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南陈来的骑兵和北陈北上支援的骑兵出发了,若莹眼泪汪汪地送走文清,“清哥哥,你可得活着回来啊,我和孩子们可不能没有了你……”
“你也不会打仗啊,你去干嘛?”李凌旭对文清说。“我要帮你看着你的兵啊,我带了两千出来,起码得回来五百啊!”文清说。
“好兄弟,好妹夫,回来多少都可以,就算剩你一个,你也要给我活着回来!”李凌旭红着眼睛说。“行!你好好呆着啊,不要过来,你保护好皇上就行了!”文清挥了挥手,骑上马走了。
又过了两天,昭鸿的步兵到了,休整一天后,也加入后续支援北边的北陈军队,一起北上抗敌。看着兄弟们上战场,其实李凌旭也很想去,但他还是担心景帝,虽然在南陈的北陈暗卫已经陆续回来了,但是,那个神出鬼没的丹娜却是没有了影踪,他很担心她对景帝下蛊,他要等昆雅到了,才敢离开。
昆雅夫妻终于到了,他们说他们是先到了西戎,亲自游说西戎太子出兵,毕竟林汝安是北陈皇室成员,可以代表皇帝去表达诚意。
“西戎太子已经借道给你们西南军了,他本来还在观望,我跟他说,我那摄政王表哥很生气,你们独龙族的人给晋王下蛊,晋王才是真正的南陈掌权者,他说如果你们这次不帮忙,他回头就亲自带兵灭了你们西戎,到时候我们北陈不会袖手旁观的,一定会帮忙。
他怕死了,就答应出兵,但也是小气得要死,只派一点点兵,跟着你们的西南军屁股后面,只想要好处,不想出力!不过我岳父在痛骂了我一顿后,还是说会全力出兵支援西南军!”
“你岳父又骂你什么?”“他骂我在他们西戎放了不知道多少暗卫,他骂我帮着南陈帮着北陈,就不帮着西戎……”“哈哈,朕知道了,你受委屈了,回头我封你官,赏你钱!”“那我岳父就骂得我更狠了,说我卖媳妇娘家求荣!”“那你要不要啊?”“要,反正都骂了!”
接着昆雅帮景帝作法探查了一番,没有发现他身上有蛊,还给了他一个护身符,说是带在身上,一般的蛊种不下去,“那要是很厉害的蛊呢?”林汝安问,“很厉害的蛊很难练出来的,轻易不会用!”
“哈哈,朕就不配用厉害的蛊,对吧?”“也不是,是丹娜的神鼎只到手不久就被收回去了,应该没有时间练出很厉害的蛊来!最厉害的已经用在锦儿姐姐那里了……”
李凌旭听了,咬牙切齿,“对一个无辜弱女子下蛊,她也下得了手!”“没办法,皇上,晋王,这些厉害的男人,是不好用蛊控制的,没有必要浪费最好的蛊!”
“丹娜找不到了,怎么办?”李凌旭很担心。“我也很担心,我怕她躲起来练蛊了!那个是要闭关练的,所以你们找不到她!她对晋王下了蛊,又回去闭关了,我认为这是最有可能的!”
“现在我们要灭了北凉,她一定会出来做坏事阻拦的!”李凌旭说。“我想也是,闭关的话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了,她现在差不多可以出来害人了!”
“没事,北陈暗卫都叫回来了,我就不信她有通天的本事,能进宫里下蛊!”“难说,林汝安,还是不能大意,我们晋王这么身经百战的,都被下了蛊!”“那是他年纪大了……”
“林汝安,你又废话多了!”昆雅瞪着他,他马上闭嘴了。“不过宁王,南陈的暗卫都调回来了,你又出来了,那锦儿姐姐身边还有靠得住的侍卫吗?”
“我让她的青梅竹马派重兵守着宁王府了!他很痴心的,应该信得过!”“三少爷吗?他不干其他,就守着锦儿姐姐?”昆雅很疑惑地看着李凌旭。“那倒不行,他也很忙,他是京城守军统领……”李凌旭也开始忧心起来。
“曹大哥呢?”林汝安突然想起那个狠人来。“不知道,我猜是去找丹娜去了,可是也应该没有找到,你看,我们晋王被下蛊了,他什么也没做!”
