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省的冬天,宛如一个优柔寡断的女子,总是姗姗来迟,空气里弥漫着的湿冷,恰似一条黏人的蛇,紧紧地缠绕着人的身体。然而,在省政府那栋庄严肃穆的灰色大楼深处,一场由南丰县那场柑橘危机所引发的大火,却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越烧越旺,其散发的暖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融化。
南丰柑橘危机的成功化解,成了一出现实版的、比任何好莱坞大片都更具说服力的“路演”。那些曾经躺在付平调研报告里、被认为有些“理想化”、“超前”的名词——诸如“全链路数字化”、“市场风险对冲模型”、“消费者反向定制”——一夜之间,都有了最鲜活、最生动的注脚。尤其是电商模式在短短几天内爆发出的雷霆万钧之力,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解剖了传统农业的痼疾,也让所有人看到了那具“衰老”身躯下,蕴藏着的巨大潜能。
常务副省长周良,是个年近六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得如同鹰隼的实干派。他对那些四平八稳、辞藻华丽的汇报材料向来不感冒,却对付平团队从南丰带回来的那份数据详实、逻辑清晰的复盘报告,反复看了三遍。报告里,没有歌功颂德,只有冷静的分析和对未来的推演。其中,一张对比图表,深深地吸引了他的目光:一边是南丰县过去三年柑橘销售的曲线,像一条垂死病人的心电图,平缓而脆弱;另一边,是这次危机中,短短一周内电商销售的数据曲线,那是一条几乎与地面垂直的、野蛮生长的陡峭直线。
这张图,胜过了千言万语。
周良用红笔,在报告的封面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然后写下了一行字:“一个小县城的绝地求生,或许能为全省的农业现代化,趟出一条新路。”
他没有将这份报告压在文件堆里,而是亲自带着它,敲开了省委书记办公室的门。一份由常务副省长亲自撰写总结、附上原始报告的《关于南丰县柑橘滞销危机处置及启示的内参》,以最快的速度,摆在了省委一把手的案头。
省委书记是一位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领导,对三农问题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他看完内参,又仔细阅读了付平那份厚厚的原始报告,许久没有说话。他只是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在江汉省那广袤的、被标记为农业产区的绿色板块上,久久停留。
终于,他拿起桌上的笔,在那份内参的空白处,写下了一段力透纸背的批示:
“南丰的实践,为我省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付平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全省统一农产品流通平台的构想,切中要害,高瞻远瞩,这不只是一个项目,这是我省农业的‘新基建’,是必须打赢的战略决战。此事,应作为‘一号工程’,举全省之力,加速推进!”
省委书记的批示,犹如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又似一阵震撼天地的惊雷,在江汉省的官场之上掀起了滔天巨浪。这道批示仿佛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瞬间点燃了整个江汉省的官场,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前所未有的风暴。
省政府的反应速度快如闪电,令人瞠目结舌。仿佛是在省委书记批示下达的一刹那,省政府的机器就如同被注入了强大动力的引擎,开始全速运转起来。仅仅过了一天,一份红头文件就如同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加急下发到了省直各主要厅局和各地市政府。
这份文件的标题是《关于成立江汉省智慧农业与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其规格之高,可谓是前所未有。组长一职,由常务副省长周良亲自挂帅,这无疑显示出省政府对这个项目的高度重视。而副组长则由分管农业和商业的两位副省长联袂担任,这样的阵容堪称豪华,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这个项目的全力支持。
小组成员名单,更是堪称“豪华”:省发改委主任、省财政厅厅长、省农业厅厅长、省商务厅厅长、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十几个在各自领域里一言九鼎的“封疆大吏”,悉数在列。
文件一出,所有人都明白,这次,省里是动真格了。这不是一次常规的“信息化建设”,这是一场由最高层亲自督战的、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战役。
然而,比这份豪华名单更引人瞩目的,是文件里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重如泰山的人事任命。在最关键的“常务副组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上,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像被磁石吸引一般,聚焦到了同一个名字上——付平。
省政府办公厅在草拟文件时,曾就付平的级别问题,有过小小的讨论。一个副处长,担任如此高级别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似乎有些“于制不合”。但这份讨论稿送到周良副省长那里时,他只是拿起笔,在付平的名字后面,又加上了一句话:“全面负责平台筹建的日常工作,可直接向周良同志汇报,不受部门、级别限制。”
这寥寥数语,如同一把尚方宝剑,赋予了付平在这个项目上“上达天听、下斩诸侯”的巨大权力。他将不再是一个需要层层请示汇报的副处长,而是一个可以直接与省部级领导对话、直接协调十几个厅局一把手的“总操盘手”。
“游击队”,一夜之间,升级成了兵强马壮的“正规军”。
付平的团队,也从一个寄身于林业厅某个逼仄角落、连空调都不太好使的临时“调研组”,正式升级为规格极高的“江汉省智慧农业平台筹建办公室”。
