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更应该?身为皇子,严格要求自己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多的不是应该是为国分忧,为陛下分忧吗?如今我们进入礼部,帮助礼部尚书分忧,礼部乃是六部之一,这难道不是为父皇分忧吗?”
“何御史想说的是怎能占卜推算是吗?”
“四殿下,微臣更想提及的是身为皇子占卜推算?”
“何御史应该为官时间不短了吧,难道不知道越到年末钦天监越忙碌?我三哥身为皇子,却愿意放**份去占卜,还不是因为钦天监格外忙碌,我三哥怕礼部出乱子才愿意帮忙的。身为皇子愿意放**份,这也是为了帮助父皇分忧解难,难不成何御史看不惯我们兄弟为父皇分忧解难?还是何御史想看礼部出乱子好趁机弹劾?”
上官池话音刚落,何御史赶紧跪地大呼冤枉,直言是为君分忧,并无其他意思。
“何御史,为君分忧就要忠君之事,年关将至,何御史身为御史更多的应该是弹劾一些贪官污吏,罔顾律法之事,我们兄弟就不劳何御史费心了。”
这个时候礼部尚书也向前一步道:“皇上,老臣知道礼部占卜推算收银子这事情很多人不满意,但是我们也是为了朝廷着想,礼部愿意将多余银两上缴国库,已尽礼部上下绵薄之力。”
礼部左侍郎也附和道:“皇上,二位殿下在礼部可谓是兢兢业业,一心为国为民,何御史却如此编排皇子,此乃大不敬之罪!”
何御史跪行几步,声泪俱下:“皇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老臣一心为了江山社稷。”
“何御史,我知你一心为了江山社稷,但是您刚才对我三哥的态度那是一个朝臣应该对皇子的态度吗?我三哥大度不与你计较,你如今涕泗横流,显得我们欺压你一样。”
刑部右侍郎上前开口道:“四殿下,何御史不是这个意思,他也是着急才失了分寸,殿下也是读圣贤书的,明白人都有错失,望殿下体谅一二。”
刑部右侍郎这话说的就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上官池在大殿上开始打量刑部右侍郎,直看得刑部右侍郎浑身不自在。
上官池这才开口:“人都有错失,但是错失有大有小,既然我三哥大度,又有人求情,那何御史你给我三哥道歉,让他饶恕你的大不敬之罪吧。”
上官池如今不想与他们计较,毕竟他后面还要举办赛马,不能一下子把人得罪光了,但是上官汀也不能任由别人欺负!
今天他们兄弟不摆出一个态度,改日不都要压到他们头上了?
戏看完了,皇上才开口道:“何御史,池儿有句话说的对,错有大有小,如今你对皇子不敬,此乃大不敬之罪,谅你为官以来兢兢业业,就贬官两级,罚奉一年,以儆效尤。”
“至于礼部,你们这事闹得也是人尽皆知,礼部尚书和礼部左右侍郎,你们主管礼部,你们三人罚奉一月,以后切记三思而后行。”
“臣谢皇上隆恩。”
今日朝堂上四皇子一席话不仅皇上震惊,连朝臣也震惊了,这还是他们知道的四皇子吗?
虽然宫中传闻四皇子坠马后爱说话了,但是谁能想到四皇子竟然牙尖嘴利到此等地步,怼的御史哑口无言。
而皇上处理这件事情的态度也让人玩味,两边都有处罚,但是对于礼部明显是高高抬起又轻轻落下,看来两位皇子在皇上心中还是颇有分量的!
以后他们再对上三、四两位皇子,可要夹起尾巴做人!
但是很显然这事儿没有这么轻易的就过了,下朝之后,皇上让三皇子和四皇子以及礼部尚书到了御书房。
一进御书房,礼部尚书直接上前一步跪地开始请罪,说目前礼部的这种状况应该由他负责,不关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事情。
上官汀和上官池则赶忙上前求情。皇上眼带笑意看着他们三个摆摆手道:“行了,在朕面前就别演了,都起来吧。”
三人听皇上这么说,顺势起身,皇上直接问道:“这事儿是谁的主意?”
