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伴君如伴虎
耕田的狐狸2025-06-12 12:022,927

此刻。

顺天府,紫禁城御书房。

朱棣刚入住,便有太监送给他一份惊喜。

确切说,只有“惊”。

惊得老皇帝一身冷汗。

朱棣大手死死攥着一张拓印,那印迹呈现黑灰色,乃是一块玉佩的拓印。

“寿与天齐。”

多么熟悉的名字,当年父皇为了彰显皇家威严,给每一位皇子都造了一块免死玉牌,正是寿与天齐玉。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登基,第一件事便是削藩,同时将天下藩王手中的玉牌也都收了回来,供奉于太庙中。

但是也有例外,他自己那块,送给了皇太孙朱瞻基。

“去查,太庙中是否有遗漏。”

朱棣沉闷声音,宛如暴风骤雨前的铅云,压得堂下太监喘不上气。

“回陛下,隐卫接到拓印之后,立刻查了应天府太庙,并无遗失……”

那玉佩答案显而易见,此物乃朱瞻基所有。

如此重要的贴身之物,被人拓印,可想而知,皇太孙境遇如何。

“信交给朕。”

神秘人不仅送来拓印,还送来一封信,那太监身体不自觉抖动下,小心将信交给朱棣。

由于指名道姓交于皇帝手上,他们并没有看。

撕开信封,朱棣只看一眼信的内容,便暴怒起来。

“天杀的白莲妖教!朕要屠灭他们十族!”

呯,震怒之下的朱棣,一把抄起砚台,砸向那太监。

瞬间,太监被冲力带出半米远,额头凹进去一大块,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其余伺候的宫女和太监,先是一惊,然后纷纷跪在地上,如磕头虫一样,乞求恕罪。

声音很大,引来了大汉将军注意,立刻大门打开,皇宫侍卫冲了进来,见皇帝没事,又弯腰退了出去。

陛下不知何事杖毙一宫人。

很快这消息吸引来金忠的注意,老头一直留守在北平,督建皇宫,索性也就主在一处偏殿。

难道说皇帝对皇宫不满,还是说北方又出幺蛾子了。

作为曾经的兵部第一人,他推开了御书房大门。

“陛下,龙体要紧。”

朱棣已经不再暴怒,冷静得像一只狩猎前的狮子,那三角眼能杀人。

“天下不太平,有很多人想要看着朕,断子绝孙。”

朱棣咬牙说道,尤其绝孙两个字,更是咬得极重。

“皇太孙出事了?”金忠可谓老人精,只言片语便能了解到昔日老上司所想的意思。

“被困于镇安府,落入白莲贼人手里。”

朱棣觉得胸腔在燃火,手忍不住哆嗦将那信丢给金忠。

后者快速查看一番,眉头皱成个‘川’字。

每个人角色不同,所考虑事情也不同。

皇帝更关心皇太孙安危,而金忠则在看着上面的赎金。

一万万两。

这些反贼怎么不去死!

眼下大明正在西征,钱粮砸进去无数,甚至一些地方为了提前完成税额,加码农税,逼死农人的事情屡屡发生。

朝廷这才勉强凑够军费。

如今大军在大宁等重镇集结,此刻来这封勒索信,若是皇帝真的应了他们。

顷刻之间,西征立刻失败。

不仅如此,还要穷搜天下,以肥白莲吗?

因为除了钱财之外,那些反贼还要匠工,生铁,食盐和煤炭。

国库内很难满足他们的胃口。

“我大明即便富有四海,也无法凑够如此财富……”金忠恶狠狠说道。

“那些贼人并没一次要全,而是先要五万件兵器和一千副锦甲,放在保定府附近,一处叫做清苑的地界。”朱棣手指敲击着桌案。

第一批物资,顺天城就能满足,只是这批兵器能否暂时堵住反贼的血盆大口么?

如果不给,下次送来,可是皇太孙的胳膊。

如果顺了反贼意思,那大明岂不是反贼的后花园,任由取夺。

一边是江山社稷,一边是皇太孙安危。

朱棣再次陷入沉默。

“陛下,会不会是其他人所为?”金忠虽然久未在朝堂,但对朱棣三个儿子之间的矛盾,有所耳闻。

尤其那汉王,恨不得打死太子,取而代之。

天下谁人不知,太子最大仰仗便是皇太孙,若能将皇太孙限于险地,迫使皇帝杀孙。

顺势推翻太子也就容易多了,他不认为皇帝为了皇太孙而放弃江山。

怎么想,汉王嫌疑都最大。

然而,金忠低估了皇帝宠爱儿孙的心思。

“我皇家绝无丧心病狂之辈,你也莫要肆意揣摩。当初汉王要去交趾,若不是瞻基这孩子做事稳妥,此刻汉王也会陷于镇安城,无论是谁,朕都不得不救。”