办公地点,没有选在戒备森严的省政府大院,而是由周良副省长亲自拍板,定在了省政府附近一处环境安静、原属于某省级事业单位的独立二层小楼里。这里,离权力的中枢足够近,又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人员编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充。付平拿到了一份由省委组织部背书的“抽调令”,可以名正言顺地,从省直各厅局里,点名要人,抽调他所需要的技术、商务、管理等各方面的精兵强将。
消息传开,林业厅厅长,付平的领导,专门把他叫到办公室,亲手给他泡了一杯自己珍藏的大红袍。
“小付啊,不对,现在得叫付主任了。”钱厅长端着紫砂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你现在可是‘省管干部’了,直接向周省长汇报,我这个厅长,理论上都得听你指挥了。以后平台建起来了,可得多关照我们林业厅的那些山货啊,榛子、蘑菇什么的,也给我们留个‘专区’嘛。”
付平连忙站起身,双手接过茶杯,恭敬地说:“钱厅长,您可别折煞我了。不管我走到哪儿,都是您手下的兵。没有您当初的支持,哪有我今天?”
钱厅长笑着摆了摆手,眼神里,既有对自己当年“慧眼识珠”的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于年轻人后来居上的复杂情绪。他知道,从今天起,付平这条龙,已经彻底挣脱了池塘的束缚,即将要搅动一片更广阔的江湖了。
平台筹建办公室新址宛如一座矗立的白色城堡,静静地坐落在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内。这栋楼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便完成了初步的改造,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与传统的豪华装修风格迥异,这里的墙壁犹如一张洁白的画布,仅仅被简单地刷成了白色,地面则如同一块质朴的大地,采用了朴素的水泥自流平工艺。
然而,尽管外表朴素,办公室内部的设施却堪称一流。这里配备了全省最先进的电脑和最新型号的服务器,为工作人员提供了高效的工作环境。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面几乎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电子显示屏。这面屏幕不仅能够实时显示数据流,还能通过各种图表和图像展示项目的进展情况,让人一目了然。
踏入这间办公室,你会惊觉它与政府机关毫无二致,反倒恰似一个坐落于中关村或硅谷的创业公司,宛如一颗闪耀的明星。这里弥漫着激情与梦想的光辉,人们如蜜蜂般忙碌而专注地工作着,似乎每个人都怀揣着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宛如一颗颗燃烧的流星,划破黑暗的夜空。
在墙上,你看不到那些常见的官样文章标语,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犹如蛛网般错综复杂的巨大无比的项目进度甘特图。这张图上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每一个节点的任务和负责人,仿佛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清晰地展示了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进展情况。
另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张犹如迷宫般复杂的技术架构图。这张图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普通人如同看天书般难以理解的符号和流程,仿佛是由无数高科技元素编织而成的神秘画卷,充满了硬核的科技感。它犹如一座宏伟的建筑蓝图,清晰地展示了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各个模块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人如拨云见日般对整个项目的技术实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江汉省智慧农业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能容纳三十人的会议室里,坐满了省直各部门的一把手。这些平日里在各自领域跺一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大佬们,此刻都像学生一样,人手一个笔记本,表情严肃。
会议的主持人,是周良副省-长。
他没有讲客套话,开场白就直奔主题:“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不是来开一个普通的项目启动会。我希望大家明确一点,我们不是在启动一个普通的信息化项目。我们是在为我省几千万农民的未来,为江汉农业的未来,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心脏’和‘智慧大脑’!”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前,指着上面空白的界面,声音铿锵有力:“这个平台,建成之日,必须是全国领先,甚至世界一流!我们对标的,不是兄弟省份,而是阿里、是拼多多!钱不够,省财政厅想办法,我亲自去找书记省长要!人不够,组织部去协调,全省范围内,付平同志看上谁,就调谁!政策不够,我们现场研究,现场出台!总之,对这个‘一号工程’,省委省政府的态度只有一句话——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说完,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付平的身上。
“今天我们这个会,主角不是我,也不是在座的各位厅长。主角,是付平同志。”
周良的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坐在他身边的那个年轻人身上。
“在平台建设这件事上,他,就是总指挥。”周良用手指了指付平,语气不容置疑,“我说一句,从今天起,在这个项目上,他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哪个部门配合不力,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我唯他是问!”
