欢打被子,娘给你们又拿了一床被子,晚上别着凉。”
李大壮去接李松的时候,已经说起了这件事,所以李松也没有反对,接过了被子就和李柏回到了屋子。
刘昕本来想把给县令家小公子做衣服的事情告诉柳氏,顺便把赏银给柳氏,但是想到天色已晚,刘昕就想等第二日再说,于是也抱着包袱回到了屋子。
洗漱过后,刘昕睡在了熟悉的床上。身体的疲惫袭来,本应沉沉入睡,但是刘昕脑海里却忍不住想今天发生的事情。
今日到了县城之后,其实她听到脑海中那个“滴”的声音又响了,她和老公的距离又近了。从脑海中的声音,刘昕知道村里和县里相距一百公里。
刘昕之前除了交给李董氏的银子之外,手头其实还有几十两。
之前刘昕拿出了一些让柳氏去买了棉布和棉花,但是后面李董氏给了银子,所以柳氏也只花了几百文,剩下的都重新还给了刘昕。
刘昕想到今天乔老板又分给她的分红,从其中拿出了五十两和之前的银子放在了一起,留在身上备用,剩下的打算明天交给李董氏。
虽然他和李董氏他们亲如一家,但是想到之后自己还是要去找老公,所以刘昕还是留了一些银子在身上防身。
至于今天县令夫人给的赏银,刘昕打算第二日给柳氏。之后再由柳氏交给李董氏,毕竟这被子是柳氏做的,虽然主意是她的,但是为了这个被子,也足足熬了两个晚上。
再有几个月李松就要去乡试了,想到如果李松乡试过了之后,还能在往上考,如果真的当官,那么李家可能就会搬家。那么自己是不是有机会也出去一趟了?
想到这种机会,刘昕忍不住内心激动起来。
同时她的心里不断的告诫自己,一定要沉住气。哪怕李松没有考中,等她带着李家越过越好,也攒够了银子,她就一定要去找老公。
而另外一边,李松也在和李柏打听消息。李松先问道李柏,刘昕是什么时候被找到的?怎么找到的?李柏仔细地和李松说了起来。
李松之前也听李大壮说了一些,但是远不如李柏这么详细,毕竟李柏是在这个家里,除了李董氏和柳氏之外和刘昕接触最多的人。
李柏不像李大壮,他可是刘昕的“头号迷弟”,所以说起刘昕,李柏基本上十句里面有八句都在夸刘昕。说刘昕能干,又说刘昕聪慧,直夸的刘昕天上有地下无的。
李柏还和李松说道刘昕很贴心,知道李松晚上要读书,特意让李董氏和柳氏把给李松的衣服做得更厚实一些。
此外还告诉了李松,刘昕和香满楼合作的事宜。之前这个事情,李松也听李大壮说过。
但是听了李柏的话,他才知道原来最开始刘昕是靠着鱼罐头打动了香满楼的老板,在香满楼的掌柜提出买断之后,刘昕拒绝了,后面转为合作。
李松从李大壮和李松的话语里可以判断出刘昕绝对是一个聪明的人,她没有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打动,而是有更长远的算计。
李松在整理脑海中从李大壮和李柏这得到了关于刘昕的信息,仔细的想着刘昕到底是怎么一个人。
李柏只顾着说刘昕的事,丝毫没有想过为什么李松对刘昕打探的这么清楚。
另一间房里,李董氏沉沉地睡着,但是李老二睁着眼睛看着上方的屋顶。
李松回来了,李老二不知道这个事情还可以瞒多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和李松来解释刘昕回来了这个事情。
旁边的屋子里,两个孩子沉沉的睡着,辰哥嘴里还念叨着糖。
李大壮抱着柳氏,和柳氏说起今天的所见所闻。今天他去接李松,在李松就读的私塾里看到了李松的先生,知道李大壮是李松的兄长,所以先生对李大壮很客气,说起李松更是不住地夸奖。
先生言语中透露出李松乡试很有希望。
柳氏听到了李大壮这番话也很高兴,毕竟辰哥他二叔读了这么多年,也终于要有一个好的结果,而且一旦考上全家人都能沾光不是。
此外,李大壮还夸了柳氏的针线活儿好。
柳氏的针线活做了很多年,一直在以此贴补家用,只是今天被李大壮这么郑重地说出来,柳氏还是觉得纳闷,做了这么多年的针线活,怎么今日相公反而夸起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