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扒皮一脸“果然是你小子”的了然。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你自己都承认了,那就跟我去里正家。该打该骂,自然有里正做主。”
“杨叔啊。你就那么狠心啊?我家穷,叔是知道的。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才做了错事。叔就当我是自己的孩子,你打死我都成。就是千万别送我去见里正啊……”
夏荣抱着杨扒皮的大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众人见夏荣这般模样,有人就不忍心了。
“是呀,杨扒皮。你这要是送他去见里正。这孩子的前程可就毁了。”
“都是一个村的,怎么忍心呢?”
“孩子都知道错了。再说,你的萝卜反正也已经还给你了。何必做得那么绝?”
……
杨扒皮一听,居然没有人站在他这一边。
“不去见里正也行。李秀才家的三两银子医药钱,你来出了,这事我就当没发生过。”
他不关心夏荣的前程不前程的,他只关心他自己的得失。
夏荣一听,杨扒皮这是同意放他一马了。
立刻感觉到有了生的希望。
别说三两了,就是杨扒皮要他三十两,绝望中的他,也会一口答应下来的。
“三两就三两,谢谢杨叔,我夏荣会记得你的恩情的。”
哼,更会记得你的仇。
等将来我中了举人,有了官身……
夏荣在心里想着。
只是,此刻的他还不知道,他已经没有中举人的机会了。
夏秋见事情有了结果,不想在此多留,便转身走了。
夏荣远远望着夏秋的背影,眼底渐渐露出怨毒的目光。
他原本想着,和李秀才家搞好关系,自己多少也能沾一点李家的光。
比如,偶尔去蹭个饭,没钱的时候,去借点银子花花什么的。
谁知银子没借到,倒被这丫头坑了一把。
搞得现在村里人都知道自己偷了杨扒皮家的萝卜。
自己以后还怎么在村里混?
而且,若是这事传到了学堂里,……
他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
夏秋回到家,心情十分愉悦地去看院子里昨日种下的人参。
只见昨天埋种子的地方,冒出来一株小小的苗。
才一根手指长短。
“李睿哲,这人参怎么长得这么慢啊?是不是要施肥才行?”
李睿哲也跑过来看:
“只要浇水就行了。它自己会慢慢长的,你急也没用。”
这个傻小子别的时候糊涂,但是这件事上,夏秋绝对无条件百分之百信任他。
人参长得太慢,只能等。
但是红果子可以每天都种出来,夏秋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挣钱的好机会。
于是撺掇着李睿哲,又种出来好些红果子。
摘下来,装在背篓里,两个人背着,送到鸿远楼去。
鸿远楼的王老板,见到夏秋,那一张满是皱纹的脸,立刻就笑开了花。
夏秋知道,自己上次教给王老板的方法,奏效了。
“夏姑娘的主意,当真是有用得很。近来我楼里回头客多了不少。大多都是为了尝红果子的。”
不止如此呢。
有好些顾客,提出想要买一些红果子,被王老板告知不能卖的缘由,都对青雅轩的做法十分的不耻。
能来鸿远楼的顾客,都是非富即贵的。
虽然青雅轩背后有县太爷撑腰,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人敢去教训他们。
不久就听说青雅轩的掌柜的,被人给揍了,铺子也被人给砸了个稀烂。
就连县太爷,也没查出来始作俑者是谁。
经此一事,那青雅轩虽然依然霸道,但是多少是收敛了一些。
王老板想到此事,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夏秋见王老板高兴,自然自己也高兴。
王老板挣钱了,她也跟着沾光不是?
从王老板那里拿了银子出来,夏秋想着,家里该添置一些东西。
天色还早,她便带着李睿哲去了集上采买。
她先是去了粮食铺子,买了些米面,又去布行,挑了两匹布。
一匹深色的,给男人们做衣裳,一匹浅色,给自己和娘做衣裳。
接着又给家里四口人,每人各挑了一双鞋子。
买了这些东西,两人的背篓都装满了。
幸好有李睿哲在,他那身蛮力气,可算派上用场了。
想到此,夏秋又给李睿哲买了一串糖葫芦作为奖励。
两人这才回村里去。
买完这些东西,夏秋几次卖红果子得的钱,也就不剩几个了。
她虽然心疼钱,但是觉得花得值。
这十几天下来,她已经从心里,把王氏、李秀才和李睿哲,当成一家人了。
她背着满满一背篓的东西,往回走的时候,
感觉就像以前拿了第一份工资,给爸妈买礼物的心情一样。
到了村口的时候,路上来来往往的村人看到了夏秋和李睿哲,便跟他们打招呼:
“哟,夏秋妹子,李家兄弟,今天又去集上啊。买了不少的东西啊。”
“可不,家里没有米面了,买了些米面。”
夏秋随口说着,并没有多想。
李睿哲也舔着冰糖葫芦说道:
“还有布匹,新鞋子。哲儿明天有新鞋子穿了。”
众人一听,都把头伸过来,看他们的背篓:
“哟,还真是。这得花不少钱吧。”
有那多心的,等到夏秋和李睿哲走远了,便凑到一起,阴阳怪气地说道:
“那个李秀才家,不是穷得挖野菜吗?怎么有钱买这些东西?”
“还买那么好的布匹。上次我去集上看了看,连破布头都贵得很,他们居然一下子就买两匹整布。她哪来的银钱?”
“肯定不是李秀才的,我猜呀,多半是夏秋的娘,嫁过去之前,藏着私房呢?”
“你咋知道呢?”
“哎哟喂,你也不看看老夏家,田地多着呢,可是他家却那么穷,为什么呀?依我看呀,多半是夏秋的娘在背后搞的鬼……”
……
这些话,被路过的夏翠翠一一听了去。
她也看到了夏秋和李睿哲背着的满满两背篓的东西。
李睿哲手里还拿着糖葫芦。
穷人家的孩子,平时哪里能吃那个?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舍得买上一串,还要一家人分着吃。
穷秀才家怎么就忽然阔起来了,敢大手大脚买那些东西?
听了村人的议论,她越想越觉得他们说得有理。
肯定是夏秋和她娘在夏家的时候,偷偷攒着私房钱呢。
怪不得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感情家里的银子都被那两个娘们偷走带到李秀才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