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杭没想到王燕会找到地里来,而且帮自己一起打地,铺草。
王燕顺着一条小巷,走到了村后开阔的田野边。绵江在西边流淌,高大的柳树和榕树紧紧依护着河岸。对面的小城高楼挺拔,一江两岸的强烈对比,显示了小城发育的迟缓。雨在早上就停了,天空挤出了一些阳光。杨杭正挑着一担粪水,稳步行走在阡陌上。远远看去,杨杭像那个绑在十字架上的人,胡须拉杂,身体修长,手臂向两边伸开,扶在扁担上。
老杨的菜地离村子不远。王燕沿着一条硬化好的机耕道往菜地走去,老远就向老杨打着招呼。老杨看到她,不像前几天那样气愤。王燕毕竟是他的线人,而不是敌人,要表达各种意愿还得通过她。王燕在他眼中的位置又回归了正常。
这片宽阔的土地,是一部分村民的衣食之源,而且清一色全是菜地。主干道边,陆续可见一两个水池,安装了水泵,灌溉条件非常不错。王燕问老杨,现在都流行种大棚了,你们怎么还是这种原始的四季菜呢?
老杨说,大棚投资大,再说这城中村时刻都要拆迁,我们也不敢投资下去,我们按季节种点蔬菜,市场也非常欢迎,都说我们的青菜就是比大棚的好吃。
放眼四望,田野中还有养殖的平房。四周都是焕然一新的小区楼厦。而这里,城中村,老街,田野,野庙,复杂的结构让小城显示奇怪的风貌。老杨正在菜地上铺盖蕨草。这是南方山岭上常见的植被,也是柴灶引火的燃料。
王燕走到菜垄边,帮着老杨梳弄绿色的草被。老杨显然是个老把式了,看到王燕前来帮忙,并没有叫她停下。他显然乐意田边边有个聊天的伴儿,或者有个帮手。农活就是这样,多一双手就减轻一分劳累,而有人一起聊着,做起来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
老杨说,这种草有人去山上收割出卖,专门卖给城中村的菜农,五百元一车!但这是我们自己上山去弄的,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两口子开着电瓶三轮车,到城郊的山坡上采割。赶回来吃午饭,路上看到一辆运草车翻了,前去一看,是同村的乡亲,帮着捆扎、上车,耽误了午餐时间。这草蓬松,一不注意就会让三轮车失去重心,像一堆厚厚的墙,开起来像是拖拉机!
老杨说着驾驭的技术细节,显然为自己的技术骄傲。王燕问,这蕨草铺上去,是不是相当于地膜,可以调温保暖呢?
老杨说,这菜地穿上这些草被,可不是用来保暖,而是用来去草,这大蒜呀、茭头呀,就怕这鲁几(当地俗语),能够找到缝隙冒出来,而这些杂草就不行,被压得抬不了头起不了腰,我们就省去了除草的劳作。我们也不知道这土法子是谁发明的,反正管用。所以这鲁几不能铺得太厚,也不能太薄,刚刚能够遮盖住菜垄就行!
王燕像一个听话的徒弟,认真地贯彻他的指示,把刚刚铺上的草被重新搂薄一些。老杨的这片菜地有三四垄,每一垄有上百米长。这些菜地专门用来种香料,表层土打得非常疏松,老杨把一瓣瓣蒜种轻轻插在土层,菜垄顿时像一个宽阔的棋盘。王燕担心草被不够,有些菜垄铺得薄了一些,那些蒜种从缝隙里露出头来,像是天空里的星星。
老杨轻松快乐起来。王燕不忍心提起他儿子的事情,但不小心就转到了这个话题。王燕问,杨明愿意来地里帮忙吗?
老杨说,开始会叫他来,来过地里做一阵子,但后来玩心更重,就叫不动他了,他宁愿呆在房间里玩游戏抽烟,这日子都过成什么样子了!都是她母亲惯着他,我想催一催骂一骂,就劝我不要逼急了,担心这孩子发作,我有时总是觉得这孩子就是惯坏了,脑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毛病,他有病就是年轻人的通病,懒病!但我也把握不到分寸呀,也担心逼急了会发作起来!
王燕说,这自闭症得多陪着他走动,杨萍帮你们报了去北京的旅游团,怎么就是放不下呢?老杨叹了口气说,医生也是这么说,要多多走动,但我们又不像你们一样有假期周末的,可以抽时间陪他们,我们得伺候这些菜地,这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呀!
