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第一天参加指挥部的会议,就引发了拆除野庙这个议题。只是王燕没想到,这个议题还是自己的一番激烈言辞所引起的。
拆迁工作指挥部在城南,一个供电公司留下的老院子。王燕第一天上班,仍然往报社去,意识到南辕北辙了,又起身去往指挥部。指挥部一片忙乱。车子泊满了小院,好不容易说明自己是宣传组的干部,门卫才给予放行。
进得小院,一棵高大的榕树下围满了人,这里一群那里一伙的,不外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三种组合方式:干部与干部,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小院的办公楼是平房建筑,测绘组、联络组、审核组、宣传组,散布在周边。最繁忙的是联络组,桌面上摆放着各种表册、打印机、装订机、印油。联络组分成了六处,对接不同的片区。
这个庞大的机构,每天吞吐着五千户居民的心愿和五千余干部的汗水。
宣传组负责营造氛围,广告牌和横幅完成之后,就没有什么明确的事情可做了。首个签约的居民,或最先完成任务的单位,这些先进的典型还没有出现。王燕在自己的办公室坐了一会儿,就独自出了小院,往东头拐去,来到擦子街走访了几户对象。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他们都还在观望。他们不会痛快地答应,也不会坚决地拒绝。其实,走与不走一个样。这跟采访不同,走了就有稿子。走了,只留下图片,发在单位的群里,表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动员。
其实,王燕的拆迁对象都是认识的,就是那三家,奇怪,全是动物的姓名,马,猪,羊,当然是马、朱、杨。第一次进擦子街进行路灯问题采访时都接触过的。后来王燕跟朱平说,这非常巧,他油腔滑调地说,这说明我们两人有缘。王燕当然不能跟他说清楚,就是他那个古怪的投资计划,害得被他粘上了,被单位挖出来攻坚。
不能不承认,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缘分,一个人与一个地方的缘分,比如王燕与朱平,比如王燕与擦子街,现在变得越来越具体了。条分缕析,丝丝分明。
这天上午,指挥部召开调度会。会上,领导听了各个工作组的汇报,又锁起了眉头,让大家分析工作没有进展的原因,一个组接一个组。有时,有人提出,这是宣传不力造成的结果。大家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些村民压根就不知道拆迁后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所以一点也不配合政府的工作。
“对,就是宣传不够!”越来越多的人在附和。
参会的人们早就苦于无计可施,汇报工作时有气无力,现在找到一个非常有利于自己的理由,都马上附和起来。宣传不力,于是成为一个定论,连主持会议的市领导也被带偏了,说,以后宣传组的同志要加强工作,这是当前全县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报社电视要天天有新闻,天天有报道,记者天天去一线!
王燕作为宣传组的一员,当然听得不是滋味。王燕年轻气盛,心里有话搅得坐立不安,于是站了起来,说,虽然宣传工作有待加强,但现在大家不能这样理解宣传工作!
大家听了,大吃一惊,居然还有人跟领导唱对台戏!
王燕说,你们理解的宣传,是狭义的宣传,就是报纸电视,就是新闻报道。但拆迁工作的宣传工作,不仅仅是指这个内容,媒体宣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宣传,是结对干部进村入户,跟群众面对面地宣传,这就叫发动!现在各种工作推不动,都喜欢一棍子打在新闻宣传上,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换句话说,电视上推送一千条新闻,不如推土机一次真实的行动!
领导听了,叫王燕坐下,说,这位同志说得也有道理,我看是乡亲们看不到我们这次拆迁的真正决心,所以大家都还在观望,不肯签订拆迁协议!我们是得来一次动真格的行动了!有没有签订了协议,而且同意把房子拆掉的?我们搞一次拆除行动,跟乡亲们亮亮政府的决心,这是最好的宣传!
大家又热烈地讨论起来。但最终参会人员都觉得不再可行,因为协议只是协议,村民未必同意现在就拆房子,毕竟还没有到全村腾房的时候。这时,领导又提出思路,如果民房不肯拆迁,有没有一些公共的建筑,比如村里的,比如无主的,可以先拆拆看看。
这时,城关镇的一位同志站了起来,说,有一座野庙,可以先行拆除!
野庙?
是的,野庙,这个村子原来有座东山寺,但后来城市建设需要,给政府拆除了。村民后来就把附属建筑改造了一下,又成了一座野庙。
民宗局有没有登记的呢?
没有。这里每年还搞庙会,庙会期间弄得城区交通拥挤,明明是大搞封建迷信,还需要派出大量警察协助治安,现在规划的文化公园,野庙是拆除的对象。
可以!明天我们开展一次集中拆迁行动,镇里和村里的干部,还有各个单位的结对干部,都必须出动,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防止群众阻拦。同时,交警和公安干警要出场,晚上指挥部拿出联合行动的方案来……
会议结束的时候,领导又提醒了一句,这次行动事先保密,不要在群众中扩散,以免有些人组织起来对抗。
王燕听到扩野庙的行动,感到疑惑,又有些兴奋。毕竟,人们不再把棍子打在宣传组身上了。王燕兴奋之余,想到了朱平。看来,朱平这次投资要成功了。王燕想发个短信告诉他,但想到领导的提示,还是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