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瓦罕之行(二)
背景帝2025-07-28 18:223,085

  他径自朝前走了两步,拿了两块小石头放在地方,指着这石头继续说:“据我熟知,再往前行进约莫一百多里,便会遇到一处地形窄口,那之后地势便逐渐开阔,且会有人烟居住,小村落散布其间,可为补给之用。只是,大王与诸位将军还需小心,那窄口之处虽非天堑,却也是易守难攻之地,若回鹘人有所察觉,定会在此设伏。”

  萧冲之听后,目光更加锐利,沉思片刻后道:“如此说来,这窄口便是我军此行的关键。我们必须确保在通过此地时,不被敌人发现,更要防备可能的伏击。传令下去,大军在此地休整两个时辰,待夜幕降临后,轻装简行,悄然穿越窄口。同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四周动静,一旦发现敌情,立即回报。”

  众将领命,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整理装备,战马轻声嘶鸣,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着准备。夜色渐浓,瓦罕走廊的荒凉与寂静被黑暗所笼罩,而大军却如同夜色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向着那决定胜负的窄口进发。

  春风在夜色中似乎也变得更加柔和,轻轻拂过大地,带走了白日的疲惫与紧张。萧冲之骑马走在最前,他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春风轻拂,夜色下的瓦罕走廊显得格外宁静而神秘。契丹大军在夜的掩护下悄然行进,他们独特的行军方式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半士兵在马上沉睡,另一半则清醒地引领着队伍前行,两者轮流交替,确保大军能在无声无息中快速穿越这片荒凉之地。

  萧冲之骑马走在队伍的前端,他的眼神锐利而坚定,时刻留意着四周的动静。尽管这里几乎寸草不生,连野兽的踪迹都难觅,但他深知,战争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生死存亡。

  南边的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淌,为这支远征的大军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大军安顿下来后,萧冲之独自来到河边,捧起一捧清凉的河水,洗去了脸上的尘土,又喝了几口,顿觉神清气爽。

  刚转身欲走,恰好看到军师韩辉祖和国相泰不华也来到河边。韩辉祖笑着向萧冲之介绍道:“主公,臣在镇州时特意向那些来过回鹘的商人打听了这里的情况,发现真实情况和我们之前掌握的有所不同。”

  萧冲之闻言,眉头微挑,示意韩辉祖继续说下去。

  “这里的人都说汉语,西域人和汉人杂居在一起,文化交融得很深。而且,他们之前信仰的教派也很杂,有佛教也有伊斯兰教,但以信仰佛教的居多。”韩辉祖详细地解释道。

  泰不华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是啊,主公,这的确出乎我们的预料。看来,这次征战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

  萧冲之听罢,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刀光剑影的杀戮,更是人心的争夺。这里的百姓虽然说着汉语,信仰着不同的宗教,但他们同样是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们的态度和立场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走向。

  “看来,我们得更加小心谨慎了。”萧冲之缓缓说道,“不仅要防备回鹘人的军事打击,更要关注这里的民心所向。只有赢得了百姓的支持,我们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

  泰不华手指前方,一脸认真地对萧冲之说道:“王爷您看,前面再往前走,过了那窄口便是瓦罕族的聚集地了。他们与喀布尔城的回鹘人生活习惯大相径庭,且人数稀少,故而聚居一处。若是我们能先行一步,征服瓦罕族人,并得到他们的鼎力支持,这对我们征服回鹘人来说,无疑会起到极大的助力。”

  萧冲之顺着泰不华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瓦罕走廊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之间。他微微点头,神色沉稳地说道:“我看咱们还是先行军,等过了窄口,看看实际情况再做定夺。倘若瓦罕族人不愿与我们交涉,那大家就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若是他们主动前来找我们,那咱们便随机应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说好了这事,萧冲之便与韩辉祖、泰不华一同返回大军驻扎之地。韩辉祖轻声对萧冲之说道:“主公,据我分析,因地域相近,历史纠葛,回鹘人多视辽人为中原王朝的正统。因此,若主公自称汉人,或许能减少他们的抗拒之心,对我们的征服之路大有裨益。”

