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莫查沉重地叹了口气,心中的恐惧如同乌云般笼罩。倒不是他更在乎将士与百姓的安危,更让他揪心的是,一旦城破,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将化为乌有。那金碧辉煌的府邸、娇妻美妾的温柔乡,还有他身为总督的无上荣耀,都将随着伊州城的沦陷而烟消云散。
他不敢想象,巴而术那温婉的笑容会被别的男人占有,他的儿女会遭受怎样的命运。每当想到这些,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一般疼痛。然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摩诃莫查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辽军步步紧逼,心中充满了无助与绝望。
他站在城墙上,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的到来。他知道,这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每当有风吹草动,他都会紧张地抬起头,希望那是援军的信号。但每一次,都只是失望地垂下眼帘,继续面对那残酷的现实。
摩诃莫查开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那些与巴而术共度的温馨夜晚,那些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让他重新珍惜那些平凡而珍贵的瞬间。但现在,一切都晚了,他只能寄希望于那虚无缥缈的援军,希望能有奇迹发生,拯救他于水火之中。
在这样的等待中,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摩诃莫查的心情也越发沉重,他开始意识到,或许这一次,他真的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
城外的辽军阵营,犹如一幅精心布局的战棋,井然有序,士气如虹。萧冲之立于高坡之上,目光如炬,逐一确认了赤那、布日古德和磨古斯分别率领的一万精骑,已如铁壁铜墙般将伊州城的东、南、西三门牢牢封锁。阳光照耀在旌旗之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面旗帜都似乎在诉说着必胜的决心。
在确保四门皆已被控制后,萧冲之终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他巧妙地将数千刚刚被征服的吉尔吉斯人置于攻城的最前沿,这些曾经的战士,如今成了辽军前锋,他们的心中或许还存有一丝不甘与挣扎,但在战争的洪流中,这些情绪很快便被无尽的斗志所取代。
海伊率领的瓦罕人紧随其后,作为第二梯队,他们肩负着监督与支援的重任。瓦罕人以其骁勇善战著称,海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深知自己的使命不仅仅是攻城,更是要确保吉尔吉斯人不会临阵脱逃。一旦发现有怯懦者,瓦罕人的刀锋将毫不留情,确保战线的稳固。
梁乙通率领的西夏人则构成了攻城部队的第三梯队,他们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悍,是萧冲之手中的一张重要底牌。西夏人的加入,不仅增强了辽军的整体实力,更在心理上给对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如同沉默的巨兽,静静等待着冲锋的号角。
再往后,则是契丹人和蒙古人的联军,他们是辽军的中坚力量,是这场战役的决定性因素。
这样的兵力部署,不仅展现了萧冲之卓越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对战局的深刻洞察。他将不同民族的战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辽军的有生力量不受损失。
随着萧冲之一声令下,战场上的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首先投入攻击的,是那些巍峨壮观的投石车。它们如同远古的巨兽,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将一块块巨石狠狠砸向伊州城的城墙。这些巨石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死亡的弧线,最终轰然撞击在城墙上,激起一片片尘土与碎石。
在此之前,萧冲之已经精心策划,命令大军收集了足够多的巨石,以备不时之需。此刻,这些巨石在投石车的轰鸣声中,化作了攻城拔寨的利器。几十辆投石车并排而立,瞄准城墙中的同一点,集中火力进行猛烈的轰击。虽然这样的砸击并不能迅速摧毁坚固的城墙,但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攻击方式却足以让守军心惊胆颤,更有可能在持续的轰击下逐渐削弱城墙的防御力。
在投石车轰鸣的同时,队伍最后的数万骑兵已经弯弓搭箭,做好了向城墙方向齐射的准备。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每一支箭都承载着必胜的信念。按照此前精心研究好的方案,大军先用投石车进行不间断的投石攻击,中间穿插着密集的箭雨。这样的攻击方式,旨在先对守军造成一定的损失,削弱他们的战斗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石车的轰鸣声与箭矢的嗖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死亡的交响乐。城墙上的守军们虽然拼死抵抗,但在辽军猛烈的攻势下,他们的防线开始逐渐动摇。巨石与箭矢如同雨点般落在城墙上,每一次撞击都仿佛在敲打着守军们脆弱的神经。
萧冲之站在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战场上的局势变化。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不断地调整着攻击的节奏与力度,确保大军能够保持最大的攻势。在他的指挥下,辽军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不断地向伊州城发起冲击。
城墙上的摩诃莫查望着远处那不断轰击的投石车与如潮水般涌来的箭矢,心中的恐惧与绝望如同乌云般笼罩。他深知,此刻的伊州城已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不断地祈祷着援军的到来,但每一次抬头望去,都只是失望地看到辽军那坚不可摧的攻势。
在摩诃莫查身旁,惨叫声此起彼伏,兵士与民夫一个接一个倒下,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城墙,也刺痛了摩诃莫查的心。然而,辽军却仿佛没有情感的机器,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只是冷酷地执行着萧冲之的命令,一波又一波地发起攻击。
摩诃莫查的脸色苍白,他颤抖着双手,目光中满是悔恨。回想起自己曾经的狂妄与无知,他不禁痛心疾首。那些被他杀害的中国商人,那些被他无情驱赶的使者,此刻都化作了辽军攻城的利器,狠狠地砸向他的心头。
他望着那坚不可摧的辽军阵容,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他知道,回鹘人的军力根本无法与辽军抗衡,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他后悔自己没有听从智者的劝告,没有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而是盲目自大,最终将自己和整个伊州城推向了深渊。
城墙上的守军们虽然拼死抵抗,但在辽军猛烈的攻势下,他们的防线逐渐崩溃。摩诃莫查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他也想逃,但身为总督,他不能抛弃自己的子民,只能在这里等待命运的裁决。
此刻的摩诃莫查,心中充满了悔恨与无奈。他明白,自己的狂妄与无知已经给伊州城带来了灭顶之灾。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让他重新做出选择,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辽军一步步逼近,等待着最后的审判。
阳光照耀在战场上,却带不来一丝温暖。摩诃莫查的心,如同被寒冰封冻,他深深地体会到了绝望的滋味。他知道,这一刻,他已经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只能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战场的沉寂。摩诃莫查猛地抬起头,只见远方尘土飞扬,一支队伍正疾驰而来。他的心中涌起一丝希望,难道援军真的来了?但随即他又摇了摇头,心中暗自苦笑,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辽军的势力如此强大,又有哪支队伍敢于轻易挑战呢?
然而,那支队伍却越来越近,他们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到来。摩诃莫查的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之火,他紧紧地盯着那支队伍,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摩诃莫查没有猜错,那远方疾驰而来的尘土与飘扬的旗帜,正是他日日夜夜期盼的援军,从和州方向赶来,带着希望的光芒,意图打破伊州城的绝境。但这份希望之光,却在即将触及城墙之时,遭遇了辽军的铁壁铜墙。
西门处,辽军将领赤那一声令下,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巨兽。一万辽军瞬间动员,铁甲骑兵如同洪流,长枪林立,策马奔腾,直扑回鹘援军而去。他们的气势如虹,仿佛要将一切阻挡在前的力量碾碎。
与此同时,分列两翼的四千轻骑更是灵活如燕,以惊人的速度从左右包抄,手中的弓箭如同密集的雨点,划破长空,向回鹘军阵中倾泻而去。
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轨迹,带着死亡的寒意,与回鹘援军擦肩而过,或是深深嵌入他们的盾牌与铠甲之中。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每一声箭矢的呼啸,都牵动着城墙之上摩诃莫查的心弦。他紧张地望着这一幕,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