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众人都大惊失色。
“主子不可!”玳瑁最先否决这个提议:“若您想探查雁门关内情况,属下可为您先行一步,但您万万不可独自一人进去啊!”
“玳瑁说的对。”王虎也面有犹豫:“雁门关内是什么情形,我们都不知晓。主子身份尊贵,怎可一身犯险?”
“我们还有两千属下在襄城。”宗月微微摇头:“我需要你们组织好他们,明日一早,留一千人在外面,另外一千人跟我们入雁门关。”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我。”
摘星楼的属下平日训练强度高,彼此配合默契,真要单独拎出来,不比正经的军队本事小。
但他们只有一点不好,就是排外。倘若玳瑁等人没留在这里,后续交接定会十分麻烦。
“可是...”玳瑁还是蹙眉:“主子总要带一个人进去保护您吧?”
闻言,宗月微微颔首。
她扫视众人一圈,最后将视线落在秋娥身上:“今日秋娥随我进雁门关,明日晚晴假扮成我,叩响雁门关城门。我们会在里面与你们汇合。”
秋娥立刻抱拳:“属下定不负主子所托。”
而其他人随再有意见,也还是妥协了。
其实严格说起来,主子身手不比他们差,毕竟他们这一群人的功夫,每一个都曾得主子指点。
只不过主子那细柳扶腰的外表太具迷惑性了。
打定主意,宗月和秋娥当即就就决定进入雁门关。
二人各自乔装打扮,穿了男装,这才不急不缓向雁门关进发。
雁门关坐南朝北,以雄厚的姿态落座云梦国最北面,再往上走就是辽东广阔的疆域了。
“主子,这街道上分明一个人都没有。”
兵临城下,哪怕再恐慌,街道上也不该空无一人。
理应有许多乱跑、甚至逃亡的百姓才对。
宗月也是眼眸深沉。
“可能联系到先潜伏进来的那个属下?”她问道。
秋娥心沉了沉,方才走过这么多地方,根本没看到独属于摘星楼的记号。
太不正常了!
雁门关内,处处透露着诡异。
“快!去那边查查!”宗月突然一把将秋娥按住,两人在草垛后隐藏起来。在她们身侧的巷子里,突地冒出几个穿着官服的士兵离开了。
秋娥眉心蹙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宗月略微思索片刻,按照云梦大多数城池布局,向城主府方向望去。
“听闻雁门关情况特殊,城主之位乃世袭制,雁门关树百年来,都由同一个家族守护。”她沉声道。
秋娥杏目圆睁,似是惊诧,她从未来过雁门关,有关这里的事也仅仅大概了解。
宗月所说这个家族,她并不知晓。
“若是大敌当前,城中自然应当混乱不堪。”宗月脸色沉的能滴出水来:“可如今各家百姓闭门不出,就代表他们防的不是敌人。”
而是自己人,甚至兴许是这座城池的最高统治者。
“啊?”秋娥错愕:“或者,会不会这些百姓已经不在雁门关,这些屋子都是空的?”
他们想让他禅位,除非他死,否则绝无可能。
皇贵妃神色怔然。
“姑母。”苏宗白衣衫与脸颊俱带血迹,急忙走来:“如何了?”
禁卫军与辽东人的打斗已出结果。他们既已知晓是皇后与其勾结,便无需留活口,辽东无人生还。
皇贵妃摇摇头:“陛下失血过多,昏迷了。”
苏宗白蹙眉。
今夜如此大的动静,必然瞒不过另外三大家族。倘若不能趁今夜拿下禅位诏书,恐生变数。
“玉玺...姑母可能寻到?”他问道。
“我会尽力一寻。”皇贵妃眉心轻皱。
明昭帝疑心颇重,何况苏家虎视眈眈多年,他一向将玉玺藏得紧。
只是...皇贵妃拽住苏宗白,紧盯他双眸:“宗白,你可知晓有一道圣旨,其上写明,若陛下驾崩,太后迁居皇寺,兄长与我陪葬?”
苏宗白瞳孔猛地一缩:“姑母如何知晓此事?”
“方才陛下所言。”
苏宗白点头:“确有此事,只是我与父亲苦寻不得。不知我们,就连皇室、季家,都寻不到那道圣旨。”
“可若...”皇贵妃眸中隐有担忧。
苏宗白抓住她的胳膊,安抚道:“姑母,没有如果。陛下未曾驾崩,只要找到玉玺,我们还有救。”
望着他眼中沉稳,皇贵妃重重点头。
历经三拨人,明昭帝寝宫几乎已经血流成河。
原本明亮的地板被鲜血浸染,大片大片的暗红色,几乎看不出地面原本花纹。
但它很快迎来了第四拨人。
“您瞧。”她凑近明昭帝,声音诡异:“臣妾今日穿了封后时的衣裳。”
若说她何时爱过明昭帝,大抵就是封后那日,明昭帝温文尔雅,对她温柔有加。
她的族人皆凑在她跟前,祝福她婚后生活美满,早生贵子。
那是她年轻时唯一一次的心动,也就停留了那一天。
接踵而来便是她成为全家的罪人,父亲临死时她都不曾前去看一眼。
“你是个疯子。”明昭帝怒骂道。
皇后凄凉大笑,良久,她才优雅颔首:“是啊,臣妾就是疯子。”
“这些年来,臣妾没有一日不后悔,为何那年要在陛下面前表现得那般乖觉,令陛下以为可以将臣妾和臣妾家族捏在手心。”
“陛下,人之将死的滋味好受吗?”她语气讥嘲:“臣妾今日终于为家族报仇了。”
“皇室,还有苏家,一个都逃不掉。”
明昭帝正欲说什么,倏地有一道女声自门外传来。
“皇后姐姐好大的口气,想对付苏家,也要瞧瞧你有没有那个本事。”
皇贵妃破门而入。
刀剑无眼,因为怕太后出事,苏太后并没有跟着来,跟在皇贵妃身后的是苏相和苏宗白。
辽东人立刻拔刀,然而亦有数量是辽东人好几倍的禁卫军将其包围,战斗一触即发。
皇贵妃盈盈走近明昭帝和皇后,站定:“臣妾救驾来迟,陛下恕罪。”
明昭帝已经没有精力和心情回应。
皇贵妃也不在乎,自顾自起身,将视线落在皇后身上:“皇后姐姐,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