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冤魂”伸冤上篇
这个故事,是我老家家族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不解和迷惑,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它说的清楚。
小的时候,每年的春节,父母都会带我回到他们的老家去过年。这年也不列外,父母带着我回老家。
经过三天的一路奔波,我们终于走下了踹息的列车。
听着列车的“呼呼”声,一路的奔波,很想睡觉。可惜这一路上还要走五公里的路,然后翻过一个小山坡,才能到家。
那是一个寒冬的傍晚,我们走下火车以后,灰暗笼罩了整个天空。
一下火车,大雪就夹着呼呼吼叫的北风迎面扑来,感觉是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在我记忆里面,很多年没有遇到这样的大雪了,特别是刚刚回来的第一天。
我们回到父亲的农村老家,还要经过一个小镇,然后穿过小镇才能翻过那个山坡。这场雪,把大街小巷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银白世界。
说实话,跟南方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这北方的冬天。四周的空气里都是凛冽的味道,我在心里面觉得,冬天就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你到过北方,特别是在冬天到过北方,你会感觉到,下着雪的夜晚更加美丽。森冷的气息里有一种让你无法忘怀的魔力。
不过那个时候的我,经过了一路的奔波,现在是疲倦到了极点。父母大包小包的背着东西,我也就只能让他们牵着手,盲目的往前面走。
这个时候,我最想的只有暖和的被窝。
你看,你幺叔和大伯他们在前面,应该是赶场刚刚才回去。
我父亲突然对我说。
那我们走快几步,追上他们。然后请他们帮忙拿点东西,你每年都要买这么多的年货,拿的都快累死人。
母亲带着惊喜抱怨的说着。
于是,我们加快了脚步打算追上他们。不过我在那个时候也许就是一个累赘,再怎么加快也快不了多少。
要不我牵着儿子,你跑快一点,让他们等下我们?母亲在跟父亲建议。
算了,这样的夜晚不是很安全。我们还是一起走吧,累点就累点,也就几公里路,父亲回应了母亲。
我借着朦胧的夜色和飘舞的雪的缝隙,往前面看过去,前面有四个人。
他们有四个人呢?我问父亲。
是的,你幺叔和你哥哥周玉,大伯和大哥都在前面。应该是来街上采购年货的。
这场雪应该刚下时间不长,地上还没有完全铺满,他们也应该是在街上喝酒打牌晚了。
我也甩开了父亲的手,开始往前面奔跑起来。见是亲人,父母也没有阻拦我去追他们,他们也都加快了步伐。
漫天大雪的,视线本来就不好。当时也相隔有一百米上下,因为风吹着,怕喊叫听不见,所以当时也就没有喊他们。
这个时候的我,边跑边喊,可惜他们在前面就是没有答应我。
还有五十米左右的时候,我再看前面。根本就不止四个人?
他们前面还有很多人,我都不认识,前面的人好像抬着棺材。
我一看见这个,一下就吓着了,不敢再跑,站在原地等父母。
父母走近问我为何不跑了?
我把好像看见的情况跟父亲说了。
父亲说:不能啊,如果是抬了棺材,应该有哀乐声音,不可能就这样静悄悄的。
再次抬头往前方看的时候,前方已经一片黑暗。空中依然飘着雪花,一个人都没有了。
这些人走的真快!
母亲笑着解围。
应该是天黑下雪,你没有看清楚。因为这边的风俗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出殡,算了吧。反正都有点晚了,我们慢慢的往家里面走,应该可以赶上吃夜饭。
回到家,都晚上十点多了,幺叔看见我们回去,赶紧让幺娘去做饭给我们吃。
我看见你们在前面走,我叫你们你们也不答应我?小孩子嘴快,我脱口而出。
看见我们?什么时候?在哪里?
在路上啊,爸爸妈妈都看见了的。你,还有哥哥,大伯和大哥。
几点的时候?他转身问父亲。
应该是八点的样子吧,不过也不一定是你们。比较远,天黑,又下着雪,也许没有看清楚。父亲客气的回答。
应该没有这个可能,我们今天上山去找村里面失踪的一家人,八点多才回来。
回来以后就在家做饭吃。这不,刚刚吃了放下碗筷你们就回来了。
失踪的一家人?怎么了?
一家三口,小孩五岁。因为自己做生意,刚刚在村口路边修了一栋房子,跟家里面三兄弟分家出来,今年七月份才搬过来的。都失踪了四天了。
派出所没有介入吗?我父亲问。
失踪的两天后,他们在镇上的门市两天没有开门,以为那么早就过年不做生意了。
镇上有家人修房子,就差一点平地的水泥,想弄好了过年。
这家人在镇上做生意,比较诚实,生意也越做越好,而且听说他们家的水泥是附近几家最好的。
所以,修房子那家人,跑到他们家里面去找。家里面说分家了在这边,又到这里来,还是没有找到人。
于是全家都开始找,没有找到人,这才报派出所。派出所联系了两天,也没有找到。
今天早上一大早,派出所就发动村上的所有人,到这边四周上山去找。
我们早上九点多吃了早饭,带了一些干粮就上山了。下午四点多开始下雪,雪越下越大,我们也就只能回来,明天早上再去,回到家的时候八点多。
在他们聊天的当口,热饭热菜已经端上了桌子,我是又累又困的。现在只想赶紧吃了饭去睡觉,于是端起饭碗,大口大口的吃着。
我一边吃一边说:我好想看到你们前面有一群人,抬着几口棺材?你们四个走在后面像是在押着他们一样?我害怕,就没有敢往你们那里去了。
“哦,哦”幺叔在那里好像回应我一样,从他忧郁的应答声中,我感觉好像他在想什么事情一样。
不过我那个时候才十岁,基本什么都不懂,只是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而已。
我们一家人吃了饭,他们也不要我们收拾,就赶紧各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