金忠张了张嘴,好吧,顺着皇帝的意思。

自古皇子有几个干净的,希望不要因为嫡娴之争,毁了大明国祚。

那皇太孙还号称做事稳妥,却被贼人控制,想来也是沽名钓誉之辈。

能从数万大军中被人撸走,金忠认为皇太孙就是个废物。

大殿内再次陷入宁静。

“不知陛下的意思……”金忠觉得,此刻还是当一名好臣子,莫要给自己招灾。

皇帝需要听话的人,而不是替皇帝拿主意的人,他便是最听话的臣子。

“卓令京卫五军,缴械,送于清苑。

卓令锦衣卫、隐卫,十万里加急行军,将全部力量投射到镇安府,朕想知道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金忠一惊,目前也只能如此了,二十五万西征大军,因为一封信就少了三万战力。

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就在君臣沮丧之时,忽然纪纲来了。

“陛下,好事情。”

朱棣一听,三角眼动了下,下意识去摸砚台,这才想起那砚台还在地上,之前砸了一名太监。

金忠一直瞧不起纪纲,冷哼一声,扭过头去。

省得一会儿皇帝暴怒,振得耳朵嗡嗡响,或怪那纪纲倒霉。

“说,什么事情,若不是西征大捷,朕要你一年下不了床。”朱棣那声音冷得令人发指。

纪纲狠狠咽下一口吐沫,完了,来的时候没看黄历,时辰不对呀。

老皇帝这是生大气呢,撞枪口上了。

可是,皇太孙那边的大捷,应该能堪比西征吧?

于是,纪纲将捷报送到皇帝面前,低着脑袋,宛如霜打的茄子一样,等候发落。

捷报他没资格看,火封完整,朱棣接过捷报,冷哼一声,拆开火封。

一目十行的看完捷报。

本来,老皇帝已经把交趾、广西、以及云南的主官都判死刑了。

结果随着老皇帝表情变化,那些人祖坟开始冒青烟。

“斩首黎利?覆灭白莲教??阵斩十万???”

卧槽!

朱棣忍不住报粗口。

因为这捷报是皇太孙亲手所写,那意味着什么,岂不是皇太孙没事,不仅如此,还荡平了交趾之患。

那之前勒索信又算什么?

朱棣反复查验捷报,甚至还宣来鸿翎急使询问详细情况,这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询问清楚。

皇太孙又双叒以身做饵,坚守镇安府一个月,这才完成全部布局。

在里应外合之下,打得两股叛军尸存遍野。

没错了!

朱棣感觉幸福来得太快,本以为西征之后,立刻挥兵南下解决交趾顽疾。

未曾想,一个月不到,西南稳了。

阵斩十万,这是怎样的概念。

当然,张铺在这里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

负责完成口袋阵。

但以张铺的智商,绝对想不出如此妙计,以身做饵,引来叛军主力,毙于一役!

“哈哈哈,这浑小子,又开始犯浑,主将哪能当诱饵,如此大捷,朕怎么赏赐你呀……”

朱棣爽朗笑声,引来金忠侧目。

“陛下,可否让老臣也看一下捷报?”

很快,那份捷报传到了金忠手里,老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生猛?

一个幼军卫,外加张铺的六个卫,阵斩十万,削首匪首。

如今黎利的脑袋被石灰阉了,正在送往奉天城太庙的途中。

“老臣为陛下贺!”

金忠跪在地上,这种事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恭喜,说不准帝王龙颜大悦,赐下奖赏呢。

果不其然。

“好好好,朕非常欣慰,晚上传宴给行在的各位大臣,朕与诸臣同饮一杯酒。”

说完,看了一眼纪纲,总觉哪里不顺眼,这厮表情怎么像是在上坟。

如此大捷,却露出哭丧脸,扫兴!

于是将目光投在金忠的身上。

“老尚书辛苦一趟,率兵去清苑,朕不想看到任何一个喘气的反贼。”

朱棣说得很含蓄,不想叫杀戮影响到宴会心情,皇太孙实在太给力了。

金忠领旨,一顿饭都没捞到,还要亲自去干脏活,胡子气得动了动。

出门忍不住踹了一脚纪纲。

都是这丧门星惹的祸。

纪纲那敢动弹,忍了一脚,还等着皇帝嘉赏,毕竟他带来的好消息。

结果,朱棣就这么退朝了。

“不是,陛下……您是不是忘了什么。”

纪纲对着空位置,不住的吐槽,面见圣上,一定查好黄历,伴君如伴虎啊。

……

继续阅读:第87章 论高叉旗袍的妙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明:让你治国,你成海上日不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