礼部尚书抢着道:“皇上明鉴,这事儿是微臣的主意,微臣主要是看礼部众人年封略薄,恰逢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位皇子来,三皇子还精通占卜之术,臣就想了这么一个主意。”
皇上笑而不语的盯着礼部尚书,盯得礼部尚书抬手擦擦不存在的虚汗,然后才对着礼部尚书道:“你这个老狐狸啊,这么多年朕还不知道你,你要是早能想出这种主意也不至于现在只是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入朝以来虽然为人不死板,但是还万万想不到这种主意。
上官池听皇上这么说,上前一步道:“父皇,是儿臣的主意。”
接下来四皇子把他从看到礼部年封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状况情况都解释给皇上听。
皇上心中其实早已明镜一般,但是还是耐心听上官池解释了前因后果:“行了,现在的情况朕都知道了,这事儿也不是不行,但是尽量收敛着点,别弄得这么大张旗鼓的,免得让御史再弹劾你们,下次这事朕可不会这么轻易的过了。”
国库空虚这事儿整个朝堂上下都知道,所以对于目前礼部这种状况皇上知道一些。
礼部掌管的事情先比吏部和户部不算是特别重要,所以官员打点难免就少了些。
二来礼部尚书出了名的收银子不办事。徇私枉法的事情一概不做,但是银子却收了,后面大家都发现这点,也就没有人给他送银子了。
所以说礼部尚书才是个老狐狸,收了的银子转头就报给皇上,少了许多的麻烦。
虽然各部多少都会有一点私银,但是这银子得来路清明,如果是徇私枉法来的,一经发现,皇上处理起来也不会手软,所以很少有像上官池他们这样大张旗鼓的。
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宫里宫外的各个角落,基本到了正午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今天发生的事情。
下午他们去骑射场的时候,周衍总是时不时地打量上官池一眼。
终于等到今天的骑射课结束之后,上官池才疑惑地开口问道:“周兄,今天你一直打量我,可是我有什么不对的?还是我脸上有什么东西?”
“四殿下,您没什么不对的,只是...”
“只是什么?周兄怎么吞吞吐吐的?”
周衍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开口“只是今天四殿下在朝堂上的一番论辩,可能会让有心之人拿出把柄。认为殿下不思进取,只好蝇头小利,这对殿下以后来说可不是件好事。”
周衍的话隐含了很多意思,对以后不好,可能就是对未来,甚至以后竞争皇位来说是会让人拿出来讨论的。
周衍的话说完,上官池也明白周衍是什么意思。
如果想当皇帝的话,名声是很重要的,但是上官池根本没有打算皇位啊,他只是想找到刘昕而已。
但是此时他不能和周衍说这种话,他还是感谢周衍,起码证明周衍是真的关心他。
这时候曹玉也补充道:“殿下,你可知道今天那何御史是什么人?”
上官池摇摇头,于是曹玉赶忙给上官池禀告何御史的身份:“何御史他与大皇子身边的亲信是连襟,今天的事儿保不齐就是大皇子针对您来做的?”
比起何御史,其实上官池更介意的是刑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虽然表面是求情,但是后面却对上官池“道德绑架”,这让上官池不得不注意他。
“刑部右侍郎?殿下您知道刑部一直都是二皇子掌管,这刑部右侍郎应该也是二皇子的人!”
略顿了一下,曹玉才开口:“只不过从未听说过大皇子和二皇子关系何时这么好过,还是说他们打算联手起来对付您和三皇子。”
周衍一听,脸色微变,沉思了一下才再次开口:“也有可能那刑部右侍郎是大皇子的人呢?”
两人一听周衍这么说,好像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如果情况如周衍所说,那大皇子的实力就更不容小觑了,二皇子掌管刑部这么多年他都能插进去人手。
但是前面曹玉所说的,没准两位皇子联手起来对付上官池和上官汀,其实也是有可能的。
上官池在心里盘算起来几人的联系,没等上官池在心里摆完他的小九九,曹玉眼睛一转:“殿下,如果是针对您和三皇子的,那属下认为更有可能针对的是您而不是三皇子!”
“此话怎讲?”
“殿下,三皇子只沉迷占卜之术,对皇位根本无多大兴趣,况且在宫里这么多年,如果两位皇子要想对付他早就出手了,何苦等到今天,怕是听闻您坠马之后善于言谈,怕您会成为强有力的对手,所以借今天这事来探探虚实也未尝不可...”
这话说完,上官池扫了曹玉一眼,曹玉意识到说错话,赶忙用手捂住嘴,因为他言语之中涉及皇位,这话可不能瞎说,毕竟隔墙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