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片哗然,想不通李炳旦怎么没死,而且竟然还敢假冒皇上,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你终于肯露出真身了,不过还不彻底,就让大家看看你到底是何方妖孽。”
齐殷说着使出法力,逼李炳旦现出原形。李炳旦以死抵挡,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只好就范。
原本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皇帝顷刻间变为了一只身形细长瘦小的黄鼠狼,眼看黄鼠狼要逃窜,齐殷将手中佛珠迅速地朝它砸去,这时一位白衣人手持长笛从天而降,伸手抓住了佛珠,黄鼠狼侥幸逃过一劫,飞窜了出去。
众大臣一看形势不对,也纷纷逃窜开了。短暂的混乱之后,场地中只剩下了对峙的三人。
只见那人长发飘然,面容冷峻,眉眼细长,嘴唇淡薄,一身曳地白羽长袍,遮掩得密不透风,仿佛是从严寒冬日里穿越而来的,显得格格不入。
“你是何人?为何要助纣为虐!”齐殷问道。
那人不屑地“哼”了一声道:“将死之人,何必多问!”说着那人张开手让散落的佛珠朝齐殷和青谖袭来。
两人轻盈腾挪躲闪开了,那人紧接着使出了连环招,强劲的掌风在空中激荡,齐殷和青谖集两人之力抵抗,却感到对方法力高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好汉不吃眼前亏,齐殷便想带着青谖先撤,那人没有上前来追,反而吹起了长笛。这长笛通体碧绿,剔透晶莹,吹出来的乐声软靡靡的,充满着玄幻和迷离,魔音刚一入耳,齐殷和青谖便感到头晕眼花,心神不由自主,仿佛受了蛊惑一般。
心神溃散的齐殷和青谖现出了本来面目,随着头痛加剧,情急之下齐殷使出禅那般若功,以分身幻影之术,带着青谖离开了。
笛声戛然而止,白衣人飞至空中,施下失忆咒,令整座皇宫的文武大臣、宫女、太监等均昏迷在地,等他们醒来便会忘却刚才发生的一切。
那只逃窜的黄鼠狼探出了脑袋,观望后发现危险已除,便现出了人形。
“贫道拜见容渠大人,多亏大人及时赶到,救了小道一命。”李炳旦拱手鞠躬道。
容渠冷眼望了李炳旦一眼,说道:“当好你的假皇帝,若坏了魔后的大事,后果如何,你是知道的。”
“是,是,贫道明白。”李炳旦刚说完,一抬头只见白影一闪,容渠便不见了。李炳旦用手抹了一把脸,摇身一变又成了皇上的模样。
齐殷和青谖虽然顺利逃走了,但是双耳流血,内脏受损,双腿疲软,过了一会儿便体力不支从空中摔了下来,齐殷及时抱住了青谖,青谖倒在了他的怀里,但是齐殷脑袋却磕到了石头,划了一个口子。
“你没事吧?都流血了。”
“没事,死不了。”齐殷笑着说道,却止不住地咳嗽了起来。
“想不到那人的笛音如此厉害,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历。”
“他法力高深,非仙即魔,依我看,他应该是后者。”
“我也觉得,也不知道他出现在人间,跟子翊有没有关系。”
“同是魔界之人,肯定脱不了干系。不过这也都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休息调养**子为好。”
青谖点了点头,扶着齐殷于闹市街头找到了一家客栈,两个人开始运功疗伤,七天七日闭门不出,到第八天身子总算缓了过来。
离开客栈后,两人听闻皇上已经下令攻打大偃国,那些流放的和尚尼姑有的当了苦工修建城墙,被百般折磨,有的被赶至前线被迫拿刀杀人,听说有的和尚宁死不从,自尽而亡,甚是惨烈。
齐殷一听感觉不好,他担心师父和师兄弟们,还有出家为尼的疏桐,估计她也难以幸免,凶多吉少。
青谖看出了齐殷的心思,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也是,我和你的心是一样的。”
齐殷看着青谖,心下颇为感动。无需多言便已心意相通,于是齐殷和青谖即刻前往边疆,虽然前方依然充满未知,但只要有青谖在身旁,齐殷便有底气去面对一切,而青谖亦是如此。
一路飞越广袤丰饶的平原,一望无垠的荒漠现出眼帘,从空中看出去空无一物的地面上,有一群人正如蚂蚁一般蠕动,他们正在用双手一砖一石修筑起城墙,想借此抵御外敌的入侵。
似火的骄阳笼罩在天空,发出灼目的光和热,晒得苦工们汗如雨下,中暑脱水,可是手中的活却一刻也不能停,只要动作稍慢,监工们手中的皮鞭便落了下来,打得人瞬间皮开肉绽,钻心刺骨般疼痛。
原本是在寺庙里出家参禅静修之人,此刻头上都长出了长短不一的头发,再经风吹日晒,已经难辨原本慈眉善目的面庞。
齐殷和青谖隐身在人群中不住地搜寻熟悉的身影,扫视一圈后,终于看见了圆觉师父和无嗔师兄。他们同其他人一样戴着脚铐,正搬着厚重的砖石,一块块地往城墙上垒。
直到天完全黑透无法再继续干活,这一天的劳作才总算结束了。接下来每个人都拿着饭碗开始排队领饭,吃的是米饭和菜熬成的糊糊,饥肠辘辘的工匠们顾不上味道,一顿狼吞虎咽。这种饿极了的滋味,齐殷是深切体会过的。
在一阵阵的吸溜咂嘴声中,只有圆觉师父依然仪态从容,他不急不慢地吃着,认认真真地品味着每一口的滋味。
并非圆觉不饿,也不是他有法力护体,齐殷知道师父只是一视同仁地善待所有食物,在广源寺的时候他就说过,细嚼慢咽是对食物最基本的尊重。
不过追求饱腹也是人之常情,面对无嗔和周围人急吼吼的吃相,圆觉并无苛责之心,只觉可怜,常常忍不住念佛。