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雨中警豪
我的父母,生于四十年代末期,成长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没有什么文化,属于支持边疆建设的成员之一。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末期,成长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当时父母在政府部门工作,我们就住在家属院里面,被称为小院里面的孩子。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小院里面。
他们家跟我们家比邻而居,父母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们家只有一个独生子,应该是为了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祖国边疆的建设上面。
其实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各自的利益之争没有现代社会那么强烈的时候。我感觉那个年代的友谊要纯真了很多。
特别是父母亲他们那一辈的人,经过了社会的很多动荡的风雨洗礼,已经把很多的东西看的很淡薄。
父母他们那个年代,受到的教育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助。他们那个年代的阶级兄弟感情,有的时候说起来,还真的是感人肺腑。
他们家有个儿子,叫张小松,比我大六岁。在生活艰苦的那个年代,他们家和我们家基本都是相互扶持着走出来的。
特别是在周末的时候,如果谁家包饺子,或者发了肉票,割了点新鲜肉回来,炒了一碗,一定会给对方送半碗过去。
我们家跟他们家,中间只隔了两道门。平时上下班,都要经过同一个走廊上下。
那年,张小松高中毕业。本来想去考大学的,可是张小松从小就体会到了父母生活和工作的艰辛,所以就放弃了读大学的愿望。
那年全市就业考试,张小松以全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市交警队工作。当时父母非常的开心和高兴,专门在小馆子里面摆了一桌酒席,请朋友们一起来庆贺。
转眼张小松参加工作已经一年多了。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带着女朋友回来家里面吃饭。
他们家做了很多好吃的,跑来叫我们。父亲下午值班,所以我就跟母亲一起过去他们家吃饭,顺便也看看张小松漂亮的女朋友。
我跟母亲和他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聚在一起吃饭。
突然,张小松站了起来,跑到窗户边上。他说看见一个小女孩从窗户外面跑过。
我母亲和他们一家人,包括他的女朋友,都感觉到非常的惊奇?我们住在二楼的,怎么会有人从窗户外边跑过?
他说:一定是的,那个女孩子大概十岁左右。穿着一条花格裙子,而且裙子上的花还是大红花的那种。
当时他是对着窗户坐的,我们也确实没有看到。
就问他是不是眼花了?因为确实是二楼,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怎么会爬到二楼的窗户边上来跑动。
他坐了下来,眨巴眨巴眼睛。想了一下,好像大家说的也对,是有道理,也许真的是自己眼睛花了。
吃过午饭以后,我们跑到小院外面的小河边去玩。在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叫了小院里面的一个朋友一起,打起了扑克牌升级。
春天的城郊河边,风轻柔的吹着,清新的空气伴随着微风。一阵阵的进入鼻孔,让人有无限舒畅的感觉。
太阳温柔的普照着大地,不远处田里的麦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河边刚刚发芽的翠柳伴随着微风荡漾,小河里的水平静的流淌着,完全体现出了沉静的美。
春天的小溪水,清澈透底。有时还可见小鱼在水底摆动着尾巴,三三两两,成群结队。整个田野和小河边,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刚刚开始打牌不到十分钟,张小松望着相隔三块水田的公路发呆。
你怎么了?他女朋友在问他。
你看那边路上,我中午看见的那个小女孩在对着我笑。
哪里有人?他女朋友看了半天,没有看到人影。
就在那里啊。
张小松用手指着公路:在那根电线杆的下面站着的。
梳了一条辫子,穿花格裙子,是牡丹花的那种。就站在那边电线杆下面。
我跟另外一个小院的朋友也站起来。向着远处望去,顺着他说的电线杆望去。
说实话,我真的没有看到那个小女孩。另外一个朋友也这样说。
第二天,张小松上中班,早上起来的比较晚一点。中午我放学回家吃饭,看见他在洗脸漱口。我们彼此打过招呼。
下午放学的时候,道路比较拥挤,那个时候接小孩子的车辆比较复杂。
摩托车,轿车,自行车。混成一个人流群。
我骑车回去的时候,看见张小松在我们昨天中午打扑克,他说看见小女孩的地方执勤。
我骑车从他身边经过,跟他打招呼。
刚刚齐身而过,张小松把我的自行车往前面一推。跳过自行车冲着公路就扑了过去。
我吓得刹住车,转身去看他。
这次我看见了,是他说的那个小女孩。一条独辫子,穿红色玫瑰花的格裙,穿了一双凉鞋。
一辆拉砂石的农用车,为了避让左边的学生和摩托车,往右边靠过去了一点。后轮掉下了路边的水沟,那个小女孩吓得呆在了农用车的旁边。
张小松飞身跃了过去,用右手抓住小女孩的左手手臂。往外面一拖一甩,小女孩被张小松的力道带离了车身,摔倒在车头的前方一点。
张小松被自己的力道一带,反而让自己的身体一个踉跄进入了车身。整个车身倒了下去,砂石和车身掩盖了张小松。
把他挖出来放在路边的草地上,他满脸是血。
这个时候,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滴散落下来,冲洗着张小松的脸。
雨越下越大,我从自行车上拿出雨衣,盖在张小松的身上。
他脸上的血已经被清洗干净,嘴唇乌黑,满脸苍白,鼻孔里面还不时的流出鲜血。
在张小松的苍白的脸上,流露出的是一丝笑容。
我想,他的笑容应该是,他证实了昨天看到的小女孩,并救了她。
经过时代的变革,那条公路已经被改造成了六车道,大道通向这个城市的每条街道。
每次我站在那长长的大道上,总会想到那个穿花格裙子的小女孩,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