“他才不会管什么晋王,他只管他妹妹!只要丹娜不对他妹妹下蛊,他不管她给谁下蛊!”林汝安说。
“但他会杀了丹娜啊!他没有动手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一直不能理解!他也没有联系其他暗卫,这也是很奇怪的!”李凌旭说。
“莫非是他被抓住了什么把柄?他的家人?算了,别想他了,他自己死不了的,他也会拼了命护着他妹妹,这样就够了!”林汝安安慰李凌旭说。
确认了景帝没有被下蛊,北陈的暗卫也对皇宫进行了严密的守卫,李凌旭就准备出发到北边边界去了。
北凉的军队撤走了大部分,回去抵御南陈西南军、西北军的进攻,西戎军队也加入了,他们很快攻下了北凉南边四个重镇,还继续攻城略地,北凉被打得焦头烂额,他们本来一开始就只是以快打慢,打北陈个措手不及,想着南陈内乱,没有空帮助北陈,谁知南陈没有乱起来,北陈又顽强抵抗了这么久。
但是,北凉撤走了一大半,另一个游牧部族大羯又趁乱加入了战团,从北陈的东北面进攻,趁北陈在西北和中北跟大羌、北凉打,东北空虚,从东北进犯偷袭,一下子攻下了北陈东北两个州。
“岂有此理,这些部族,平时总来骚扰我们的牧民,我们也是大国风范,以和为贵,没有想到他们得寸进尺,这次要一次过打怕他们!”景帝在御书房大发脾气。
“父皇,儿臣想亲自带兵去东北御敌!”太子赵靖容主动请战,这次作战,都是他父皇和大臣们在谋划,他只是在一旁看着,心中很是跃跃欲试,也想趁机建立威望。
“容儿,你不怕吗?你没有上过战场啊!”“父皇,儿臣不怕,儿臣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替父皇巡边是每年都去的,东北我也很熟悉,我身为一国的太子,总不能只在和平的时候去边疆,战争之时就呆在京城纸上谈兵!”
“皇上,我们的先头部队会先出发应战,西北战事也没那么紧张了,可以调一些兵马过去支援!”正准备出发东北的燕州定远大将军说。
他是上次帮助平安乐侯乱的将军,是后宫刘妃的父亲,平乱有功,封了大将军,刘妃也晋了贵妃,她没有子嗣,景帝不容许后宫有子嗣的妃子有军权背景。
她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一出生就死了,为了父兄的仕途,她服下绝子汤,不再生育。景帝很宠爱她,经常去她宫中,还把母亲死于难产的三皇子记在她的名下,由她养大。
景帝有点犹豫,他知道太子需要树立威望,由于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他只是中规中矩地读书习武,在过于强势的父皇手下听话地活着。
随着年岁的增加,太子渐渐显露出他先天的不足,天赋不够,浮躁冒进,沉不住气。景帝想着他还年富力强,还有很多时间可以教导太子,便也不是太在意。
这几年,景帝开始让太子自己去处理一些政务,就觉得他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过于自负,不够细致,也容易被手底下的人糊弄,听信谗言。
景帝曾经为此大发雷霆,杀过他身边的为他出馊主意的几个谋士,还派了几个他认为信得过的人到太子身边,这样一来,太子确实没有再犯错了,但他也觉得没有了自由,觉得自己在父皇心中是没有用的人。
后来李凌旭千里救驾,他父皇竟然说出了要把皇位传给李凌旭,还给李家的话,虽然马上被李凌旭拒绝了,但后来他父皇也说过“皇位也不是一定要传给他”之类的话,让二十几年来一直很笃定自己能继承皇位的太子心有戚戚。
他向来自视甚高,但一下子又被接连打击,他的心很不舒服,总想找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
这次北陈战事连起,他父皇本来也让他在旁听政,但是他出过几个主意都被他父皇一口否定,他辩驳了几句,被他烦躁的父皇斥责了几句,他便不敢说话了。
他说的是丢了城池的守将虽然在城破之时以身殉城,但他在京城的家眷应该流放或斩首,让其他守将拼死守城。被他父皇骂了一顿,说他没有脑子,人家丈夫父亲已经殉国,还要人家妻儿的命,那以后还有谁为国家卖命。
打仗不能只许胜不许败的,败了,后面胜回来,那还是要嘉奖,丢了城,也不一定要死,能亡羊补牢就可以了,这样没有死的将士才会拼命。
虽然他也觉得父皇说得对,但是他父皇当着大臣和他的弟弟们的面,这样斥责他没有脑子,让他心中很有气。
所以这次,他的几个弟弟怂恿他亲征,他虽然也知道他的几个弟弟都盼着他战死,好抢一下太子位,但是他又好面子,又想着还有那么多军队一起,他就在后面看一看,也应该是不怕的,所以他就大着胆子,在御书房议事中提出来了。
最近他们都是在御书房议事,因为李凌旭不方便上北陈的朝,他父皇为了李凌旭不上朝议事,这也让太子很是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