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承天命,胡当归云。”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明王朝的官场上空炸响。
从王公贵胄到街头巷尾,无人不议论着那块从天而降的“紫灵星官石”。
有人惊叹于那块巨大的紫晶石价值连城,有人则在疯狂猜测这八个字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天机。
大明皇宫,金銮殿。
那块重逾千斤,形如卵状的紫晶神石,就被供奉在御道之旁。百官上朝,无论文武,皆需从它身侧走过,无形中便感受到一股天威的压迫。
数十年不临朝的嘉靖皇帝,破天荒地召开了大朝会。
旨意只有一句:四品以上官员,不得缺席。
议题也只有一个:天意。
金銮殿内,香炉里升腾的龙涎香几乎凝成了实质,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珠帘之后,那道象征着大明至高权力的身影若隐若现,百官甚至能感受到他投来的、带着审视与期待的目光。
“明承天命……”
御座之后,传来一声悠远的钟磬之响,清越,空灵。
这是陛下在示意,可以开始解读了。
吏部左侍郎吴鹏立刻出列,他乃是严党心腹,这个抢头功的机会,早已为他预留。
“启奏陛下!”
吴鹏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了谄媚的激情。
“此四字,乃上苍对陛下的无上赞誉!象征我大明国祚万年,陛下德配天地,功盖三皇五帝!”
他引经据典,将《诗经》中的颂词信手拈来,化作一顶顶高帽,稳稳地戴在了嘉靖皇帝的头上。
“叮——”
珠帘后,又是一声钟磬。
声音里,带着一丝满意的悦动。
百官皆知,这是陛下龙心大悦的标志。
这位痴迷于修仙问道的皇帝,最享受的便是臣子们为他撰写的“青词”,那些歌功颂德的文字,会被他焚烧祭天,以向神明证明自己的功绩。
吴鹏的这番话,正中下怀。
内阁首辅严嵩,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看不出丝毫波澜,只缓缓开口,声音苍老而有力。
“陛下已允吴侍郎之解,诸卿当以此为范。”
“臣等遵旨!”
百官齐声应和,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严党之人,是毫不掩饰的嫉妒与得意。
而素以“清流”自居的官员们,则在心中暗骂无耻,却又恨自己没有抢到这个拍马屁的机会。
吴鹏叩首谢恩,志得意满地退回班列。他知道,吏部尚书的位置,离自己不远了。
严嵩浑浊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自己身侧,那位沉默不语的次辅身上。
“那么,这后四个字,‘胡当归云’,又该作何解呢?”
他将皮球,精准地踢给了内阁次辅,清流领袖——徐阶。
成了,功劳是我的。
败了,责任是你的。
这便是严嵩的为官之道。
徐阶心中冷哼一声,面上却古井无波。
他当然知道严嵩父子打的什么算盘!这所谓的祥瑞,不过是他们为了捞出胡宗宪,让他重掌云贵兵权而设下的惊天骗局!
胡宗宪,是严党在军方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他一旦出狱,清流一党数年的努力便会付之东流!
绝不能让他得逞!
徐阶眼帘微垂,一个隐晦的眼神递了出去。
队列之中,他的门生,礼部右侍郎赵贞吉立刻心领神会,迈步出列。
“陛下!”赵贞吉的声音清朗而洪亮,“臣,请解天意!”
“叮——”
钟声响起,是为“允”。
赵贞吉叩首,朗声道:“臣以为,‘胡当归云’之‘胡’,并非人名,而是指北境胡人!”
“近闻草原部落屡屡遣使,意欲归附我大明,此乃陛下圣德感召,胡人来朝之兆!”
“至于‘云’字,亦非地名云州,而是指南方的云梦山!”
他话锋一转,逻辑清晰,引人入胜。
“陛下曾下旨,欲召鬼谷子后人出山,为我大明效力。此事至今未果,想来是天意提醒陛下,当再遣使臣,以彰求贤若渴之心!”
“胡人归心,贤才入云,此方为‘胡当归云’之真意!”
一番话说完,滴水不漏,大义凛然。
徐阶满意地微微颔首。
好一个赵贞吉,偷天换日,将严党的“云州”换成了“云梦山”,釜底抽薪!
然而,他嘴角的笑意还未完全绽放。
“陛下!”
一个嚣张霸道,宛如炸雷般的声音,轰然响彻整个金銮殿!
“臣,有不同之解!”
徐阶的脊背瞬间一僵。
他知道,严党最疯、最狠的那条狼,出笼了。
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严世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