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城市在地铁申报方面,似乎过于热衷了。”
会议室里,江云皓开声道,“就说我们今天所在的江南省吧,南州市、姑苏市、梁溪市的地铁已经开通;彭城市、龙城市的地铁也已经在申报阶段。另外,像通州市,也达到了修建地铁的基本条件……”
聆听着江云皓的陈述,与会干部们都是默默点了点头。
确实,江南省是目前全国地铁城市最多的省份,已经有三个了。
另外有两个在申报阶段,通过的机会很大。
一旦申报成功,那就是五座城市。
这个数量,确实有些吓人了。
“地铁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对于部分城市而言,地铁建设可能超出其财政承受能力,导致债务负担加重。”
会议室里,江云皓坦言道,“对于我们部委而言,在审批的时候就要更加谨慎才行。一些城市由于政府负债率不符合要求,其申报的地铁建设项目最终被否,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地铁建设可能带来的长期财务压力也需要慎重考虑才行。”
听完了江云皓的这番陈述,刘易阳的脸色十分凝重。
他当然知道,江主任这是表态支持了冯凯东的意见。
“地铁的修建,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一些城市可能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的问题,导致地铁运营效率不高,资源浪费;部分城市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可能忽视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导致交通网络不够完善,无法充分发挥地铁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江云皓继续说道,“另外,地铁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要计算在内。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因此,各城市在地铁申报和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问题。”
说到这里,江云皓举了个例子。
“比如说鲁东省泉城市,各方面条件其实早就符合。但为什么我们部委一直没有批复其城市地铁修建呢?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
听到这里,与会干部们都是微微颔首,表示了解。
泉城市之前也不是没有申报过地铁,但无论是发改委也好、交通运输部也好,都没有批复。
原因很简单:首先地质原因:泉城市地下为喀斯特地貌,加上市里经四路上的人防商城等工程证明,这里不适宜修建地铁;
其次,泉城市的地下水系发达,泉脉交错。
一旦修建地铁,地下水系受到破坏,泉水必将断涌,就没有“泉城”了。
“在地铁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确保地铁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是我们部委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听完了江云皓的陈述,刘易阳也不得不认同他的说法。
确实,地铁修建的硬指标,很多城市都是能达到。
但为什么部委在批复的时候会如此谨慎,当然是有原因的。
昨天国家发改委稽察办和基础产业司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通报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专项稽察情况。
这个事儿,刘易阳也是知道的。
在会上,稽查办主任柳国豪介绍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最新进展情况,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新形势,提出了加强规划审核和实施监管的指导性意见。
一是继续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基本方针;
二是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
三是明确项目建设的审批职责;
四是加强项目建设事中事后监管;五是做好规划实施的宏观调控。
现在看来,这应该也是发改委高层,包括江云皓的态度。
想到自己刚刚的发言,可能得罪了江主任,刘易阳就有些忐忑。
“当然了,已经建成的地铁城市,我们看问题的时候,目光就要放得更长远一些。”
江云皓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就拿梁溪市的地铁工程来说吧。暂时是亏本运营没错,但它所带来的作用和经济效应,还是有很多。”
“地铁3号线开通之后,大大缩短了主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通勤时间,使得两个城区之间融合速度加快,这都是很利好的……”
听到这里,刘易阳不禁呆了呆。
听这意思,江主任竟然在梁溪市3号线,是投的赞同票?
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毛病。
刚刚江主任一直提醒大家的,是严格审核地铁申报的事情。
对于现有地铁城市的亏本运营,这个他倒是没有多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大概就是江主任能服众的原因吧?
就在刘易阳暗暗喟叹的时候,江云皓微笑着看向了身边的崔德鑫。
“崔部长,你的意见呢?”
崔德鑫唔了一声,爽利地表示:“我完全赞同江主任的观点。梁溪市地铁的运营时间尚短,才两三年的时间。用盈利与否来衡量它的成败,确实是不妥的。要不要增设地铁3号线,主要还是看城市发展有没有这样的需求~”
“至于江南省另外两座城市地铁的申报,咱们部委在审批的时候,确实要更慎重一些。”
崔德鑫的表态,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关乎民众切身利益和政府形象,需要深刻认识搞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江云皓最后说道,“如今,城市轨道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是一个大趋势。但这就要求各地发展改革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项目的监管工作。”
聆听着江主任语重心长的话,所有与会成员都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是啊,城市轨道项目的审批,对于部委而言一直是个两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地方上有这样的需求,也有这样的条件。
但方方面面考虑之后,部委方面却不能给通过。
为此,地方上多有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部委相关审批人员而言,不能因为担心地方同志的误会,就轻易妥协。
实事求是、坚持原则,还是要摆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