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洲刺史姓王,是长安城一名门望族之后,之所以在同洲任刺史,全然是家族为他谋了个外放,好做出一些政绩,然后回京任职。
王大人比傅从安小八岁,嫡长女王初然刚刚及笄,待字闺中。王初然自幼聪颖无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气度不凡,端庄大方,才貌双全。正可谓一家好女百家求,才及笄半个月,提亲的人都要踏破王家的门槛了。
只不过来的人大多是想要攀高枝的当地官员,王大人深知自己明年任期满了就要进京,自然不愿意女儿留在同州,唯恐将来多年都不能见到女儿。
王家和傅家有旧,傅景阳到同州的第二日就先去了王家拜访。前些年傅景阳虽然游手好闲了些,可他的一手好字是很拿得出手的,书法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巧的就是王大人生平最好舞文弄墨,收藏了许多名家的字,见到了傅景阳的字,顿时觉得这小子前途不可限量。再加上傅景阳也是名门望族的嫡子,言谈举止间尽显大家风范,品貌也极周正,便中意傅景阳做他的东床快婿。
王初然自幼耳濡目染,也醉心书法,对傅景阳仰慕已久,只听到父亲暗示,就红着脸欣然答应。王大人是个很疼女儿的,见女儿这边也愿意,便牵桥搭线,有意让傅景阳和王初然多多接触。
同州盛产枣子,此时正是枣子成熟的好时候,王大人盛情相邀,傅景阳也没办法拒绝,带着兴怀和星华赴约。见到他出门还带着丫鬟,王大人倒是没多想,只当他是在长安城矜贵惯了,身边离不了人伺候。
可王夫人瞧见他带过来的姑娘,差点儿没控制住情绪。经过这些天的将养,星华已经不再是那个看着十岁出头的豆芽菜了,脸颊长了些肉,整个人都白白嫩嫩的,很招人疼。
趁着傅景阳在摘枣子,王夫人把王大人拉到了一边,“老爷,妾身在家中听你将这位傅公子夸了一遍又一遍,初然也中意他,这才想着出来见一见的。可是你瞧,他就连出来赴约也要带个小丫鬟,妾身瞧着那并不像是普通丫鬟,大概是通房。
按理说,公子哥们身边有一个两个通房,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傅家门风妾身也是知道的,断然不会让咱们初然受委屈。可这傅三公子究竟靠谱吗,出门赴约还带着通房,这算是怎么回事儿?”
王大人经过夫人提点,才算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看着傅景阳的目光也变了变。见到丈夫把自己的话放在了心上,王夫人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又把女儿叫过来细细叮嘱一番。
王初然看着忧心忡忡的母亲,有些哭笑不得。此时她并不放在心上,反倒笑吟吟地安慰母亲,“母亲忘了女儿曾学过几日医术吗,女儿瞧着那丫鬟应该只是跟着伺候他的,完璧之身,怎么可能是通房?”
“果真如此?”王夫人大喜,如果傅景阳不是那种通房一大堆的人,她也是看好傅景阳的。
王初然信誓旦旦地点点头,他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且前些天旁敲侧击的问过,星华确实不是傅景阳的通房丫头。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王大人和王夫人都很是满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大人有意无意地暗示此事,傅景阳是真的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只顾着给星华摘了满满一篮子的枣。星华喜欢吃甜的,红枣这种东西她应该也是很喜欢的。
傅景阳捧着篮子去找星华,笑容柔和,带着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绵绵情意。星华正站在王初然不远处,从王初然的角度来看,傅景阳就是朝着她走过来,对着她笑的。
王初然羞红了脸,垂下头思考片刻,站了起来朝着傅景阳的方向迎了过去,声音也温柔似水,“傅三公子,这些东西让下人们去摘就好了,不必劳烦你亲自给我摘的。”
“啊?”傅景阳愣了愣,又看了眼王初然身后的星华,知道王初然是误会了,便道:“早就听闻同州的枣子甚好,这些天实在太过烦吗,并没有时间来看看,幸得王大人相邀。我很喜欢这枣子,亲手采摘更是一大乐趣,想摘一些回去慢慢吃,王小姐不会舍不得我摘你们家的枣子吧?”
王初然七窍玲珑心,自然知道傅景阳这是在给她台阶下,顺着台阶下去了,然后就看到傅景阳把枣子给了星华,还特意叮咛:“我知道你喜欢吃甜的,特意给你摘的,快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