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夏秋,又安排周小芹住下,阮嬷嬷赶紧去回禀夫人。
夫人还倚在软塌上,似乎从刚才开始就没有动过。
“夫人,已经安排小芹那丫头住下了。”
阮嬷嬷上前,接过小丫鬟手里的茶碗,递给夫人。
阮夫人眉眼带愁,似乎回想起了什么。
“嬷嬷,刚才我一打眼,竟然瞧着那丫鬟,好似我年轻时候的模样。后来仔细一看,又不像了。”
“夫人这是思乡心切,思虑太过。依老奴看,这丫头哪里比得上夫人年轻时候的容颜。也就是她的一手刺绣功夫,还看得上眼。”
阮夫人嗔怪地看了一眼阮嬷嬷,说道:
“这都要怪嬷嬷,明明昨天还说让我不要太想着过去的事,今天就找来这个会苏绣的丫头。这分明就是要让我睹人思乡。”
阮嬷嬷笑道:
“是老奴的错。该打,该打。”
阮嬷嬷知道,夫人跟她开玩笑了,就说明夫人不是真的生气了。
果然,夫人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只是,那笑容转瞬即逝。
下一瞬,夫人笑着,却滴下一滴泪来。
“算了。终究是看了叫人难过。那孩子,就叫她在府内好好干活吧。不要带到我面前来就是了。”
“是。”
阮嬷嬷点头。
心抽紧了一下。
这件事,她终究还是做错了吗?
——
鸿远楼。
因为李睿哲不在的缘故,今天夏秋送来的果子特别少。
本以为王老板会怪罪,谁知王老板一见了夏秋,便兴奋大叫道:
“夏姑娘!真是多谢你了。今天酒楼的生意特别好。我正要好好谢谢你呢。哈哈哈……”
王老板一看就是很开心,好似见到钱了一般。
夏秋便猜测着,是自己之前教给王老板的三道菜,火了。
“王老板,你笑得这么开心,是不是捡到钱了?”
夏秋打趣道。
“哟,还真被你说中了。你的那个水煮鱼,可受欢迎啦。今天一大早,来了好几拨客人都直接点这道菜。那个水煮鱼味道那么重,我还以为不会受欢迎呢,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卖得比咕咾肉和凉皮火爆多了。这下,看隔壁的酒楼,怎么跟我们比。哈哈哈……”
生意好,对王老板来说,可不就是捡钱吗?
他简直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王老板,那你该怎么谢我呀?”
见王老板心情好,夏秋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这可是一个狮子大开口的好机会。
王老板是生意人,生意人从来不忌讳谈钱。
“你的这三道菜的菜谱,我买下来了。你开个价吧。”
夏秋一听,啊,这挣钱的机会来了。
可是,该要多少钱呢?
要得少了,自己吃亏。但是要得多了,又怕王老板以后不跟自己合作了。
关键的是,她对这个世界的菜谱的行情,是一点了解都没有。完全不知道该要多少才合理。
正在发愁的时候,忽然想起了最近的系统任务,不正是:卖菜谱挣一百两吗?
“三个菜谱,一百两。”
夏秋脱口而出。
“好。成交。一百两就一百两。”
没想到王老板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同时,系统提示音在夏秋耳边响起: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卖菜谱挣一百两。获得抽卡机会一次。”
这一次,夏秋没在心里骂系统破了。
毕竟这一次,系统真的帮了自己一个小忙。
要不然在王老板发愁的时候,她还真想不出来卖菜谱这个法子。
这个法子好啊,既帮王老板渡过了难关,又帮自己挣到了银子。
这边夏秋还在想着心事,王老板那边已经差人将一百两银票拿了过来。
夏秋还是第一次见到银票,很是稀罕,忍不住拿着银票左看右看。
王老板呵呵笑着,满眼慈祥地看着夏秋。
夏秋抬头发现王老板异样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地收起了银票。
自己这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定让王老板见笑了。
她不自然地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
“王老板的生意好,我也很高兴。过几天,我还想和王老板合伙,做一桩生意呢。不知王老板有没有兴趣?”
王老板收起笑容,探究的目光在夏秋的脸上看去。
“什么生意?说来听听。”
他真是越来越对这个小姑娘感兴趣了。
真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里,有多少有趣的点子呢。
“我有一个朋友,一手苏绣了得,得过大户人家的掌事嬷嬷的夸赞的。她干活的间隙,绣了几幅帕子,想要卖。只是没有路子。所以我打算把她的帕子都买下来。”
“然后呢?你打算怎么卖?”
王老板听了一半,依然不明白夏秋的意图。
夏秋便接着说道:“我那个朋友绣技虽然好,但是这年头,绣的好的,也不止她一个。何况她这种没有关系的,绣品若是拿到秀坊里去,也并不能卖得好。所以我打算请王老板帮忙卖。”
“这……我这可是酒楼啊。这卖绣品……”
王老板丈二的和尚一般摸着头脑,一脸的不解。
若是别的老板,听到夏秋的话,早将她赶出去了。
不过,王老板是见识过夏秋的绝妙的点子的。
因此,虽然他很是不解,但依然耐心地听着。
“自然,王老板开的是酒楼,卖手帕,不合适。但是,你可以送啊。”
“送?”
这一招,王老板是见识过的。他们的果子,就是打着“送”的旗号卖出去的。
不过,这一招已经用过了。再来一次,就……
“对,送。当然不是白送,而是要让客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来买这个赠品。我给这个法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换购’。在鸿远楼消费满一定的金额,由小二赠送一个牌子,客人拿着这个牌子,可到门口,凭这个牌子,加三十文钱,就可以买到在秀坊需要四十文才能买到的精美手帕一条……”
不等夏秋说完,王老板心里的小算盘就哗啦哗啦打起来了:
秀坊内一条手帕至少卖四十文,但是秀坊收购手帕,自然价钱要低得多,顶多十几文。
夏姑娘的这个朋友,若是把手帕拿到秀坊去,一条怕是卖不到二十文。
但是现在若是用夏姑娘这个法子,手帕卖的价钱高了,但是买的顾客还会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而自己的顾客,也会为了那便宜了十文的手帕而多点菜,以达到换购的条件。
真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