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所谓蒙古人
狸狸2023-05-11 10:382,055

蒙古人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日,看着陌生的环境,感知着身下温热的席面,他脑中冒出经典的三连问: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干什么?”

谨慎地打量四周,他蹑手蹑脚地下床,偷偷推开木门一角,蹲在地上,透过狭窄的门缝观察。

不料,门外两位大汉早已经守候多时。

见木门有了动静,立刻派一人去通知杨知月,另一人则是猛然推开大门,将蒙古人暴露在阳光下。

蒙古人像一匹野狼,嗖得从地上挑起,“嘭”地将木门带上。

守卫:“……”

由于暂且不清楚蒙古人的身份,出于安全考虑,杨知月没直接见他,而是让别人先去招待。

作为唯一会蒙古话的人,陈书当仁不让地承担重任。

他屁颠屁颠地来了,用烫嘴的蒙古话解释一通。蒙古人听完,也道出来历:“我叫俄日敦,来自厄知吾部。”

陈书眉头微挑。

俄日敦在蒙语中意为“宝贝的,宝贵的”,是相当常见的蒙古男性名,相当于汉人的“王大强”“刘大山”。

而厄知吾部落——

大多数中原人会认为只要生活在蒙古的异族人都可以被称作蒙古人。

实际上,蒙古大致可以分为黑塔塔儿和白塔塔儿两种部落。

黑塔塔儿是包括蒙古王族孛儿只斤在内的全体蒙古人,他们又被称为草原的原住民。

黑塔塔尔包括的蒙古族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迭儿列勒蒙古和尼伦蒙古。

迭儿列勒是指一般的蒙古人,尼伦蒙古是指纯洁出身的蒙古人,通俗意义上的蒙古贵族。

而俄日敦口中的厄知吾部落,便是迭儿列勒部中捏古丝部的一个分部。

俄日敦那句“来自厄知吾部”看似是介绍来历,实际上在说“我来自小部落,是个普通的蒙古人”。

“……”陈书吐槽,“我信你个大头鬼!”

跟他一直有来往的阿克苏便来自厄知吾部,为了取得陈书的信任,他曾经向长生天发誓,“我是厄知吾部唯一的走私商人!”

所以,这位俄日敦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陈书将俄日敦安排在二楼包厢内,转身去后院向杨知月汇报情况。

“……对方来历不明,我们还是谨慎行事为妙。”

“咱们是做生意的,只要钱到位,无需计较太多。”杨知月顿了顿,又轻描淡写道,“当然,如果他真有恶意,明年今日——”

“便是他的忌日!”

时至今日,杨知月手下的自卫小队已经招募到上百人。

她可以将任何人坑杀在怀荒,这是她的底气!

两人盘腿在炕上对坐,杨知月先是拿出热销单品——腐乳。

艳丽的色泽,回甘的味道,合适的价格……但凡有生意头脑的人,绝不会拒绝这笔买卖。

俄日敦道:“……不太合适。”

杨知月又拿出大酱,这是刚研发的新产品,算是让俄日敦尝个鲜。

为了展示大酱的用处,她让厨娘做了一碗炸酱面。

正经炸酱面应该有五六种配菜,冬日蔬菜较少,知味观的地窖也没有储存太多,杨知月索性让人拌上甜脆的鬼姜丝,刚发的黄豆芽,切得细碎的白菜丝,味道同样很不错。

比脸还大的面条一上桌,俄日敦便双眼冒亮,他吨吨吨干完一碗。

生动地表现了“干饭”二字的精髓。

过程中,杨知月都能听到陈书偷偷咽口水的声音。

放在后世,俄日敦绝对是火爆全网的吃播。

就当她笃定这单肯定能成时,俄日敦再次拒绝。

杨知月:“……”

你对着比狗舔得还干净的饭碗再说一遍?

顾客是上帝,顾客是上帝,顾客是上帝……杨知月默念三遍,又让陈书端出更多副食品。

豆腐、冻豆腐、豆干、豆皮、豆泡、干豆腐、千张、内酯豆腐……

七八样食品摆在陶盘里上桌,俄日敦挨个尝过,又挨个拒绝,他吃得小肚子都鼓起来。

杨知月:“……”

当她以为这货是来混吃混喝时,俄日敦打个饱嗝,说出进货要求,“我想进一些稳妥的产品。”

稳妥?

副食品就是最稳妥的产品,只要能打开销路,绝对不会赔钱。

两人驴唇不对马嘴地沟通,谁都不满意。

没了办法,杨知月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地拽出一块毛毡垫,“你难道想进这玩意?”

俄日敦一见那牡丹纹样的毛毡垫,不由得眼冒金光,他小心地拿到手里,仔细地抚摸着上面凹凸不平地纹路,接着又对着太阳观察了好一会儿,看得眼睛都发酸了,方才不舍地收回视线。

“这东西简直太好了!我要一百份,现在就付定金!”

杨知月:“……多少是有些离谱的。”

一位蒙古人来中原进货,相中了本应是蒙古特产的毛毡垫。

这话中的槽点多得她数不清。

其实,在当下这种情况很正常,蒙古人在撤出中原后,一直被汉人压着打,他们无暇发展。

贵族们巴结中原朝廷,好重新恢复父辈时的安逸生活;底层平民忙着应付生计,没有闲工夫处理羊毛。

可游牧民族对高保暖的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比起粗粗处理过的羊皮,柔软又富有色彩的羊毛毡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俄日敦眼光可谓是毒辣至极。

当天,两人便在县衙签好契书,约好年前收货,定金五十两。

陈书参与了这笔生意的全过程,他亲眼目睹杨知月用废弃陶器换羊毛,又用羊毛戳毛毡,最后将毛毡换成金钱!

……这金钱还是从出羊毛的蒙古人手中赚到的!

嚯,简直是一套完美的薅羊毛闭环!

陈书忍不住为即将被薅秃的蒙古人默哀三分钟,然后回去喜滋滋地烧陶器。

他必须努力啊,要持续不断地提供薅羊毛的基础。

薅别人的羊毛也太快乐了叭!

继俄日敦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赶到怀荒,甚至还有一位从太原来的货商,听闻是大家族的人,同行者尊他为“郭先生”。

大家族?郭氏?

在世家谱中确实有一位名为“郭氏”的顶级士族——太原郭氏。

可太原与怀荒相距千里,太原郭氏怎会在怀荒出没?

他莫非是冲盛怀安而来?!

继续阅读:第29章 惨被变成公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放后,世子妃靠种田系统开疆拓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