王燕安慰他说,快拆迁了,得考虑换个生活方式,别只知道下地种菜,杨明可是你们两口子将来的依靠,如果他不行了,反而要你们来养活,挣多少钱有用呢?所以说,擦子街越早拆迁越好,这菜地越早消失越好,可以拿上钱到新房子里去住,说不定在新房子里,杨明换个环境就好了!
老杨听了,一声不吭,知道王燕的意思。简易协议签下,相当于村民和政府“订婚”了,还需要紧锣密鼓地“恋爱”,这场“恋爱”更像是农村婚事,不断地谈论彩礼呀、五金呀,现实主义远远大于浪漫主义。这些进村的拆迁干部,都像是谈爱恋的高手,不断调动乡亲们的激情和向往。他们最希望的,就是村民能够痛痛快快地把测绘数据认下,把正式协议签好。
然而,一说到测绘,一说到拆迁,老杨说,新房子可以先签,老房子先放着。王燕想到调度排名,多少也是一个好消息。
王燕跟老杨又说起了杨萍找到出租房的事情。
那天在公司,王燕跟杨萍聊得正热烈,突然接到电话。杨姐说,你领导来电话了,说找到了出租房,得现在定下来,否则马上会被别人租走,得过去看看,我们一起过去吧。
王燕开车带上杨姐,按图索路来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远远就看到主任的红色轿车停在一家小店前。这条道路通向学校的大门,两边密集的分布着各种早餐夜宵店,这些小店多是路边临时搭建。正是上课的时候,街巷里一片宁静。主任引导王燕泊好车子,然后一同上楼去。这是靠近江边的一栋楼房,学区房显然是热门的地段,主任能够找到空闲的出租房还真不容易。
王燕问杨萍,这地段如何?关键是在河边,将来你父母如果土地还没征收,可以在河边洗菜。杨萍笑着点了点头。爬上三楼,主任用钥匙在铁门上反复捣弄了一番,打开了。走进去是一个客厅。小套是两室一厅一厨结构,适合一家人居住。
主任说,房东是单位干部,儿子考上大学在上海工作了,前几天原租的房客刚搬走。王燕走进房间看了看,墙上1990年代的日历显示了时光的穿透力,小虎队、周惠敏仍然在墙画上留下年轻的身影,画历上一个个随手写下的电话,早已不再是人间交流的线索。看来这栋狭窄的四层楼房是三十年前所建。
杨萍印象不错,决定租下来。杨萍对主任表示感谢的时候,王燕突然想到不该一起过来。我说要去擦子街跟老杨聊聊,让叫杨萍留下再看看需要安装什么,就告辞了。
王燕跟老杨说,看过那出租房了,不错,热闹,在河边。
老杨说,她另外租当然也可以。她带着一个孩子,不像我,还有大堆农具什么的,上班的家里就是清爽,有个屋子能住下就行。
王燕知道老杨发愁的,还是出租房。这菜地后一步征用,房子拆迁了,他仍然放不下这菜地,何况习惯了这种劳动。有时候,种地对于这些农民不仅仅是生产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性的生命运行。就像一些乡村老人,在城里居住十来年了,仍然不时要坐车回到乡下去种菜,说那里的空气好。何况,老杨这菜地一年十来万的收入,也是不容易舍弃的。如果菜地要种下去,住得远了自然不好,租到楼上也不方便。
老杨说,到时这边都拆了,我就住到庙里去,好在你们把它保护下来了!
王燕听了,吃了一惊,说,这怎么行?!这样杨明就还困在这地方,永远走不出阴影。你们可以跟着杨萍一起住,劳动再回来。老杨说,到时再说吧,车到山前必有路,再说,这几千户人家,难道真能拆迁了?王燕,这次政府是下定决心了,所以你们也得提前做好搬迁的准备!杨杭一边熟悉练地铺草,一边说,谁都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走一步看一步!
王燕知道无法说动杨杭,就跟他说起了杨萍。
王燕说,杨叔,不要对前途过于悲伤,你还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儿,这也是女儿是你们将来的依靠,就像我父母,不也是指着我成为他们的依靠?你看,女儿为你生了一个英俊的小外甥!对了,你还可以依靠女婿,这是你们的半个儿子!
杨杭说,没有女婿。
王燕听了,大吃一惊。过了一会儿,杨杭才把女儿的事情絮叨给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