  萧冲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这倒是无妨,若真有需要,我们大可灵活变通,其他人也可暂时改为汉姓,以缓和民心。”

  夜色渐淡,星辰隐去,大军在短暂的休憩后,又踏上了征途他们依旧遵循着昼伏夜出的策略,悄无声息地在瓦罕走廊中穿行。五天的时间,如同流水般悄然流逝,每一天都在紧张与谨慎中度过。

  终于,在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这片荒凉的大地上时,萧冲之远远望见了一道狭长的山谷,那便是传说中的窄口。它如同大自然的杰作,静静地横亘在前方,既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也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门户。

  窄口两侧的山峰巍峨耸立,峭壁如削,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片土地设置的守护神。山谷中,一条小径蜿蜒曲折,隐约可见一些零星的碎石散落其间,那是岁月与风雨留下的痕迹。

  随着大军缓缓前行,那窄口也愈发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只见两侧山峰陡峭,中间的道路虽还算宽敞,但却也仅容大军单行通过。萧冲之心中暗自思量,此处若真有伏兵,那将是一场恶战。

  然而,幸运的是,大军在穿越窄口的过程中并未遭遇任何敌情。待到完全通过窄口,前方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谷地映入眼帘。谷地中,稀疏的村落散布其间,炊烟袅袅升起,为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几分生气。

  萧冲之再次下令大军在附近的开阔谷地驻扎,但严令全军保持高度警惕,以防瓦罕人的任何偷袭行动。阳光洒在帐篷上,给这片临时营地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此时,翰亦剌部的磨古斯、克烈部的布日古德和乃蛮部的赤那三位首领,纷纷下马,步伐稳健地来到萧冲之面前。他们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赤那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王爷,根据昨天探马来报的消息,这里距离喀布尔城应该还有一百多里。咱们再往前走,定能看到更多的瓦罕人村落。依末将三人看来,您与其被动地等着他们来找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去联系他们。”

  磨古斯点头附和,他的胡须随风轻轻飘动:“没错,王爷。虽然瓦罕人和回鹘人在生活习惯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终归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子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那奇袭喀布尔的策略,无疑会轻松许多。”

  布日古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爷,我们若能以智取胜,何必硬碰硬呢?瓦罕人或许能成为我们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萧冲之听后,目光如炬,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三位所言极是。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既要展现我们的诚意和实力,又不能轻易透露我们的真实意图。这样吧,赤那,你找个兵士前去瓦罕人的村落,试探他们的态度。记住,一定要随机应变,不可鲁莽行事。”

  赤那领命,神色庄重地点了点头:“末将遵命,定不负王爷所托。”

  随后,萧冲之又对磨古斯和布日古德说道:“两位,你们则继续负责大军的安全和补给工作,确保我们在前线的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两位首领齐声应诺,转身离去,各自忙碌起来。萧冲之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智慧和策略的博弈。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方能决胜千里之外。

  此时,谷地中的村落里,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同样在这个时间,五十一岁的瓦罕族长瓦迪克缓步踏出卧室,步入洒满阳光的院子。目光越过院墙,投向那连绵不绝的山峦,心中涌动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责任。转身间,他瞧见十六岁的女儿萨迪恩也轻手轻脚地出了卧室,正揉着惺忪的睡眼。

  “萨迪恩,去准备些早饭吧。”瓦迪克温和地吩咐道。

  萨迪恩却撅起了小嘴,一脸委屈:“父亲,前些日子吉尔吉斯人来抢,家里剩下的粮食都给他们夺走了,昨天最后一点米也用完了,哪里还有什么早餐可做呢?”

  瓦迪克闻言,心头一沉,轻叹一口气。他深知族中的男人数量不及吉尔吉斯人,这才在上次的冲突中吃了亏。“是啊,若是我们族中的勇士再多一些,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他无奈地说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誓要守护好这片家园和族人。

继续阅读:第一百五十三章 瓦罕之行(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刚重生就差点被郡主娘娘打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