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如豆的微光,却不啻于是天使头顶的光环一般,给夏秋带来了莫大的希望。
夏秋顿时也不感到疼,也不感到累了,一咕噜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向那两人跑过去。
“爹,哥哥,可算见到你们了。”
等到走近了那两人,夏秋才发现,那是两个同她年龄一般大的小伙子。
“……”
夏秋简直想挖一个坑钻进去。
又是爹,又是哥哥的,亏她刚才怎么喊出口的。
“他走了。”
两个小伙子朝夏秋的身后望去,说道。
夏秋长长地舒出一口气,这才敢回头去看,果然,那条小路上,已经没有了人影。
“多谢两位小兄弟了。我叫夏秋,住在夏杨村。两位小兄弟怎么称呼?”
夏秋朝两位小恩人拜谢道。
“我认得你。”
些微年长一点的小兄弟说道。
“哦?”夏秋又仔细观察面前的两人,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哥哥快别卖关子了。是这样的,姐姐。我们是张记医馆张大和张二。姐姐上次曾经到我们医馆卖人参。我们没敢收。嘿嘿。”
另一个小伙子见夏秋疑惑的模样,连忙解释道。
夏秋想起来了,上次去卖人参,确实是去过一家叫张记医馆的。
不过,她对张记医馆的这对兄弟倒是没有什么印象,大约是他们长得太平凡了。
“原来是张大和张二两位小兄弟。今天真是多谢二位相救了。改日一定登门拜谢。”
不但长得普通,连名字也很普通。
不过,两兄弟为人倒是不错。
夏秋已经在心里琢磨着要怎么谢他们了。
不过,那两兄弟只当夏秋说的只不过是客套话,并没有放在心上。
本来,他们帮个小忙,也没图报答什么的。
张二乐呵呵一笑,说道:
“谢什么。我们今天到山里挖草药,因此回来晚了些。不过,你一个姑娘家,怎么这么晚还在外面?刚才那个人,看起来可真不是个善茬。”
“是呀。姑娘家在哪里?我们送你到家门口吧。”
张大也热心地说道。
夏秋也正好没有胆量自己走剩下的路,唯恐那人又跟上来了。
一听张大这话,真是求之不得。
夏秋再三地道谢,有说要请张家兄弟到家喝杯茶。
路上,夏秋问起他们的医馆。
“你们两兄弟都会医术?可有想过把医馆做大?”
张家兄弟一前一后,把夏秋夹在中间,十分贴心,让夏秋感到很有安全感。
“做大?多大?”
张家兄弟似乎不懂夏秋的意思。
夏秋用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说道:
“自然是越大越好,全镇最大。”
张大嘿嘿笑着说:“这可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杏林春可是有官府的后台的。我们可不敢跟他们比。”
“是呀。”张二也说道,“我们也就给小老百姓看看病。老百姓都穷,有些连药钱都不想给。我们医馆,也就混个温饱。挣钱我们是不想了,就当为人民服务了。”
夏秋对两人的博大情怀感到十分地钦佩。
但是她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开医馆虽然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是有了钱,才能为更多老百姓服务呀。
夏秋正要好好开导这对兄弟,给他们上上课。
“到夏杨村了。”张大说道,“进了村子,姑娘就安全了。我们就不送了。姑娘慢走。”
“等等,两位去我家用个便饭吧。”
夏秋挽留道。
“不了,我们回去还要处理药材。改日有空再来叨扰吧。”
两人赶着骡子,就着灯笼发出的微弱的光,远去了。
夏秋望着他们消失不见,这才快步回家去。
王氏和李秀才已经在门口张望了许久,一看见夏秋,两人连忙跑了过来。
“秋儿,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王氏的话音里,带着哭腔,显然是非常担心的。
“进屋再说吧。孩子也累坏了。”
李秀才看到夏秋,很明显松了一口气。
三人进了屋,晚饭摆了上来。
夏秋连忙把今天的事情说了。
“那个李公子,为人可靠吗?哲儿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王氏担忧地问着。
这一天,她又是担心秋儿,又是担心哲儿,差点愁白了头。
李秀才毕竟是读过书的,官宦大户人家的事情,也听说过一些。
他很快就明白了:
“也就是说,哲儿现在是李公子家的门客了?”
夏秋点头,拿出那一百两的银票: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他说会治好哲儿的病,还给了一百两银子。”
王氏和李秀才拿起那张银票,仔细辨别真假。
“乖乖,一出手就是一百两,咱家哲儿这是攀上权贵了?”
转念一想,李秀才又怀疑了起来:
“可是那个李公子为什么会看中哲儿呢?”
李睿哲毕竟是个傻子,凭什么能成为李府的门客呢?
夏秋其实对这一点也感到不解,不过,她不想让李秀才和娘担心。
“上次哲儿在药房一个人把六个人都打倒了,这李公子看见了。想必是看中了哲儿过人的拳脚功夫。”
“什么?哲儿又打架了?什么时候的事?”
李秀才这才知道药房之事,立刻被转移了注意力。
夏秋很后悔一时说漏了嘴,这下又要将药房的事解释一遍。
最后,夏秋说道:
“李公子答应了明天带我去见哲儿。到时候,我去看了情况再说。若是哲儿在那里受了委屈,我们就把这银票还回去,把哲儿带回家来就是。”
李秀才和王氏点头表示同意。
夏秋打了一个哈欠。
李秀才知道她这一天很累了,便说道:
“你快去睡吧,这银票你先收好。看情况,该还给李公子,我们绝不留着。明天你就替我和你娘去看看哲儿。”
夏秋答应了,便去睡了。
李秀才对收拾桌子的王氏说道:
“我看秋儿对哲儿的心倒是真,这我就放心了。”
王氏说道:
“是你和哲儿待我们的心真,所以我们自然也会真心相待。”
她说的是真心话,李秀才待她,没有话说。待秋儿,也是如亲生的一般。
王氏十分庆幸,能到李家来。
她们在李家的日子,不知道比在夏家的时候,好了多少倍。
屋里没有其他人,李秀才走上前去,环住了王氏的腰。
王氏拍了一下他的手,嗔道:
“快放开。我还要洗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