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嘎闻言,脸色苍白,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他颤抖着身体,却无言以对,只能默默地低下头,承受着这来自胜利者的嘲讽与侮辱。周围的吉尔吉斯人也是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哀。
看着面前海伊趾高气昂的模样,几位吉尔吉斯族中的长老怒不可遏,他们大声斥责道:“海伊,你就是那些中国人的走狗!若非倚仗他们的势力,又加之偷袭得手,你岂会有今日之嚣张?”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愤慨与不甘。
海伊闻言,脸上笑意更甚,他悠然自得地说道:“那又如何?中国人能让瓦罕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慷慨地分享了回鹘人的财富,还让我们拥有了回鹘人的女子。我海伊,心甘情愿为萧大王效命。而你们,想卖命当狗,恐怕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呢!”
说完,海伊一挥手,命令道:“来人!把这几个不知好歹的长老,还有那个罗曼嘎族长,都给我带下去砍了!”他的声音冰冷而决绝,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周围的瓦罕人士兵闻言而动,他们迅速上前,将几位吉尔吉斯长老和罗曼嘎族长团团围住。罗曼嘎族长和几位长老面如死灰,他们知道,这一刻,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接受这悲惨的命运。
周围的吉尔吉斯人目睹这一幕,眼中充满了惊恐与绝望。他们深知,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胜利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失败者,则只能默默承受一切。这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族群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黑暗与悲哀。
看着罗曼嘎几人被瓦罕人如拖死狗般拽走,随后远处传来一阵阵惨烈的叫声,最终归于沉寂,剩余的吉尔吉斯人面面相觑,恐惧与绝望在他们眼中交织。海伊转头看向身旁的德格希,德格希则用流利的汉语,声音洪亮地对吉尔吉斯众人宣布道:
“我是德格希,萧冲之萧大王麾下的将官。现在,我来向你们阐明我们的政策,并给你们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如果你们希望保护自己的家人,吉尔吉斯族的勇士们,那就请你们拿起刀枪,成为我们大辽的先锋。只要你们助我们攻下伊州城,并且在战斗中幸存下来,你们不仅会获得分配财物的机会,表现优异者还可以在军中担任官职。”
他的话语一顿,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继续说道:“当然,如果你们不同意,那也别怪我们无情。海伊兄弟想要为族人报仇,如果真有冤有仇,那也只能各凭本事了。但我要提醒你们,选择与我们合作,才是你们唯一的生机。”
德格希的话语清晰而坚定,仿佛一股清流冲刷着吉尔吉斯人心中的恐惧与绝望。他们开始意识到,这或许真的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唯一的生存机会。于是,人群中开始有了议论声,眼神中闪烁起一丝丝希望的火花。
海伊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量。他明白,德格希的策略既体现了大辽的威严,又给了吉尔吉斯人一线生机。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大大增强吉尔吉斯人对大辽的向心力,也为他们未来的战斗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随着德格希的话语落下,吉尔吉斯人中开始有人蠢蠢欲动,他们或许在权衡利弊,或许在思考自己的命运。但无论如何,这一刻,他们都已经站在了选择的十字路口,而他们的选择,将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
海伊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他慷慨地指了指身旁的空旷地带,声音洪亮如钟:“诸位吉尔吉斯的朋友,若心中有了决断,愿意追随萧大王,共谋前程的,请带着你们的家人,站到我们这边来。我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考虑,时间宝贵,莫要错失良机。一个时辰后,仍未做决定者,后果自负。”
这番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吉尔吉斯人群中开始涌动,低声交谈声此起彼伏。一个年轻男子,面容坚毅,眼中闪烁着对生的渴望,他毫不犹豫地牵起身旁貌美如花的妻子,抱起活泼可爱的儿子,大步流星地迈向海伊指定的地方。他的行动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鼓舞了周围的人。
紧接着,一对对夫妇,带着老人和孩子,或是单身的青年,纷纷迈出步伐,跟随着那个年轻男子的脚步。他们的脸上或带着决绝,或带着无奈,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不到半个时辰,海伊的身边已经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群,男女老幼,加起来足有上万之众。
这些人或站或坐,眼神中透露出对新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往的告别。海伊环视四周,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这些吉尔吉斯人的加入,将为他们未来的征途增添一份不可小觑的力量。而德格希则在一旁,用他那洪亮的声音,继续向众人宣讲着大辽的政策与好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吉尔吉斯人的村落中,剩下的多是那些犹豫不决或是坚决反对的人。但海伊并不担心,他深知,在生死面前,大多数人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而那些坚持抵抗的,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无法阻挡大辽的铁蹄。
今天的经历让海伊深切地感受到了“狐假虎威”的甜头。他借助辽军的强大力量,在吉尔吉斯人面前耀武扬威,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让他沉醉其中,无法自拔。贫困的日子已成过往,他现在满心只想成为萧冲之最得力的助手,随他征战四方,无论是回鹘还是更远的地方,去享受那无尽的荣华富贵、金银财宝与美人相伴。海伊深信,身边的瓦罕族兄弟们与他有着同样的想法。
大约过了大半个时辰,吉尔吉斯人明显分成了两大阵营。一万多名吉尔吉斯人已经站到了海伊这一边,他们眼神坚定,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而剩下的三千多人,则依然犹豫不决,他们或看看身边的亲人,面露迟疑,似乎内心在挣扎;或一脸不屑地盯着那些已经“投诚”的族人,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这三千多人中,有年长的老者,他们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家族的未来;有年轻的夫妇,他们紧紧相拥,眼中既有恐惧也有不甘;还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或许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茫然地看着这一切。
海伊看着这两大阵营,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那些选择站在他这边的人,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未来。而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迟早也会做出选择,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他瞥了一眼身旁的德格希,只见德格希正用洪亮的声音继续向众人宣讲大辽的政策,那声音充满了诱惑与希望。
海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那些选择与他并肩作战的吉尔吉斯人,将成为他征服路上的得力助手。而那些依然坚持抵抗的人,不过是他前进道路上的小小绊脚石,迟早会被他一脚踢开。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在吉尔吉斯人的村落上,一片狼藉中透出一丝生机。海伊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胜利的气息,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彻底改变。他期待着与萧冲之一同征服更多的土地,享受更多的荣耀与财富。而那些曾经嘲笑他们、贬低他们的人,如今只能仰视瓦罕人的背影,感叹命运的无常。
海伊再次将目光转向德格希,两人之间无声的交流仿佛已达成某种默契。随后,海伊提高了音量,对仍犹豫不决的吉尔吉斯人喊道:“勇士们,听好了!即使你们不带上家人,只选择自己追随我家萧大王,那也是被接受的。但你们要知道,错过这次机会,留下的人将面临严厉的惩罚。”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村落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胁。
德格希站在一旁,内心如同观看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他深知,这一切都是萧冲之与他们事先策划好的,在回鹘地区,利用民族间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等到反对的声音逐渐消失,只剩下像海伊这样愿意俯首称臣的人,回鹘便算是真正被征服了。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德格希只是保持着冷静,默不作声,静静地看着海伊如何施展他的“演技”。
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吉尔吉斯人的脸上,映照出他们复杂多变的表情。有人面露恐惧,有人眼神坚定,还有人犹豫不决。海伊的话语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村落中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每一声呼吸都仿佛能触动敏感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