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出得府门,掀开马车车帘,便见宁王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沈楠不知是谁又惹恼了这冷面煞神,又想到回程怎么也得一盏茶的工夫,两人须得独处至少一盏茶,便对李景瑜扬起了笑脸。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
李景瑜看到沈楠明媚的笑脸,心中更是烦闷,脸色也更加阴沉。只是听得李景瑞的消息,连面都未曾见上,也会令你这般开心?
一路无言,沈楠最受不得的就是如此沉闷的氛围,故而在马车刚停下时就率先跳下马车。
折腾了一天,沈楠累得不行,回到留香阁后倒床就睡。
等沈楠悠悠醒转之时,天已擦黑。
沈楠缓缓坐起身来,正欲唤芙蓉端杯水来,却见灯火明灭间一男子站立床边,吓得险些惊叫出声。
“王爷,人吓人是会吓死人的。”沈楠轻抚胸口偏头看向一边的男子。
李景瑜神色不动,依旧阴鸷地看着沈楠。
沈楠看着李景瑜的神色似有不对,微挑眉毛:“这是何人惹着我们的宁王殿下了?”
“你。”薄唇轻启,缓缓吐出一字。
沈楠一头雾水,自己什么时候又惹到这位大爷了?
碍于自己的自由掌握在眼前男子的手里,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沈楠难得的低下了头。
“妾身不知何时惹怒了王爷,妾身在此先向王爷赔个不是了。”说完沈楠还站了起来对李景瑜稍稍福了一下身子。
被打了那么多板子都倔强不服输的她,竟然为了李景瑞向我道歉?
嫉妒之火越烧越旺,李景瑜竟是一个踏步走上前来,伸出手重重的甩了沈楠一巴掌。
沈楠楞楞地摸着被打的脸庞,怒了。
“李景瑜你有完没完,莫名其妙的生气也就罢了,怎么还莫名其妙的打我。我到底哪里招你惹你了?”沈楠挺直腰背,走上前去,用手指着李景瑜的鼻尖,颇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你自己做了什么,你心里不清楚?”李景瑜最见不得的就是沈楠明明做错了事却还这么理直气壮的样子。
沈楠渐渐冷静了下来,直接道:“反正你见我便心生厌恶,我也不喜欢你,咱俩就别互相折磨了,和离吧。”
“想舍了我跟李景瑞双宿双飞?做梦!”李景瑜猛地拍向一边的床柱,整个床都跟着晃了晃。
沈楠愣了愣神。
李景瑞?与李景瑜和离跟李景瑞有什么关系?
沈楠看向气得面红耳赤的李景瑜,目光微闪。
李景瑜这么异常好像是在从永乐伯府回来的时候,是不是在永乐伯府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可能是沈清跟李景瑞说了什么?
沈楠试探地问道:“沈清找你了?”
殊不知李景瑜听到沈楠的这句话,更加笃定沈清说的是事实,不然怎么一提到李景瑞沈楠就问沈清是不是找过自己。
李景瑜的神色让沈楠确信这一切又是沈清的阴谋诡计,自是不能如了沈清的意。
“我不知沈清与你说了什么,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告诉你,我跟祁王殿下清清白白,从前没有关系,以后亦不会有关系。”
李景瑜听了沈楠的话,有点犹疑,终是嫉妒占了上风,叫来寒月命令道,从今天开始,禁止王妃出留香阁一步。
可怜沈楠,刚从永乐伯府回来就又失去了她心心念念的自由。
皇宫。
宫墙深深,成元帝本来只是想要在御花园散步,不知不觉间竟再一次走到了冷宫门口。
成元帝自己也不知道自秦贵妃出事以来,这是自己第几次走到冷宫门口了。
赵公公随侍在成元帝身边少说也有三十年了,自是也摸出了些门路,自家主子是舍不下这秦贵妃啊。
赵公公不忍成元帝对着宫门发呆,悄声命身旁的小太监将冷宫宫门稍稍打开些许。小太监战战兢兢的走至冷宫门前,见成元帝并无任何反应,不由松了口气,伸手轻推开了冷宫的大门。
秦贵妃与李景阳见面之后,李景阳拖人往冷宫里送了不少衣物首饰。
除了身边无人服侍,秦贵妃的吃穿用度竟是与入冷宫前并不太大差别。冷宫的日子本就无趣,连打发时间的书册都没一本,秦贵妃只得每日都将自己盛装打扮,对镜默默垂泪。
小太监将宫门打开时,秦贵妃正顾影自怜,口中唱着成元帝从前最爱的江南小调,赵公公只隐隐约约听到,日日思君不见君,一腔心错付。
成元帝眼中泪光闪烁,赵公公怕引得皇上心绪太过激动,忙命人将冷宫宫门给关上。
这宫门一开一关的声音自是传到了秦贵妃的耳中,待她回转过头,只看到缓缓合上的宫门外面破碎的成元帝的影子。
秦贵妃状若疯癫的冲向宫门,大叫道:“皇上,是你吗?”
“莲儿想你想的好苦。”
“盼了这么久,莲儿终于将您给盼来了。”
秦贵妃跪坐在关上的宫门边默默垂泪,泪光闪烁间,宫门大开,一道明黄色的影子行至自己的眼前。
未央宫,皇后听闻秦贵妃复宠,正在沏茶的手顿了顿。
人人都羡慕自己执掌后宫,却不知其实自己最羡慕的却是能得帝王一腔热爱的秦贵妃。
翌日,秦贵妃复宠的消息传遍朝野,连足不出户的沈楠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沈楠心想,这是又为自己树了个强大的敌人啊。转而又将那本小说拿出读了起来。
本来以为秦贵妃已经下线了,沈楠便将书中提到她的部分草草略过了,看现在这个架势,还是看看为好。
果不其然,秦贵妃复宠的第三日,就将沈楠传唤进了宫中。
许是因为秦贵妃刚刚复宠,做事更是小心谨慎,对待沈楠也是客气守礼。
当听得百味斋新出的糕点之时,秦贵妃言道自己多年未曾品尝过民间的糕点,央沈楠下次进宫时带上一盒。
沈楠在小说中看过这一幕,心知秦贵妃是想诬陷自己下毒,可是也着实不能拒绝秦贵妃的要求,只得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