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凡确实缺少经验,沈梅老师一番话就把他说晕了。
后来才意识到,沈梅是唐老二专门请来给他打气,同时施加压力的。
沈梅的能量场强,还不是陈一凡能比的,也不敢明着对抗,于是就只能听她的话往前冲了。
八月底,陈一凡自己进了两万多元的产品,把凯旋团队的业绩拉到10万元以上。
然后他一算账,这个月他没赚到什么钱。
小陈总不是那么好当的。
经常有别的团队领导来拜访,少不了请人家去吃一顿饭。
还有自己团队的聚会,糕点、饮料和盒饭,也得陈一凡出钱。
按照企业文化来说,应该实行AA制,但陈一凡看见许多人生活都很紧张,心一软就自己承担了。
当然,他是有底线的,仅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要是大家出去参加会议的话,那各种费用都要本人出了。
陈一凡也出不起,几十号人呢,几次大型会议下来的费用就能让他破产。
如秦瑞龙所说,投入和回报之间,总是有一段漫长的时间。
希望总是很美好的,而现实很严峻。
陈一凡感觉有些心累了。
……
就这样,他在杏花苑和凯旋工作室之间奔波,隔几天应邀出去讲一次课。
他想,自己不能和钱过不去,便听从唐老二的建议,在演讲中增加了许多煽动激情的内容。
现场效果还是可以的。
对做安利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不停的接受这种激励,在这个圈子里找到动力,让受到社会伤害的自尊心得到安抚。
这就是讲师的作用。
唐老二没有失言,一看陈一凡稳拿金章级别了,就联系山西各地市的团队,帮他约课。
有人愿意请陈一凡过去讲课,两小时给1000元的报酬。
无奈,陈一凡没法离开太原。
要去的话,他就必须请一天的假,而杏花苑离了他,两个厨师势必会忙晕头。
能赚的钱赚不到,真让人挠头。
唐老二再次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陈一凡,脱离杏花苑专职干安利吧,何必留恋杏花苑的几千元工资?
问题在于,这也是陈一凡的底线,他不想离开杏花苑,不想寒了杏花苑兄弟姐妹的心,尤其是莉莉姐。
这种在彼此患难中培养的感情,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
陈一凡变得不开心。
他想改变自己的这种窘迫的状态。
他试着拨打秦瑞龙的手机,对方不在服务区内。
于是陈一凡开着面包车,来到缘起茶馆。
他见到了秦瑞龙的媳妇,一位极其秀丽的女子,温暖的笑容能把人的心化开。
她和莉莉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一个在温室里享受茶香,一个在风尘中打拼。
但都是令人敬佩的。
她亲自给陈一凡泡茶,动作优雅而端庄。
“瑞龙提起过你,陈一凡。”
“哦,嫂子,”陈一凡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问道,“秦哥去了哪里,我电话都打不通?”
“他人在西藏,山区信号不好。”
“是,雪域高原嘛,”陈一凡向往道,“那秦哥什么时候回来呢?”
“恐怕到年底了,他是骑自行车去的,走川藏线到拉萨,然后从青藏线出去,还要去新疆转几个地方。”
“哦!”
遗憾不能早日见到秦瑞龙的同时,陈一凡对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简直不要太潇洒。
两人寒暄一阵。
陈一凡从没有喝过这么好的茶,原来泡茶水平很关键。他都想请莉莉姐和李慧贤来茶馆喝茶了,让她们体验一回真正的茶道。
秦瑞龙不在,他没有办法倾诉苦衷,寻求帮助。但是在品味香茶之后,他的心情还是舒畅了许多。
他喜欢茶馆的素净氛围,恍如踏入另一个世界,远离那群浮躁的人,感觉真好。
……
一回到凯旋工作室,唐老二迎面就问。
“你去哪儿了?”
“我去缘起喝了杯茶。”
“秦总又不在家,你去喝啥茶?”
“我喜欢喝茶,不行吗?”
“奇怪了,那是中年人的爱好,你一个小年轻喝啥茶?要不再给你买串菩提珠子,让你盘盘?”
陈一凡无语了。
像他这个年纪的人都爱喝饮料,确实很少有喝茶的。
只能说陈一凡少年老成,比同龄人早熟许多。
唐老二拉着陈一凡坐下,开始谈论九月份的构想。
这个月的业绩是12万起步。
唐老二又加码了。
……
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陈一凡不得不振作精神,尽最大的努力去干。
上面有沈梅和唐老二,下面有几十号人眼巴巴看着陈一凡,他不往前冲的话,上下都没法交代。
就在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中,陈一凡又坚持了四个月。
业绩始终在8万和12万之间徘徊。
陈一凡不要命的去打拼,才能维持这个局面。
不知不觉中,他的数万元存款和每个月的利润,全部变成了产品,堆满工作室的储藏间。
唐老二压的货,其实比他还多,只是他的家底厚实许多,所以还能扛住。
但陈一凡真的扛不住了。
他已经走到了道路的尽头,摊子越做越大,赚到的却不是钱,而是价值十余万元的货物。
如果不能及时变成现金,那工作室就没法运营下去。
每个月的月初,陈一凡都抱着翻身的希望,谁知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
他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也不想把这种情况告诉任何人,生怕影响到大家的士气。事实上,团队成员们也都尽力了,有些人看不到希望,已经选择退出。
陈一凡了解到,其他团队也是这种情况。
一个团队能够站住脚,全靠领导人不断打气,不断吸引新人加入,才能勉强维持。
而陈一凡并不热爱这个事业,最初只是想赚些钱。谁知事与愿违,他陷入一个魔咒,越想打一个翻身仗,就陷得越深。
如今面对十几万元的货物,陈一凡不得不承认,他失败了。
想把这些货物消化掉,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长到无法支持他的运营。
这条路,他走到了尽头,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