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主当街鞭笞大臣这种事情怎么瞒得过众人呢,虽然打得不是自己,可却是皇家的脸面,都不必顾倾出手做什么。御史台的人已经按捺不住了,第二日一大早,朝臣们弹劾长远公主嚣张跋扈,李贵妃管教无方的折子雪花一样差点没把文帝给淹没了。
顾倾首当其冲的站了出来:“长远公主嚣张跋扈,当街鞭笞大臣,还请皇上处罚!”
文帝有些头疼的看着他。
令国公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虽然四公主年少无知,可沈大人平白受屈实在不该,还请皇上给个说法。”
文帝头更疼了。
定安候也站了出来:“四公主在外修行多年,回来竟还是这般嚣张,实在让我等大臣惶恐!”
文帝:闺女朕真的没法下狠手罚啊!
有些女儿奴的文帝实在受不了,只能派了不少珍贵药材和银两去沈府,当成补偿,然后宣布退朝。沈澜衣收到圣旨后,再三谢恩,然后说了句:“能以臣微薄之身让公主出气,是臣的福气,不敢有怨。”
好嘛,这句话传出去,御史台的言官们顿时唾液分泌旺盛,磨刀霍霍向公主,折子又是雪花一般飞到了宫里。文帝欲哭无泪。
宫里,李贵妃正拉着女儿教训着:“你啊,母妃只是叫你回来,何时让你去打人了,瞧瞧如今惹出祸来了吧!”
长远公主满不在乎的说道:“那又如何,父皇一向疼爱我,还能下手责罚我不成?”
李贵妃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可你也别忘了,你打的可是朝中大臣,不是什么王公子第家的浪荡公子,你父皇便是再疼爱你,还能纵着你这个不成!”
长远公主正欲开口辩驳,忽然听到太监通传:“皇后娘娘,清河公主驾到!”
李贵妃和长远公主连忙跪下迎接:“臣妾/儿臣拜见皇后娘娘。”
“起来吧。”皇后带着女儿坐下,脸上怒气尚未消散,不等李贵妃和长远公主坐下,便厉声道:“长远,你可知罪?”
长远公主瞪大了双眼:“母后,长远何罪之有?”
这次不等皇后开口,清河公主先说话了:“你也知道自己是一国的公主,当街鞭笞大臣!还有半分规矩礼仪吗?皇室公主的名声都叫你败坏完了!”
清河是皇后嫡女,早早嫁了出去,为人最重规矩不过,如何能看着自己的姐妹败坏了皇室公主的名声呢!何况底下还有六公主和七公主两个小的,若是真把皇室女儿骄纵的名声落实了,以后哪家还敢娶公主?
被三姐教训,长远多少有些不服气:“我不过是教训了一个小子,再说了,那么小的年纪谁知道他是靠什么做到了将军的位置!”
“别管人家靠什么!”清河公主气结“你只需要知道如今他深受父皇喜爱,是我见了都要尊称一声大人的人物!”
“长远,明日你亲自去和沈将军赔罪!此事就算过去了!”皇后直接下了懿旨,若换了别人肯定不敢吭声直接去了,可长远自幼被宠坏了,哪里肯答应。
“我不!凭什么要我道歉!我可是北威最尊贵的公主!”
李贵妃见女儿顶撞皇后,吓得脸都白了,连忙拉着女儿跪下:“皇后娘娘莫生气,长远已经知道错了,明日我便让她登门赔罪去。”
长远刚想反驳,却被亲娘掐了一把,生生咽下了嘴里的话,等到皇后和清河公主离开后,长远愤愤的坐在位置上:“母妃,难道真的要我去和那个人赔罪不成?”
长远公主一向骄傲,从不知道赔礼道歉为何物!
李贵妃叹了口气:“你啊,怎么性子如此急躁,好好的去打人做什么。这样吧,你先去和你父皇陪个罪,向来你父皇也不至于让你亲自登门。”
李贵妃是了解文帝的,对自己的女儿一向是娇惯,只要长远在他面前撒个娇什么的,文帝一下子心就软了,定然是不舍得责罚的。
长远虽然不情愿,可也知道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扭捏着往文帝宫里去了,如李贵妃所料,长远不过是抹了几滴眼泪,皇上骂了几句就绕过她了,然后下圣旨不痛不痒的斥责了一番,又往沈澜衣那里送了不少东西。
好吧,这就是富二代的优势啊,拿钱平事嘛不就是。沈澜衣自暴自弃的想着,胳膊拗不过大腿,何况还有钱拿,也算是发家致富了不是。
有顾倾送来的药,这次总算没落疤,可真的是把千陵给吓坏了,秋氏说,千陵那天回来后,哭了好久。看着都很心疼,不过第二日就主动提出要读书。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不过沈澜衣还是细心劝说了,让他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小孩子嘛,最重要的还是开心,没必要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千陵摇摇头,一本正经:“没有强迫,哥哥,我是自己愿意的!以后读书做大官!好保护哥哥!”
这话听得沈澜衣心里一阵安慰,忙不迭的让陈管家去打听哪里有合适的先生。这可不比现代,家教广告满天都是,若是没些人脉关系,还真的寻摸不到好的先生。且现在请一个先生到家里教书才是不便宜呢。动辄一个月都是几十两银子的支出。
可即便是这样,想要请到一个好的教书先生也是难上加难。要知道
京城教书的先生不少,可但凡有些能耐的,大多都被请到了皇宫去教那些皇子啊王孙贵族的子弟去读书,再有些的便是被那些公爵之家给请去了。因此要想寻一个好一些的教书先生,还真是不容易呢。
别的不说,陈管家单是打听就足足寻了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太子的婚事也终于让定下来了。
最后定的是御史台余家的大小姐,也不知道是皇上的意思还是皇后的意思。不过瞧着皇后到现在也没赏下来什么吉祥东西,估摸着对这个未过门的儿媳妇也不怎么满意吧,毕竟也不是什么有家世的人家。对太子的助力也是很少的,大约唯一能瞧得上的就是余家好歹是书香门第传家在仕林中的风评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