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前任
范剑鸣2023-06-28 16:473,841

在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面前树起一根标杆,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就像赛跑场上,一个运动员究竟是该想着远处的冲刺线,还是该想着自身肌体的运动旋律?

新记者李好上班第一天,领导就为她树起了一个榜样:要像王燕一样优秀。李好坐在办公桌的格子间里,对王燕不知道是该感激呢,还是该痛恨。据说人们对镜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热爱它,因为它给了你美丽的参照,再就是打碎它,因为它照出了你的不堪。现在,王燕就成了李好的镜子。不过,这刚刚放到眼前的镜子,李好还来不及照一照。

王燕究竟是哪一种镜子?李好还不好说。

李好并不愿意回来当记者。而父亲执意要她回来,回到父亲母亲工作生活的小城。父亲不讲道理,因为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这一点境遇,王燕跟李好有惊人的相似。当然王燕的这个境遇,是办公室和同事聊起来才知道的。

李好到办公室之前,第一站当然是向领导报到。社长看了李好一看,又看了一眼,看得李好有些难堪。社长感觉到了李好的不自在,回过神来,说,感觉王燕回到了报社。李好这才知道,社长不是在看她,而是在看“王燕”。

李好问,王燕是谁呀?

社长说,是你的前任,不对,“前任”这个词容易让人想到那部电影,想到男女之事,我是说,王燕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但跟你一样漂亮,而且富有才华,可惜小城留不住,人才流失呀,可正因为她的流失你才有了招考的机会,所以你得珍惜你现在的岗位!你将来要跟王燕一样出色。

李好离开社长办公室时,王燕的名字已经在她耳边滚了十来次。李好当然说,一定向王燕学习。但心里却不以为然。首先,李好想做自己。其次,社长的话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如果她是另一个王燕,那是不是意味着可能有又一个轮回:成为人才,然后流失?何况,李好并不想感激王燕,如果没有招考的机会,父亲就少了一个让她回来的理由。

但王燕作为一面镜子摆在她面前,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记者部主任把她带到了办公室,说,你就座这个位置吧,你的前任考研走了。李好惊讶于“前任”成为报社的热词,事实上除了记者这个普通岗位,王燕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职务遗传给李好,有的只是一些模糊而可疑的光环。

李好顺口就说,我知道,我的前任叫王燕。

一看办公室的桌子,倒是有公司的味道,让李好立刻想起了在广州写字楼打工做文秘时的情景。桌子是连体的办公桌,银白色的桌板,透明的隔板,蓝色镶边条带,七个脑袋在不同的格子里浮起来,回应着主任的介绍,扶着眼镜或挤着笑容,向李好打招呼,表达热烈欢迎的意思,然后又迅速沉到电脑前,忙着各自的活儿。

主任脑门光光的,顶上倒是留下一块绿洲,掩饰着一片荒凉。李好想,这就是脑力劳动者的经典肖像吧?不是早生白发,就是早早脱发。李好抚了一下自己的秀发,心里不禁叹息了一声。而主任不知道李好脑子里转的是什么,继续说着王燕。按照社长的交代,主任已经完成了引导就座的任务,但他不知道为什么,仍然站在李好的格子边不走,嘴里还唠叨着王燕的事情。

于是,李好又知道了一些王燕的来头。

主任说,社长跟你介绍了王燕吧,确实是你学习的榜样呀。王燕八年前像你一样来到报社。那时的报社不像现在,年轻人多了起来。原来报社的采编人员清一色是老师转行的,有人戏称我们的报纸是《教师报》。

李好听到了格子里传来同事会心的笑声。

主任说,你们笑什么?不是这么回事吗?八年前领导突然心血来潮,报纸扩版并加密周期,我们的报纸一下子由周报变成了日报,为此我们招了四个大学生,但人手仍然非常紧张。小城就这么大,可采写的新闻就那么多,幸亏王燕上路快,成为我们报社的骨干,大家都称她是“头条王”。每次编辑部主任问我要版面头条,我就来到这里,向王燕要。为此王燕成为写作的机器,一走进办公室,就能听到她噼哩啪啦的,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听到“机器”两个字,心里一紧。我的榜样原来是一台机器。我听出来了,王燕是报社的骨干记者,顶梁柱。主任临走之前告诉我,现在你坐上这个位置,得像她一样好好努力哈。我赶忙点头,反复琢磨“这个位置”的含义。李好笑着问同事,王燕姐走了,你们谁是“偷梁换柱”的人呢?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你呀,你现在坐这个位置了。

李好笑了起来,说,我是个新兵,才顶不了梁呢,我是说这么些年来,你们身边有个镜子照着,是什么感觉呢?现在没有镜子了,又是什么感觉呢?

