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戚无咎的话一番毫不留情怼了之后,柳知府也总算是想通了。
他脸色颓然,有些疲惫地叹了口气问道:“只要我答应你,你就保证不会在巡抚大人来京察给我添乱吗?”
戚无咎点头道:“正是,我今天来找大人,也只是为了这一件事而已,别的我不会多要。”
“好,我答应你。”
“戚无咎,希望你说到做到,若是让我发现你回去后又想给我搞乱子,我就算是拼了这个官职不要,我也不会放过你的,我知道你肯定还留有后手。”
戚无咎淡淡笑道:“大人放心,只要您能够做到,我也不会让您失望。这个本子上面的内容,除了我们两个人,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晓。”
“只要大人信守承诺,我也一定会让这些事深埋地下。”
柳知府脸色沉重地点头:“好,一言为定。”
戚无咎沉默片刻又道:“大人,我从来都没想过要跟您作对,当初得到您的欣赏,我也很高兴很感激。”
“虽然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对您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但我希望您能做回之前公正无私的那位知府大人。”
“人生漫长孰能无过,但犯了错也并不代表就一辈子走不回来了,我相信以大人的聪明才智,应该很清楚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
“您再想想您当初选择为官的初衷,除了想要出人头地,还想要什么呢?”
“大人的心中应该还是有咱们云洲城百姓的。”
“公事和私事,大人以后该分清楚才对。”
“我说这些话或许有些越矩了,但我是真心实意的。”
“过去的事情,我们早已经不打算追究了,希望大人也能够放下,把全部心思放回到正事上,吸取过去的教训,努力让自己家人、让咱们整个云洲城百姓的生活都能变得更好。”
“这才是大人眼下最需要做的事。”
柳知府眼中没了往日的怨恨,多了几分平和,脸上也露出了许久不见的笑,感叹道。
“戚无咎,我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你。”
“被我那样对待,你居然没有恨我,反而还有心情跟我谈心,我真的很佩服你的胸襟。”
“跟你相比,我真是心胸狭隘了,亏我还为官近二十年,实在是愚昧了。”
见他的态度转变,戚无咎也没了冷漠,淡淡笑道。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关系自己的亲人,难免会有所偏颇,我们可以理解,但还是希望大人,以后能够更加公正无私,这样,才值得我们整个云洲城百姓的尊敬。”
“往后的日子还长,我很期待大人将来的政绩。”
柳知府坦然笑道:“我还要多谢你今天这一番话的提醒,把我给骂醒了。”
“我之前一直不肯承认我女儿做错了事,我和夫人从她一出生就是娇养长大,要什么给什么,本以为是想让她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可万万没想到我们的纵容会让她变成那样。”
“今日听你这么一说,真是醍醐灌顶,我们的教养的确是出了问题。”
“戚无咎,真的很谢谢你。”
柳知府真心实意地说道。
戚无咎朝他颔首道:“大人不必客气,能得到大人的理解,我也很高兴。”
两个人说开,解决了往日的恩怨,也算是重新回到了以前戚无咎刚中解元的时候。
柳知府此刻对戚无咎更是万分赏识。
他走到戚无咎面前,笑着问道:“之前将你赶出云麓书院实在是我的过错,若你不介意的话,随时都可以回去,眼下会试在即,你还是要好好准备才行。”
柳知府之前完全是被怨恨蒙蔽了双眼,完全忘了戚无咎是多么有才能的一个人。
他们云洲城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出过这种人才了。
若是戚无咎能在这次的会试当中夺得第一名,那就在之后的殿试中肯定也不会差,要是他真的能连中三元,那他就是为他们云洲城争光了。
连中三元的奇事可是少有发生,这种大事是会被记录在史册的。
就算是百年之后,也会有人知道在他们这一朝代,出了一个连中三元的人,而这个人又是来自云洲城。
想想这就是一件令人感到非常自豪的事情。
幸亏他能及时醒悟,否则若戚无咎真的被他打压到无法参加会试或者会试失利,那就是他的罪过了。
面对柳知府的诚心相邀,戚无咎微笑着婉言拒绝。
“多谢大人美意,不过我已习惯在家中读书,一个人其实更自在一些。”
柳知府问:“你莫不是还在怨我将你赶出书院?”
“当然不是,既然和大人已经化解了恩怨,我也就自然不会再心生嫌隙。”
“只不过会试即将来临,其实我去书院跟我在家里读书是差不多的,老师并不怎么讲课,更多的时间还是靠我们自己看书领悟,所以我觉得在家读书其实也是一样,大人美意我心领了。”
见他坚持,柳知府也不好再勉强。
“好吧,一切看你自己选择,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你随时都可以去书院找老师解答,我会跟书院的院长通知一声的。”
戚无咎微微弯腰答谢:“谢谢大人,我记住了。”
“那你就回去好好准备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是,我定当全力以赴。”
柳知府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有些欣慰地笑了。
幸好现在还不晚。
戚家。
自戚无咎早上离开后没多久,赵翊就到家里来找白桑桑了。
“桑桑,我找到一个朋友,他应该可以帮我们的忙。”
白桑桑连忙问:“真的?是谁?”
“他叫李光明,是柳知府的远房亲戚,他们这些年一直都有来往,所以交钱也还可以。”
“刚好我来云洲城这三年里也结识了他,他前段时间外出办事,昨天才回来,说找我一起喝酒,我就想到了找他帮忙。”
“他也答应了,说是今天就找个机会去帮我们说一说。”
白桑桑一听欣喜不已:“那实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