这番话,如同一柄重锤,彻底奠定了付平在这个项目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在场的老厅长们,看着这个曾经还需要向他们汇报工作的年轻人,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审视,也有一丝敬畏。他们知道,周良副省长这是在用自己的政治声誉,为付平的“跨部门协调”,进行最强有力的背书。
会议结束后,付平将周省长和各位厅局长一一送走。喧闹的办公室,很快又恢复了安静。
他没有搞任何入驻仪式,也没有发表什么就职演说。他只是默默地从自己的纸箱里,拿出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省委书记乔振邦那段亲笔批示的复制件。周良副省长特意让人用一个简约的木制镜框裱了起来,送给了他。付平亲自拿着锤子和钉子,将它挂在了办公室最显眼的那面墙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镜框的玻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这既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一种如影随形的、沉甸甸的压力。
另一样,是一面已经有些陈旧的锦旗。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四个大字——“人民救星”。这是南丰县的果农们,自发凑钱,送到省城来的。付平没有把它挂在公共区域,而是挂在了自己办公室里,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他看着那面锦旗,南丰果园里那股混杂着泥土和柑橘清香的味道,似乎又一次萦绕在了鼻尖。
下午三点,筹建办公室的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准时召开。
会议室里,坐着二十多个从各个厅局抽调来的精兵强将。他们中,有发改委的项目审批专家,有财政厅的预算高手,有商务厅的电商奇才,也有信息产业厅的技术大牛。每个人,在原来的单位,都是响当当的业务骨干。此刻,他们看着坐在主位上的、比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要年轻的付平,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付平没有看讲稿,他的目光,缓缓地从每一张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上扫过。
“各位,”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欢迎大家加入这个团队。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放弃了原来单位优厚的待遇、安稳的环境,来到这个一切都从零开始的地方。我先代表省委省政府,也代表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感谢。”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严肃而又充满激情。
“从今天起,我希望大家忘掉我们过去的级别和身份。在这里,没有处长,没有科长,也没有什么主任科员。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创业者’。”
“创业者”这个词,让在场所有习惯了体制内按部就班生活的人,都感到了一丝新鲜和振奋。
“我们的产品,就是即将诞生的这个省级智慧农业平台。我们的用户,是全省几千万可爱的农民。我们的目标,不是写几份漂亮的报告,也不是申请几个国家级的试点,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他站起身,走到那张巨大的甘特图前,拿起一支红色的马克笔。
“我宣布,‘一号工程’,代号‘丰收计划’,正式启动。现在,所有人,放下你们的茶杯,收起你们的客套。赵琳,把你整理的用户需求报告,投到大屏幕上。李根才,把你的技术选型方案,准备好。王工,我要你在明天天黑之前,拿出第一版的项目预算草案……”
“现在,开始干活!”
窗外,冬日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这栋不起眼的小楼上。一个宏大的、足以改变江汉省农业未来的梦想,就在这个下午,从这里,正式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