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君道:“当今天下青年俊杰层出不穷,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真是后生可畏啊!你们一行三人,二人入未央刺杀新帝王莽,虽不能成功,却是全身而退。此事在江湖传开,你们想不出名都是很难呐!”
燕天行想起身上的隐剑令来,想必是赵老英雄又传了口令,要各路英雄见令相帮。这才传得人尽皆知。他接道:“承蒙各位挂念我们安全,不胜感激!还请恕我们孤陋寡闻,望王大侠将各路英雄指给我看看,也让在下上前道声谢字,打个招呼。”
孙仲君名号不小,不便介绍三位,也愿意指给他们看。
“……那一身绿衣的是鬼见愁李莫言,江南武林来得佳宾,旁边是隐仙三剑客,那个就是……”幸好燕天行下山时师父已将各路成名英雄都一一告之,并说出他们成名军器,武功路数、特点、主要事迹等。现在再给他一指,便能默记于心了……
第二天赵老英雄到了,他请三人过去,只称有事要谈。
燕天行看看司马飞燕,已猜出她应该是这回大会上的主要人物。司马飞燕见燕天行别有含义的看她一眼,以为有什么事败露,心咚咚的直跳。一直到赵老英雄那,她还是心神不宁,忐忑不安的。
燕天行一进隐仙山庄的议事大厅,就朗朗笑问:“不知各位传我们有何事?”原来那大厅里并不只赵老英雄一个,几位较有影响的武林人物都在:李农樵、孙仲君、李农樵,太昊门掌门干千豪,世外高人逍遥侯之徒范不收……看来在武林大会之前,倒要先来个武林小会。
赵老英雄亲自起身相接,“各位少侠,请落座。”
司马飞燕道:“上次郦山一别,久未相见,一直没向老英雄相谢当日舍身相救之恩!”
“区区小事,司马姑娘不必放在心上。此番请各位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司马飞燕说:“老英雄且说。”
“今王莽暴政误国,天下大乱,群雄莫不揭竿而起……”赵老英雄一顿,转对孙仲君说,“王贤弟,你来说吧!我一个粗人讲不来这些大道理。”
孙仲君微微吸口气道:“我们虽是草莽之辈,倒也是热血丹心,期待有朝一日能为国尽忠,为天下黎民请命。现新帝王莽谋权篡位,陷天下万民于水深火热当中。我们也是希望能为天下尽微薄之力。司马姑娘是寒竹宫侧妃,又亲知新帝王莽阴谋,何不公布于天下?让我们也助姑娘一臂之力,兴起义师讨伐新帝王莽,还我新朝天下!”
司马飞燕脸色苍白,“可是……平皇帝……”
李农樵道:“平皇帝虽然被王莽所害,但他的仁厚却是深入民心。只要姑娘登高一呼,天下百姓定是欢欣鼓舞,并拼死为平皇帝报仇。”
燕天行看看各路英雄,又查看司马飞燕神色。他明白司马飞燕的心意,有些担心司马飞燕会说出什么话来。
“我……我怎么能起军讨伐新帝王莽?”司马飞燕摇摇头道:“不,不,平皇帝已死,平皇帝又无后在世了……我从王莽手中拿到权位,又给何人?不给平皇帝后人,我们还有什么必要这么做?不是师出无名?若是给了别的什么人,到时天下还姓刘吗?”
“话不能如此说。”李农樵道:“姑娘起军只是讨伐新帝王莽夺平皇帝之位,不论到时谁为帝,国号总是为汉。若是现在的刘秀、刘索、樊崇、刘秀等人日后成功,得了天下,天下就真的不姓新了!而且你到时立谁又有何妨?只要他不是王莽之子。”
“不,平皇帝在世,也不会允许我毁父王新朝……”
“司马姑娘,”李农樵劝:“请姑娘三思,此事不宜迟,王莽已失天下民心,姑娘起军是救汉呐!如姑娘不肯,现在的义军以昔日项王后人项玄为号召,但也是能占尽天下大义,一样能够马到成功!”
甘泌梅都跟着说:“司马姑娘,要是你肯将你的所见所闻公诸天下,让黎民百姓尽知王莽阴谋,还了汉家天下,不算是改朝换代呀!”
“我……”司马飞燕不说话了。
孙仲君道:“若姑娘肯如此行事,定得天下民心:百姓若知新帝王莽出手杀了平皇帝与刘姓诸王,定会归于姑娘麾下。那以更始为号的就也师出无名了。否则,不出数年,天下必姓项矣!”
“不……”司马飞燕想了许久,道:“我只是平皇帝一姬,才真是师出无名呢!”
“但是知道王莽阴谋,又拿得出让人信服的证据的,只有姑娘一人,你的身份怎么不能为平皇帝出面?姑娘肯刺杀新帝王莽为平皇帝复仇,又怎么不能兴起义师,还刘家天下?”范不收不失时机的插话道。
司马飞燕百般不愿,却又是说不过这几人,急得冷新直冒。
赵老英雄道:“我们也别为难了司马姑娘。人各有志,请诸位再容司马姑娘三思。”
众人和道:“那是那是。”
燕天行说:“刺杀新帝王莽和兴起义师,其间是天壤之别。司马飞燕刺杀新帝王莽只为平皇帝复仇,新帝王莽死了便是仇了,汉之天下还在。到是于国于民都有利,行事、原因都是单纯明了。但是讨伐新帝王莽却不是那样简单,大动干戈动荡天下,后弄不好反为他人取粟,不成功还会白白死伤许多将士。否则,平皇帝无后,不知天下将入何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