大家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应个嘴,接着话题,七嘴八舌之间,又一个“王燕”出现在我面前。这个前任,性格古怪,自视清高,还是个大剩女。进报社之后,这些大学生都忙着交友谈恋爱,对采写任务考核不在意,那点稿费对这些小年轻没有一点吸引力,倒是王燕继承了主任的衣钵,或者说报社第一代报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沉醉在没日没夜的采写之中。那似乎是一种无期徒刑,报纸天天出,记者部就五六个人,当天采访,当天写稿,周而复始,特别是深度报道,从标题到结构,是一件非常烧脑的事情。而王燕,几乎承包了所有的深度报道,为此不知道是没有时间恋爱,还是工作耽误了结婚,反正大家一直没有收到她结婚的请柬。

就是这样一个前任,让李好一下子看到了跑道上的冲刺线。

不好意思拉着同事继续闲聊。就安心坐了下来,向旁边一看,透明的隔板却贴着各种表格:作息时间表、周一至周五时政版面安排表、两会代表委员采访安排表、专题策划安排表……不一而足,把偌大的塑料隔板封得严严实实,让座位自成一体封闭起来。李好翻开一本报纸合订本,这是社长叫主任为李好准备的,叮嘱李好最先一周上班就好好读报,特别是读读王燕的文章。

李好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她一上路就有人拉着跑,跑动时还被别人塞给了一面旗帜。不是对王燕不敬佩,而是她被设定了一个强制性的目标,她仿佛将要成另一个人的复制品。说不定将来出门采写,会遇到这样的交流——这是李好,王燕一样厉害的记者。哦,李好,报纸上天天看到你的大作,跟当年的王燕一样厉害!当然,直到十年之后,这个小城的办公室主任、宣传委员等接待采访的干部换一拨人,李好的声名才能完全覆盖王燕。

有榜样总是好事。李好决心听从教导,把这个从未谋面的姐姐当作老师。她翻开报纸,王燕的名字果然遍布版面,让李好看得入迷。从标题到内容,从结构到文采,李好深为折服,不由拿起了一支换芯笔,拔了笔帽,想把一些精彩的标题写下来。这些标题,既供自己参考,也是提醒以后免于重复。新闻是年年更替的四季歌,虽说李好要变成另一个王燕,虽说以后的采写周而复始,甚至还有雷同的新闻事件,新闻素材,新闻人物,但标题至少不能过于重复。你不知道用过的标题,说不定将来一出手,就与王燕的标题完全重复了。

这真是一件难堪之事:可以学习,不能重复。李好隐隐感觉这是一种命运的启示。

李好发现有笔无纸,于是习惯地伸手拉开了抽屉。抽屉有些沉。李好增添力度,拉开一看,果然塞满了来不及清理的各种材料:文件,简报,报表,通知,方案,年鉴,内刊……一座小城的“内脏”都在这些文字里,单位部门、公司企业、乡镇村居,凡是能够用文字来表现的业绩,都集中在这些杂乱的材料里。而王燕,或者说报社记者的任务,是从这些富矿里下工夫深掘下去,筛选、整合、翻新,从文字材料的重围里冲出来,以一个新闻记者的眼光,给予全新的阐述。

当然,这些都是二手材料,并不是最好的新闻素材。

主任带着李好从社长办公室出来,一路上对李好进行“岗前教育”,就提醒过李好要警惕二手材料“依赖症”。主任说,记者最拿手的本领是采访,要深入基层搞到一手材料,就像当年王燕,参加一个简单的活动,却能弄出一篇深度报道,而那些偷懒的记者下去采访,却不打开脑子睁开眼睛,就问对接的干部有没有材料,然后玩自己的手机,一回来交稿子,好好一个新闻素材,明明是一头肥猪,却只拎回一根猪尾巴。

这些老旧的材料,这座曾经的矿山,与李好手上的报纸合订本形成一种有意思的呼应,因为李好感觉从材料到报纸,在这些文字的转换之间,就是王燕耗去的青春,就是姐姐成为剩女的辛酸人生。这时,李好从抽屉里拎起厚厚的材料,一本黑皮采访本从中掉了出来,啪嗒一声,从桌面跳到了地面。

李好把采访本拿了起来,翻开一看,是王燕的名字。李好有些诧异:王燕告别得这么彻底,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处理一下吗?

李好顺手翻了翻,发现几乎没有空页。这就是主任一直称赞的一手材料吧。李好有了阅读的兴趣,不由地研究起来。这本黑皮采访本,与李好刚刚领到的采访本并不相同,可能是八年前报社定制的产品,纸页是小孔铁圈装订,封面没有塑料封皮,大开本。

更大的区别是笔迹。记者的采访本,其实跟医生的手写处方单一样,是一种天书,潦草,洒脱,简约,跳跃,跨行。只有自己或业内人士才能完全看懂。但王燕的这个采访本,却是工工整整,段落分明,像一本日志或者学习笔记。李好奇怪了,再古板的记者也不至于这样从容记录吧。

李好细细阅读了几页,立即明白了:这不是新闻采访,而是一本工作笔记,而工作的内容,是一种叫拆迁的工作。拆迁的项目,叫一江两岸工程第一期,而王燕工作的地点,好像叫擦子街。

这让李好非常好奇:为什么骨干记者王燕突然被派去搞拆迁了?为什么她成为剩女最后辞职离开小城,为什么她热衷于记录工作的琐碎事情?为什么最后对采访本弃如敝屣……李好想把厚厚的工作笔记看完,显然时间不允许,在她面前摆着更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报纸合订本。

为此,她把笔记塞回了抽屉。

此后,每天上班,无论坐办公室里看报,还是跟着主任出去采访,李好总会抽时间看上一两页。由于上次李好不小心,采访本掉到地面,册页脱落后随意塞回去,李好抽出来的页面有时杂乱无序,但读起来倒不觉得颠倒混乱,因为都是擦子街的故事,交织在拆迁的工作之中。一个月后,李好看完这81张活页。

继续阅读:第44章 碑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野庙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