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府前,所有人都看着杨辰。
现在事情已经清楚了,对于杨辰的条件,很多人也觉得有些苛刻。
不管是黎家还是景家,损失都要比杨辰惨重。杨辰的条件别说两家不会接受,就是一般的家族也不会同意。
“对我而言,生命的价值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同样是生命,一个想死的念师和一个想活的普通人,生命会一样?
和我一起的女人没有招惹是非,更不想死,可是她死了。这不是她的错。
有些人想要杀别人,最后被别人给杀了,这本就是他应该承受的。
既然想杀人,就应该想到被杀,这两种生命岂能一样?”
杨辰的声音越来越大,双眼充斥着怒火道:“我不是来和你们商量的,如果不是秋荷一再的劝说,我今天也不会来此了结。
我会用我的方式来结束这段恩怨,你们喜欢偷偷摸摸的来,那我就跟着你们,杀到你们死绝。”
众人感觉一股寒风吹过,脊背直冒凉气。
那一夜的真相水落石出,不说中级念师,单单是四个高级念师被杀,谁敢小觑杨辰的话。
有大念师又如何?没看到杨辰身后无空和温诃已经迈出了一步?
“杨辰,虽然你得到了鹰飞学院的垂青,可你也别太过分了,这里可是藩篱城。”景家一个老人开口道。
“藩篱城,我好怕。”
杨辰扫视众人一眼,就在众人以为他会出手之时,杨辰突然后退一步道:“妙云!”
众人一愣,只见妙云上前道:“谁都知道我们妙家的事情,现在我们将此事全部交给杨辰代理。杨辰的态度就是妙家的态度。”
“映月珠不是妙家所为,沐月塔不是不开放,想要无声无息拿走映月珠除了妙家之外,就剩下,城主府,景家和黎家。
映月珠本就是藩篱城的之物,也就是城主府之物,城主府如果想要,直接说出来就行。
至于景家和黎家,当着妙家和城主府的面,是不是该有一个解释或交待?”杨辰目光落在了说话的老人身上。
那犀利的眼神,让对方不由得脚步后撤。
本以为杨辰被对方的话吓退,没想到来了如此一手,将妙家和城主府给拉上了。
够狠,现在如果景家和黎家没有好的解释,杨辰完全可以用当初对付妙家的办法,将景家或是黎家赶出藩篱城。
“杨辰,你少东拉西扯,这事怎么可能是我们景家干的。按照约定,这十年到了,映月珠中月灵之气可是我们景家的。”老人气得浑身颤抖。
“按照你这个说法,那么只能是黎家干的了?”杨辰笑道。
“,,,你没有证据别胡乱说话。我们黎家为什么要这么做?”黎源尨怒目而视。
杨辰看着秋荷,笑道:“没有证据相信你知道怎么做,妙家能够离开藩篱城,景家和黎家为什么不能?”
众人看着杨辰,心里直冒凉气。
此刻不管是黎家还是景家被赶出藩篱城,那就不可能再联手,到时候杨辰有着妙家和温家的支持,两家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了。
然,杨辰说得一句套一句,他们连辩驳的理由都找不到。
“城主,你真的相信他说的?”景家老人愤愤道。
秋沧摇了摇头道:“不是我相信不相信,如果没有证据的话......”
“好,既然如此,我们只能动手了。想让我们景家退出藩篱城,那就看看有没有这个本事了。黎家怎么说!”老人大声道。
“说什么?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没有什么可说的。用实力说话。”黎家有人道。
一瞬间,场中的气氛凝重起来,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了城主秋沧。
“既然你们都决定了,那我就不阻挡了。明天此时,家族论战,中级念师和高级念师皆可参战,输者离开藩篱城。”秋沧摆了摆手。
周边顿时炸开了锅,家族论战,这么多年了,藩篱城还是第一次。
不是以前家族之间没有矛盾,可谁都不敢进行家族论战。
家族论战比拼的是家族中层实力,不计生死,一旦失败,整个家族就会出现严重断层,没落是迟早的事情。
看着几方离开,顿时有人议论道:“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可我怎么看都像是杨辰一手促成的。”
“这还用你说,杨辰先是提出条件,激起黎家和景家的怒火。
然后又借助映月珠的事情,火上浇油,黎家和景家可是大家族,怎么甘心吃如此大的闷亏。”
“有意思啊,可家族论战妙家和温家并不占优势啊!”
各种猜测层出不穷,他们不明白杨辰为什么花费如此力气促成家族论战,这没有任何好处。
就在所有人议论此事之时,杨辰走进房间关上了房门,静心开始修炼。
与此同时,城主府的正堂里,秋沧看着秋荷道:“你怎么看?”
“爹,我不明白。我知道这是杨辰促成的,可这对于他来说没有好处啊?”
“不仅是你吧,我想现在整个藩篱城的人都这么想,不然的话黎家和景家也不会做出这种决定。
如果是说藩篱城除了杨辰之外,还有谁知道这次家族论战的目的,恐怕只有我了。
不过我是真的欣赏这小子,实力强,天赋高,连脑子都这么好使。”秋沧笑道。
“爹,我听不懂。”秋荷茫然。
“等这一战结束你就懂了,和下面的人打个招呼,有关杨辰的事情,城主府一概不参与。”
秋沧离开了,秋荷却懵了。
她实在想不通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温家和妙家同样如此,虽然很多人心里有着疑问,可谁都没有去问杨辰。
此刻他们已经是骑虎难下,这个时候突然说不打了,那么不仅仅是丢人那么简单,他们同样无法待在藩篱城。
突然间,所有人惊骇的发现,这些家族居然被杨辰一个人,将死死的牵扯到了一起,想退都退不了。
不过一天的时间,各个家族都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人手,转眼就到了第二天的正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