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满楼确实很忙,所以小四也没有客套,直接对刘昕道:“好的,老板娘,要是你们太晚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刘昕点头。
小四驾着车,和另一辆马车都向县里的酒楼跑去。
刘昕和李松整理了一**上的衣服,朝着张榜的地方走去。
这张榜的地方就是在县衙旁边,刘昕和李松觉得今日到的就已经够早的了,但是到了张榜附近才发现,张榜的前面可谓是人山人海。
其实县里的读书人就这么多,但是还有很多是家里有人参加考试,一家子来看榜单的,还有的是来看热闹的。
见着前面堵得密密麻麻的,两人根本挤不进去,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下,准备先去旁边坐着等着。
刘昕和李松在等的时候,李松发现金玉也来了。
金玉带着小厮一起在外头,也是挤不进去。
李松见到了金玉出声唤道:“金兄!”
金玉隐约听到好像有人唤他,回头根本没有看到熟悉的人。
李松只好又叫了一声金玉,金玉这下回头,才看到了一旁等着的李松。
说真的,金玉跟李松同窗了好几年,从来没见过李松穿着这么好看的衣服。
金玉朝着李松走过来,仔细打量着李松道:“李兄,今日你突然这么打扮,我都没有认出来。”
李松知道,金玉这话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于是笑了一下说道:“这不是要放榜了嘛,而且今日我小妹要去谢谢县令夫人,我们才穿成这样。”
听李松这么说,金玉才转头看了一下刘昕。
金玉看了刘昕一眼,愣住了。
金玉之前也见过刘昕两次,但是一次是刘昕就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裳;一次是那日金玉去李家,刘昕穿着粗布短衣在做活。
金玉之前没有好好打量过刘昕。
但今日见刘昕穿着水蓝色的衣裙,头发也是仔细打理过的,金玉不由的惊住了。
金玉转头对李松道:“李兄,你家小妹也太好看了吧。”
接下又仔细打量着刘昕。
李松见刘昕被金玉盯得不自在,出声提醒道:“金兄,男女授受不亲,你这是干嘛呢!”
见李松提醒,金玉不好意思道:“李兄,主要是小妹今日打扮的也太好看了,我不由得就看呆了。”
听到金玉这么说,刘昕也没有矫情,反而落落大方的问道:“金公子今日也是来看榜单的吗?”
金玉点头。
李松看了一下人群道:“人太多了,咱们等一会儿再往前去,估计一会人群就散开了。”
他们在旁边等了差不多有一炷香的时间,人才渐渐少了。
当然刘昕、李松和金玉在一旁也目睹了几家欢喜几家愁。那家儿子考上了举人,他娘直接激动的跪地说:“佛祖保佑,祖先保佑,我们家终于出一个读书人了。”
也有没有考上的,七尺男儿在榜单前面,失声痛哭。
金玉带着小四,李松则仔细护好了刘昕,一起往前去。
几人看向了榜单,果然像金玉所说的,李松的名次非常靠前。
而且几人发现,在榜单的旁边还专门有一个告示,上面说:“如果考上举人,就请到衙门去一趟。”
金玉和李松觉得,估计是叫考上的举人们去领取奖励。
金玉和李松一起去了县衙,到了县衙之后发现专门有一个告示告诉所有考上的书生们,让他们从旁边的门进入。
李松和刘昕简单交代了几句,金玉也让自家的小厮看护好刘昕,两人这才进去。
李松和金玉进去之后,看到同书院的两个人也考上了举人,他们正在排队。
金玉上前打量了一下,发现排队的人都是在等着领取奖励的,这和之前金玉得到的消息一样,县衙里真的给了举人们奖励。
金玉和李松也老老实实也排在后面,不多时,就见书院的两个人都捧着毛笔和拿着银子往外走。
两人平日和李松、金玉虽然不算是很亲近,但是都见过,所以见到了李松和金玉,二人上前来打了招呼,李松和金玉也和二人说话。
四人毕竟是都考上的,所以自然也相互恭喜了一番。
其中一个领着奖励的给金玉和李松说道:“这次县衙真大方,听说但凡是考上的举人都有奖励,当然给的奖励各不相同。”
另外一个抢着说道:“金兄,李兄,你们看。”说罢,把自己领的奖励给金玉和李松二人看。
“但凡考上的都有半两银子和一只毛笔,根据名次依次往上加。听说整个县里考的最好的举人,能得到十两银子和一整套笔墨纸砚呢。当然像减免赋税这种,和这次的奖励并不冲突。”
金玉和李松听二人说完,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金玉和李松谢过二人,二人也和金玉、李松拱手道:“金兄,李兄,再会。”
金玉和李松又等了一会儿,前面的几个人才领完了奖励,终于轮到他们。
金玉在李松前面,李松打量了一下,就见他们面前放了一个桌子,金玉在低头写着什么。
旁边还有一个桌子,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还有银子。
两个桌子前面都有县衙专门安排的人在看着。
李松见金玉写完了,拿着一张纸,就去了另外一个桌子前面等着领取奖励。
终于轮到了李松,李松上前之后,先报了名字。
听到李松的名字之后,登记的人赶忙抬头说道:“原来你就是李松啊,这次你是咱们县里考的最好的,是所有乡试的第三名呢!”
登记的人一副与有荣焉的语气。
然后让李松在纸上写下,已领取银子十两,笔墨纸砚一套,还要签字和按手印。
接着让李松拿着这张纸,去另外一个桌子前面等着领取奖励。
李松领取奖励的时候,发放奖励的人和登记的人一样,对李松都很客气。
发放奖励的人把十两银子和全套的笔墨纸砚递给了李松,还鼓励了几句,希望李松可以金榜题名之类的话。
其余的领取奖励的举人们都忍不住打量李松,原来这就是整个县里考的最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